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靜,錢 紅,黃民江(湖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在診斷學實踐教學中的效果分析
劉理靜,錢 紅,黃民江*
(湖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目的 探討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在提高診斷學實踐教學質量中的作用。方法 隨機選擇我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傳統多媒體實訓教學法,實驗組使用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進行實踐教學;教學結束后,比較兩組期末考試成績、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和及格率、優秀率,并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對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 實驗組期末考試成績、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和及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對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優于對照組。但兩組學生物理診斷成績優秀率相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 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可明顯提高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和醫學生物理診斷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
多媒體;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診斷學
診斷學是研究如何運用診斷疾病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診斷思維對患者提出診斷的一門學科,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也是打開臨床醫療工作大門的一把鑰匙[1]。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快速準確的診斷、及時有效的治療成為提升醫療質量的關鍵。這就對現今的診斷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醫學生不僅應掌握扎實的課本理論知識,還要盡快熟練掌握臨床診斷技能,尤其是掌握心電圖分析及影像學閱片的綜合技能,為臨床診斷疾病提供重要依據[2,3]。當前診斷學教學大都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學生的臨床診斷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培養受到嚴重影響,難以達到預期效果[4]。筆者在診斷學心電圖分析及影像學閱片實踐教學中發現,“教材看不懂、理論不明白、圖片不會看、診斷下不了”是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已成為醫學生診斷學學習中的“攔路虎”。為此,筆者所在診斷學教研室根據高等醫學院校教育改革的精神,轉變教學思想,深化教學改革,構建了集教學和考核于一體的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不僅讓我院多個專業醫學生能在線學習、做題及考核,還可用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模擬訓練,學生自測不足,提高臨床實踐技能。本研究主要探討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對提升診斷學實踐教學質量的作用。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我院2012、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各6個自然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2012級學生)和實驗組(2013級學生)。對照組184人,其中男生74人,女生110人,平均年齡(20.56±2.47)歲,綜合測評成績(70.09±8.27)分;實驗組181人,其中男生70人,女生111人,平均年齡(20.79±2.92)歲,綜合測評成績(71.57±7.43)分;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及綜合測評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內容
根據診斷學教學大綱安排心電圖分析及影像學閱片實踐教學;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內容包括:心電圖和X線成像、計算機體層成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診斷。
1.3研究方法
依據診斷學教學大綱,兩組教材、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學時數均相同,所有授課教師在授課前均進行集體備課。對照組利用傳統多媒體進行實訓教學,即教師應用多媒體結合臨床收集的心電圖紙及影像膠片,集中示教閱片—學生自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教師總結;實驗組則使用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進行實踐教學。具體包括:(1)學生實訓課前先復習理論知識,然后登陸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在線學習,進行練習和自測,學生發現自身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將疑惑及錯誤內容記錄下來,通過QQ群、微信、郵箱于上課前一天發給教師。(2)教師課前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要求,將其制成多媒體文件。實訓課中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利用多媒體現場進行解答,幫助學生理解,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延伸。總結時,需對關鍵問題進行解讀和強化,并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著重強調學生遺漏的問題。(3)實訓課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再次進入考評系統進行學習和自測,鞏固所學知識,并定期進行循環學習。
1.4觀察指標
(1)診斷學期末考試成績:學期課程結束后,由學院考試中心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試卷,組織學生進行期末理論考試,采用閉卷形式,閱卷標準相同。考試題型包括客觀題50分(選擇題)和主觀題50分(含論述題和病例分析題),嚴格考場紀律,防止作弊行為發生。兩組考試內容、題型、試卷難度系數相當。(2)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和及格率、優秀率:實踐教學完成后,應用診斷學技能考核題庫對兩組學生進行物理診斷考核,采用的題庫不預告,限定考試時間。內容包括心電圖分析及影像學閱片診斷,共10題,滿分為20分,≥12分為及格,≥18分為優秀。對照組使用多媒體進行考核,實驗組在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上進行考核。兩組考核內容、難易程度相當。(3)教學效果評價:參考文獻[5,6]自行編制“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評價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該表包括學習興趣、心電圖分析能力、影像學閱片能力、臨床實踐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自學能力、自信心、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對教科書內容的掌握10項內容。在每組考試結束后要求學生當場填寫問卷并收回,共發放調查問卷365份,收回有效問卷365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
