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麗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并強調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薄耙龑W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三部分實施建議,第五條,第三點》那么如何讓寫作課真正發揮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讓學生愛上寫作課呢?以下這節作文課,教師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寫作潛能,給教師者很大啟發。
一節小學五年級作文課教學片段:
師:“中秋節明天就到了,同學們都親手做了燈籠,請大家把昨天做好的燈籠拿出來。”“好!大家想想,你想在燈籠上畫什么呢?到時候把這幅表達你心意的畫送給你最想送的人?!?/p>
“同學們,現在你們就在上面畫上你想畫的。”
一陣沙沙聲……(5分鐘)
生:我的題目是《你是那紅紅的蠟燭——我敬愛的老師》,我的老師用他的辛勞換來了我們的成長,他正如那燃燒的紅燭……
生:我的題目是《哭泣的樹樁》,我要讓人們都能愛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樹木,保護人類的家園……
生:我的題目是《愛星星的你》,讓我的同桌在星星的陪伴下快樂每一天。
……
一、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從這一小節片段,可以看出這位師者,不單只是在這節課展示了素質教育精彩的一面,更可以體現出她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貫穿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
1.“發現學生的價值”
通過教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價值,關注自己生存的環境,從而盡可能地把各自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起來。孩子的世界是多彩奇妙單純的,老師給孩子創造了一個放眼世界、展現自我的舞臺,讓孩子們在這個舞臺上盡情展示自己,不苛求孩子有統一的答案,孩子們自信地展示著自我,老師積極地肯定和評估孩子的認識和價值觀。
2.“發揮學生的潛能”
在教育教學中盡可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我。教師引導學生在認知領域里的思維活動,在能力領域里的訓練活動,在情感領域里的心理活動,充分發揮了孩子的潛能。陳老師的課堂開啟了孩子們的世界,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潛能,只要是積極、健康和向上的,老師都給予支持和鼓勵。
3.“發展學生的個性”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先生認為:“個性是指個體思想、情緒、價值觀、信念、感知、行為與態度之總稱?!边@一特征外在表現于言語、行為和情感方式等。受教育者處在共同的教育環境下,既會有其共同性,又會有其差異性。作為師者,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既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共同性,又要發展受教育者的獨立個性,培育受教育者的開拓精神。案例中的教師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平臺,使學生對世界、對社會獨特的思考與感悟都能在這節課中得到展示的機會。
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該老師創設了開放型語文課堂,是這節語文新課程實施成功的關鍵所在。但是“放”不能為“放”而“放”,而要達到一定的目標,要放得恰當,該老師成功地把握了這一點,讓孩子們隨意展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獨立自主的思想意識,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又實現了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目標。
這一教學片段,可見師者確實將“以人為本”的思想在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落到實處,并且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學生在這個自由的平臺中展示著自我的個性,從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時事、關注環境、關心他人……多樣化的思考角度中,這班五年級的小學生已經跳出了只“關注自我”的小視野,站在更廣闊的高度看世界,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將語文融入生活,培育學生的道德感
學生懂得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可見學生已經習慣將語文融入生活,這與老師的平時引導是分不開的。在生活中學,也就不會把“學習”作為一項任務、一項負擔了。
更讓人欣賞的是:從這節片段中,可見這位師者平時是非常注重培育學生一種責任感、使命感、道德感。其實這不正是我國目前教育所缺乏而又迫切需要的一種教育嗎?與其等到大學才進行《社會道德理論》必修,不如從小學就開展這種情感教育。
評價一堂課,不僅僅是評師者在一節課里表面的高效率,表面的精彩,更要從一節課看教育者在平時有沒有真正調動挖掘了學生潛能;有沒有有效地給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有沒有讓我們的學生放眼世界,讓我們的教育放眼未來。
我們的學生確實需要這種關注社會、關注環境、關心他人……的教育,我們的語文教育確實需要這種情感的教育、責任心的教育和愛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讕.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鐘啟泉.“個性差異”與素質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7(4).
[3]崔金賦.個性發展與個性化教育[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1996(5).
[4]呂秋芳,邢永富.個性培養與素質教育[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
[5]郝濱.催眠與心理壓力釋放[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注:本課例是市橋德興小學陳微老師的課例片段。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