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東
?
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
王慶東
【摘要】目的 探討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微山縣中醫院收治的12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2例。對照組患者口服穩心顆粒,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美托洛爾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室性早搏發生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ST段壓低及ST段壓低持續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使用穩心顆粒,能有效改善心臟功能,且安全性高。
【關鍵詞】穩心顆粒;美托洛爾;心律失常;臨床療效
心律失常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病變,發病原因復雜多樣,發病率與患者是否為器質性心臟病不存在明顯相關性。相關資料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心律失常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藥物控制是治療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本研究就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 12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0例,女32例,年齡18~65歲,平均(48±4)歲;其中臟器性心律失常 28例,非臟器性心律失常34例。試驗組患者中,男28例,女34例,年齡19~63歲,平均(48±3)歲;其中臟器性心律失常30例,非臟器性心律失常3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有明確心房顫動病史,病情穩定無生命危險;②病程在2年以上,可積極配合臨床治療,遵醫囑用藥;③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了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妊娠、哺乳期;②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周圍血管疾病;②半月內服用過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③Ⅱ度房室傳導阻滯、預激綜合征等。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穩心顆粒(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50026),5 g/次,3次/d;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美托洛爾(珠海經濟特區生物化學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7289)進行治療,12.5 mg/次,2次/d,口服。兩組患者均治療30 d。
1.4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對兩組患者進行24 h動態心電圖監測,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同時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心律不齊、心悸、胸悶等)完全消失,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顯示,早搏次數減少≥90%;有效:臨床癥狀(心律不齊、心悸、胸悶等)基本消失或明顯改善,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顯示,早搏次數減少≥50%;無效:所有臨床癥狀均未見改變,甚至加重,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顯示,早搏次數減少<50%[2]。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全部數據均錄入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室性早搏發生頻率、ST段壓低及持續時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室性早搏發生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ST段壓低及持續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動態心電圖檢測結果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室性早搏(次/24 h) ST段壓低(mm) ST段壓低持續時間(min)對照組 62 6558±902 3554±320 1.6±0.3 1.52±0.35 3.1±0.7 1.9±0.4試驗組 62 6658±921 1420±332 1.7±0.3 1.15±0.27 3.1±0.6 1.1±0.3 t值 0.426 7.803 0.219 4.062 0.082 4.86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擴張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均可能導致心律失常發生。發生心律失常后,患者會表現出非常典型的臨床癥狀,如頭暈、失眠或者胸悶、心悸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還明顯降低其生命質量[3]。病情嚴重患者甚至會出現炎癥、室性早搏,進而導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針對心律失常,臨床多采用口服給藥方式進行治療,常用藥物主要有 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鈉通道阻滯劑以及鉀通道阻滯劑等。由于上述藥物各有優點和不足,臨床選擇時,必須嚴格遵照安全、有效的治療原則,以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猝死可能性,改善患者生命質量[4]。
傳統醫學認為,氣陰兩虛、心脈瘀阻是導致心律失常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醫學將心律失常納入“心悸”范疇。穩心顆粒本質屬于中藥,其主要中藥成分包括黃精、三七、黨參、琥珀等,其中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的功效;黨參具有補血補氣之功效;琥珀具有活血護脈、精心安神之效,諸藥合用,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治療作用[5-6]。穩心顆粒是臨床常用的也是我國第 1個批準抗心律失常藥物,其同時具備Ⅰ、Ⅲ、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諸多功效,治療總有效率接近80%[7]。現代藥理作用機制為:黃精、黨參可顯著降低冠狀動脈阻力,增加心臟供血,可有效緩解心肌缺氧癥狀;三七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稀釋血液,促進冠狀動脈有效擴張,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現象;纈草酮是甘松的主要成分,可充分阻斷心肌細胞的慢鈣、鉀離子及快鈉離子通道,延長心肌動作電位,進而對折返激動和心律失常進行抑制[8]。美托洛爾是一種選擇性β受體阻滯,其主要通過阻斷β1受體,發揮負性肌力、負性變傳導、負性變時的功能。相關研究證實,美托洛爾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理機制是通過改善心室期前收縮自律性異常,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利用機械反饋機制、折返機制,緩解快速型心律失常[9]。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在抑制體內鈣離子內流的同時,促進鉀離子外流,改善心肌耗氧現象,可明顯提高動脈血管基本血流量,改善心臟排血和供血功能,進一步提高心臟功能[10-12]。此外,兩藥聯合可發揮良好的協同功效,標本兼治[13-1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室性早搏發生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ST段壓低持續時間、ST段壓低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使用穩心顆粒,可有效改善心臟功能,且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王學勝,張學平,陳慧,等.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11):1159-1160.
[2] 韋瓔洛,曹紅,黃從新,等.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統評價[J].海南醫學,2014,25(5):752-757.
[3] 宋玉英.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4):495-496.
[4] 周軍.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刊,2014,49(3):95-96.
[5] 郭存庫,劉國慶.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臨床效果初評[J].醫學信息,2015,27(40):268-268.
[6] 陳裕潔,牛廣團,吳喆,等.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9(z1):175-175.
[7] 孫琳,羅亞鋒.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中國藥師,2014,17(6):1008-1009.
[8] 蔚珍.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1):114-115.
[9] 陳加貴.觀察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治療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2):529-529.
[10] 張犁.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 47例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4,15(2):144-145.
[11] 桑志武.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J].吉林醫學,2013,34(4):670-671.
[12] 桑士茹.穩心顆粒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合并心律失常45例[J].中國藥業,2013,22(2):91-91.
[13] 鄭春娜,黃麗紅.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與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5,18(10):24-25,38.
[14] 蘭銀花.觀察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J].中國衛生產業,2014,35(22):187-188.
[15] 裴楠.美托洛爾聯合穩心顆粒治療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治療效果分析[J].延邊醫學,2014,42(20):36-38.
微山縣中醫院,山東濟寧 277600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