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陶縣季節性休耕調查研究
2014年國家將河北省列為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唯一試點省份后,河北省農業廳下大力氣治理省內地下水嚴重超采的地區,壓減了依靠深層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麥面積76萬畝。根據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要求,館陶縣自2014年,實施季節性休耕(將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制改為只種玉米一年一熟制),項目共實施調整種植模式0.5萬畝,畝均節水180 m3,實現壓采能力90萬m3。2015年又新增實施面積1萬畝,改冬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制為油葵、玉米的旱作節水農業種植模式,新增壓采能力180萬m3。根據這兩年來實施調整種植模式的調查研究,總結分析了當前形勢下季節性休耕的意義及問題,并對季節性休耕問題進行了思考總結,以期為全省調整種植模式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1.1季節性休耕的必要性。近年來,河北省面臨深層地下水嚴重超采的問題,尤其在大田農業灌溉中,常常大水漫灌,造成了地下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另外,現在大部分農民為了加大收入,想方設法提高糧食產量,開始不計后果的加大化肥、農藥的投入,導致農業耕地質量退化,土壤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為了適當減輕這些問題長期對耕地資源的危害,進行季節性休耕勢在必行。
1.2季節性休耕的意義。耕地輪作休耕是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的需要。我國有悠久的輪作種植傳統,將禾谷類作物與豆類作物、旱地作物與水田作物等輪換種植,可以調節土壤理化性狀、改良土壤生態;休耕是讓耕地休養生息,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保護和提升地力,增強糧食和農業發展后勁。其次,這也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通過耕地輪作休耕,減輕開發利用強度、減少化肥農藥投入,利于農業面源污染修復,緩解生態環境壓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的需要。當前,我國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競爭力弱的問題日益凸顯,迫切需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轉型升級。通過耕地輪作休耕,能全面提升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季節性休耕的區域選擇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鞏固提升產能,保障糧食安全;堅守耕地保護紅線,提升耕地質量,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對休耕地采取保護性措施,休耕期間采取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污染修復等措施,同時加強對休耕地監管,禁止棄耕、嚴禁廢耕。二是加強政策引導,穩定農民收益;鼓勵農民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拓寬就業增收渠道;強化政策扶持,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對承擔輪作休耕任務農戶的原有種植作物收益和土地管護投入給予必要補助,確保試點不影響農民收入。三是突出問題導向,分區分類施策。以資源約束緊、生態保護壓力大的地區為重點,防治結合、以防為主,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協調推進。四是尊重農民意愿,穩妥有序實施。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在館陶縣,主要是休耕小麥,因為小麥整個生育期對肥水需求量大,而降水量少,對地下水使用量大,農藥化肥施入量大,導致地下水采壓嚴重,土壤中化肥農藥污染超標;而玉米生育期短,整個生育期又在雨季,可以減少對地下水的使用量,如果雨水充足,甚至玉米的整個生育期可以不用澆水。所以休耕小麥可以實現“一季休耕,一季雨養”,充分挖掘秋糧作物雨熱同期的增產潛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小麥面積減少對糧食生產的影響。也可以選擇旱作農業模式,與馬鈴薯等薯類輪作、籽粒玉米與青貯玉米、苜蓿等飼草作物輪作、玉米與谷子、高粱、燕麥、紅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雜糧雜豆輪作、玉米與花生、油葵、油菜等油料作物輪作。館陶縣旱作農業模式2萬畝,其中有1萬畝與調整種植模式區重疊,全部實施種植油葵、玉米輪作。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保障。要讓農民愿意開展輪作休耕,必須保證其收益不減少,這樣才能真正把輪作休耕的任務落實下去。因此,政府要對開展耕地輪作休耕給予必要的糧食或現金補助。實施調整農業種植模式項目區的農戶每畝獲得補貼500元,改小麥、玉米連作為一季休耕和一季雨養玉米,年減少灌溉3~4次,畝節水180 m3,項目實施后收益略高于實施前。如果想要實現年度休耕,應按照小麥玉米年度收益給予農民補貼。休耕其他作物也應當按照目前市場收益給予補貼。
5.1季節性休耕的有利方面。季節性休耕的有利方面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的需要。我國有悠久的輪作種植傳統,將禾谷類作物與豆類作物、旱地作物與水田作物等輪換種植,可以調節土壤理化性狀、改良土壤生態;休耕是讓耕地休養生息,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保護和提升地力,增強糧食和農業發展后勁。二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多年來,在農產品供給的壓力下,耕地地力消耗過大,地下水開采過度,化肥農藥大量使用,農業資源環境已不堪重負。通過耕地輪作休耕,減輕開發利用強度、減少化肥農藥投入,利于農業面源污染修復,緩解生態環境壓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三是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的需要。當前,我國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競爭力弱的問題日益凸顯,迫切需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轉型升級。通過耕地輪作休耕,節約高效利用資源,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增加緊缺農產品供給,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全面提升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5.2季節性休耕的不利方面。季節性休耕容易造成土地廢耕狀態,如今農村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本就不想進行農業生產,如果拿著政府補貼,讓土地休耕,只會讓更多土地荒蕪起來,如果想要復耕,就需要花費極大的物力、財力和人力才能達到復耕目的。如果想要在休耕的情況下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必須對休耕資源進行利用規劃,使得土地資源利用和管理有效結合。
057750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農牧局技術推廣站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