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利
數學抽象、邏輯思維比較強,據我調查了解,只有部分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其他大部分學生對于老師枯燥而乏味的講解總是不感興趣,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通過我的教學實踐和經驗,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精彩的開場白,趣味的語言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要吸引學生到課堂中來,精彩的開場白至關重要。小學生天性好動,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那么接下來的教學就異常困難。為此,每次上數學課,我都會精心設計開場白,我會抓住學生好奇心,求知欲強的心理特征,自己編一些故事性強、科幻性強的開場白。如我在立體圖形的拼組教學中,跟學生說:“孩子們,大家喜歡變魔術嗎?你看,(課件)今天魔術師劉謙來到了我們的教室里,和我們一起學習?!?/p>
課堂教學中,教師切忌一絲不茍,不善歡笑。嚴肅的老師除了讓學生產生敬畏,對他們的學習起不到任何作用。對于學生,我們的語言要盡量俏皮一些,我們表達同樣的意思時,語氣活潑幽默也許會起到良好的作用。如學生做錯了題,假如我們一味地批評,學生就會喪失信心,從而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教師的語言就應該和善、委婉一些,并帶有激勵性。我常常這樣跟學生說:“做題要仔細些,假如你做錯了,他們要生病的喲?!蔽疫€會“哇哇”地大叫,說:“他們好痛苦,求求你們,可別再出錯了?!边@樣的語言常常逗得學生哈哈大笑,并提醒自己改了粗心的毛病。
二、多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1.采用小組討論活動
數學課堂上多采用小組討論,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讓他們在討論中碰撞出火花。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后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語言,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于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是一件非常簡便快捷的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地總結,這樣就帶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知識也掌握得比較牢固。如:我在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的教學中,新課教學后,讓學生前后四人為一組,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不會計算的學生跟著學學,一起說說。簡單的兩句話,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了思路,并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地解答問題。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3.數學教學不限于課堂教學,也應該讓學生走出教室,親自參加實踐活動
如,我在“元、角、分”的教學中,讓學生拿著錢到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回來后告訴大家自己買的東西的價錢,自己是怎樣付錢的,讓孩子們一起幫他算算對不對。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多種感官參與實踐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在做練習題時也能靈活運用。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開展各種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針對學生的好勝心,我會精心設計一些比賽題目,如,“爭奪紅旗手、爭奪五角星、開火車口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等。形式多樣,可以小組比賽,男女同學對賽。這樣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投入比賽的學生就會精心準備,生怕拖了自己組的后腿。
四、精心設計,合理布置練習題
一個新知識點學完之后,我們要精心設計練習題,切忌多、繁、難。我們要針對學生個體差異,作業布置要形式多樣,千萬不要一刀切,大家都做一樣的題,我們要分層次布置。只有學生學習輕松了,他們才會感到愉快,才會對數學感興趣,從而熱愛數學。如,教學在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中,先讓學困生做不退位的減法,讓優生做退位減法,再讓他們自己選做練習題,最后讓他們自己出練習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教師枯燥乏味地講解,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對教學起不到任何幫助。因此,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盡最大努力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要想讓我們的學生熱愛數學,就必須想盡辦法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一旦他們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就會努力學習,從而達到輕松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韓偉.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