楊文云
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明朗響亮,和諧流暢,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選入了大量的文字作品,無不蘊含著美的因素,無不閃爍著美的光芒。閱讀可以讓心靈在浸染著墨韻書香的思想的森林中呼吸,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新課標指出:“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默讀、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
一、這里風景“讀”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一定要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當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讀者,他們體會到的“情”、感悟到的“理”便是富有個性的心得和體會了。
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冊單元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幾個片段:
片段一:課件出示:“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你們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這是父親對兒子鄭重的承諾,凝聚著深沉的父愛和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教師引導朗讀體會。
師:于是,當父親看到一片廢墟悲痛欲絕時,讓他重新挺立并執著堅持的正是這句話——(生讀)
師:當眾人來阻擋他,讓他放棄時,不斷回響他耳邊的也是這句話——(生讀)
師:當危險來臨時,給他信心和力量的還是這句話——(生讀)
師:當人們搖頭嘆息,說他精神失常時,支撐起他的仍是這句話——(生讀)
師:這句話是支持父親的一盞心燈,在他心底亮著,讓父親成為一座大山,偉岸、堅強、執著!
片段二:1.深情朗讀結尾,感受父與子的幸福。
師:就這樣,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憑著堅定的信念,憑著對彼此的深深信任,憑著永不言敗的執著精神,譜寫了一個蕩氣回腸的傳奇故事!深情地讀讀故事的結尾。(生齊讀)
師:讓我們一起扣住“了不起”“無比幸?!薄熬o緊擁抱”這些字眼,祝賀這對劫后余生的父子吧!”(生再齊讀)
這兩個片段在體會重點句所表達的情感時,注重了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加深感受和體驗,引起情感震撼,從而深刻感悟父親的堅定執著、永不言棄和兒子的沉著勇敢、先人后己的人物形象。教師用飽含深情的語言作為“引語”點燃情感的火花,給學生營造一個默默讀書的“場”和細細品味的“場”;在提煉中心句“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并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巧妙地運用搭橋性的語言,層層叩問,通過一詠三嘆式的回讀,情感步步推進,學生在層層推進中強化了感受,并將自己的感知轉化為深刻的感悟。
書聲瑯瑯,情韻聲聲。這樣富有詩情畫意的小學語文課堂怎能不風景“讀”好?
二、語文課堂“讀”占鰲頭
“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三字經》上說“口而誦,心而惟”?!队枌W齋規》提出“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朗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理解文章,體會語言的重要途徑,是品味意境,發展語感的重要手段。
清人唐彪在《讀書作文譜·卷五》中說:“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币黄恼抡嬲饬x上的解讀,必須經過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多給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通過抑揚頓挫、長短徐疾的朗讀,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匆匆》是一篇真摯感人的文章,我引導學生在反復推敲的基礎上,談談自己對于光陰荏苒、匆匆而逝的感受,并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朗讀的重音、停頓、音調和情感,把朗讀的自主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葉圣陶先生曾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蔽覀冋Z文教學應“讀”占鰲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抒情,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三、小學語文“讀”領風騷
萊辛說過:“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痹陂喿x教學中,要想抓住學生心靈的耳朵,必須采用各種讀書形式,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初讀課文可以采用自由讀文,要求讀通讀順,也可以采用默讀的形式,帶著問題圈點批注。品讀課文可以采用指名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讀、開火車讀、教師示范讀、齊讀等等。另外,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環節,它的作用又不盡相同。如聽錄音朗讀,放在開課環節起示范作用,放在總結全文時則起情感升華的作用。而對于語言和意境優美的詩歌和散文閱讀,可以配以情感一致的音樂,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在文字與音符的交匯中暢游。誦讀則適用于古詩文教學。上古詩歌、樂府詩、唐詩宋詞均能吟詠,平平仄仄,聲情并茂地誦讀經典篇章,可以幫助讀者深入詩詞,提高藝術感受力及創作能力。不同形式的朗讀各有千秋,我們教師應該精心備課,反復斟酌,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讀書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要確保實現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背誦”目標——50+50+60篇(段)。要重視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培養讀書的習慣。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施秀娟.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2010(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