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仲姣
摘 要: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做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就是要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在教育教學生活中,觸摸是一種愛,是發自內心的、情不自禁的、一種特殊的愛。一雙眼睛看不住幾十個學生,而一顆愛心卻可以拴住幾十顆心。缺少“愛”的心靈,猶如一陣陣北方的沙塵暴,所到之處皆是冷漠。一顆冷漠的心靈,對未來還抱有美好的夢想嗎?而愛心,正是沙漠中的綠洲,能帶給他們清泉,帶給他們更多的鼓勵。
關鍵詞:調皮學生;愛心;重要性
一、觸摸的含義及重要性
1.觸摸的含義
所謂觸摸是指用手接觸后輕輕移動。教學上所指的觸摸是一個輕輕的、比較細微的小動作,可以說是摸摸孩子可愛的小臉、捏捏小鼻子,輕拍孩子的肩膀、一個輕輕的吻、摸摸孩子的頭發、輕輕的擁抱、拉拉稚嫩的小手等。當然,這些都是身體上的觸摸,還有心靈上的觸摸、生活上的觸摸、學習上的觸摸。
2.觸摸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
(1)觸摸是一種特殊的愛,但這種行為和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的感情和交往。作為未成年人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愛,老師把自己的愛無私地、公平地奉獻給每一位學生時,就會得到每一位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受到“以德育人,以才育人,以情激情”的教育效果。這說明,熱愛學生是老師進行德育的重要基礎。
(2)老師對學生這種觸摸的愛是學生進步的原動力。讓學生在充滿愛的人際關系中才能精神煥發,發揮壓抑的生活意愿和學習意愿,提高素質,形成健全的人格。教育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不能沒有水;沒有對學生的愛,就沒有對學生的教育。如果老師沒有熱愛學生的真實感情,沒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就一定做不好教育工作,也就完成不了教書育人的任務。
(3)教師對學生這種特殊的愛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轉化為他們的行為動機。同時,這種愛使他們對未來充滿自信,特別是對那些特殊生,因為這些學生更需要老師的愛,他們對師愛的渴求更加強烈。當老師投入更多的愛在這些特殊生上,并以誠相待,熱情鼓勵他們克服各種困難,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心靈的創傷,充分理解、信任他們時,就會喚醒特殊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勵他們奮發上進,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軌道。
二、觸摸學生,關愛學生
教師的觸摸,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會把對父母的愛遷移到教師身上。為了博得教師的愛,他們會努力地守紀律、努力地完成教師提出的一切要求;教師的觸摸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能陶冶他們的情操,引發他們對人生的信心。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的提高,他們會逐漸意識到教師對他們的情感、態度反映著一種對他們的評價。他們很在意這個評價,當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時,就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并在這種滿足中發展自我價值,激發出奮發上進的力量和信心。那么,我們老師應該給予哪些孩子更多的觸摸呢?
1.寄宿制學校的孩子
這些孩子經常不回家,父母都不在他們身邊,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得不到父母的照顧,所以孩子會把老師當作是自己的父母。這個時候老師充當了父母的角色,就像《兒子的“騙局”》那個故事中的小男孩,需要得到父母的擁抱。所以,我們應該給這些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觸摸。
2.有家庭變故的孩子
家庭變故給孩子情感傷害之大是難以想象的,老師不可主觀臆斷地去批評學生。發現新問題、新情況一定要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全面研究和了解學生,適當時我們老師應該充當父母的角色,給予他們身體的觸摸和心靈上的呵護。
3.生病或受傷的孩子
孩子生病或受傷的時候是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是最需要老師體貼和關心的時候,特別是在學校里,父母不在身邊,這時我們老師要安慰他們、鼓勵他們。
4.學習成績差的孩子
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會覺得自己成績差,反正老師看不起我,不喜歡我,我也無所為。越是這樣的學生,我們越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表揚,只要他們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們就應該獎勵他們。記得我們班曾經有一個學習很差的學生,期終考試得了兩個優秀一個合格,記得當時,我一時激動,輕輕地吻了他一下,當時那個孩子笑了,笑得很甜,他感受到了老師是喜歡他的。
5.特別調皮的學生
站在教師的角度,學生調皮是無法容忍的。由于學生的調皮,教學無法正常進行;由于學生的調皮,教師的權威受到學生的挑戰;由于學生的調皮,學校變得忙碌而混雜。那些調皮的學生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在學校里不講究衛生,作業馬馬虎虎,愛打架,愛說臟話,總之,老師和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們。所以,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學習成績差,其實這樣的學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更需要同學對他們的幫助和鼓勵,這些調皮的學生也需要老師更多的觸摸。
參考文獻:
[1]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廣西:漓江出版社,2007-01.
[2]倪敏.怎樣做好班主任[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08.
[3]田玉貞.將愛傳承[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02.
[4]陳惠英.班主任對學生的激勵[M].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1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