1.5統計學處理
2.1兩組診斷學期末考試成績(見表1)

表1 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及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和及格率、優秀率比較
如表1所示,實驗組診斷學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兩組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和及格率、優秀率
如表1所示,實驗組學生心電圖分析及影像學閱片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和及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但兩組學生物理診斷考核優秀率相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兩組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評價
由表2可知,實驗組學生認為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能夠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心電圖分析及影像學閱片能力、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增強自信心及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教科書內容的掌握水平,且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2 學生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比較[n(%)]
3.1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的優勢
診斷學為臨床醫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教學內容繁多、癥狀體征抽象、專業性強,尤其是作為診斷學重點與難點內容的心電圖診斷和影像學閱片,其機制復雜,概念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不少醫學生抱著消極的態度去學習該課程,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6~8]。多媒體教學因生動、直觀、靈活方便而被廣泛采用,但其也存在學生被動學習、師生少有互動、不利于學生記錄、教學內容深淺不易把握等局限[9]。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能豐富教學資源,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教學過程靈活生動,促進師生互動,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習效果。該系統還具有實用性、合理性、科學性、準確性及信息量大等特點,學生可在該平臺上反復學習、自測,發現不足及時改進,從而提高臨床診斷技能及綜合素質。本研究結果表明,教學結束后,實驗組診斷學期末考試成績、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和及格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對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優于對照組。說明在診斷學實踐教學中引入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的確能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及臨床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物理診斷技能和自信心、自學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這完全符合當今醫學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3.2多媒體結合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的不足
研究結果表明,兩組學生物理診斷考核成績優秀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提示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筆者認為:(1)部分教師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教育觀念沒有及時更新,無法由傳授者轉變成引導者。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發展學生智能,對其進行正確指導,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逐漸掌握學習規律[10],使各種不同素質的學生均能成為物理診斷網絡考核系統的最大受益者。(2)由于物理診斷網絡考核系統具有靜止性、虛擬性特征,如何讓學習效果最大化,如何發揮其最大作用值得大家思索。教師可建立起有效的網絡學習回饋機制,定期了解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分階段實施考查,觀察學習效果,打破應試教育對學生的束縛,引導及督促學生循環學習。(3)物理診斷網絡考核系統的資源庫內容陳舊及匱乏也影響其使用效果。這需要我們不斷補充、定期更新資料庫,與臨床實踐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掛鉤,吸引更多的學生來使用。
總之,多媒體教學與物理診斷網絡考核系統優勢互補、有機結合,既能提高診斷學實踐教學質量和醫學生物理診斷能力,又可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強化綜合實踐能力,提高臨床基本技能,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值得推廣使用。
[1]萬學紅,盧雪峰.診斷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邵新宇.以臨床技能中心為平臺的臨床診斷學教學建設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3,5(21):116-117.
[3]曹湘玉,黃民江,周天亮.物理診斷網絡考評系統的研發與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23):3213-3214.
[4]呂坤,張鶯鶯.實驗診斷學的教學現狀分析與實踐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3):1880-1881.
[5]左川,曾靜,卿平,等.PBL融入診斷學實踐教學初探[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9):1098-1102.
[6]劉迎迎.智能化網絡多媒體心電圖模擬教學系統在診斷學心電圖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4):115-116.
[7]楊慧華.網絡自主教學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5):58-59.
[8]劉理靜,錢紅.參與式教學法在診斷學實踐教學中的實施與效果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4):118-120.
[9]蘇健坤.多媒體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應用對比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4):3770-3772.
[10]孔沈燕,韓桂蓮.《中醫診斷學》課程的實踐教學策略思考[J].中醫臨床研究,2014,1(36):23-24.
(*通訊作者:黃民江)
G421
B
1671-1246(2016)01-0105-03
注:本文系湖南醫藥學院教改項目(2012JG08);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