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婷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2
摘 要 工會職工文化是內生于企業的一種文化形態,是職工群體對于自身狀況及其發展訴求的一種文化自覺,是企業文化中人本理念和核心價值理念的直接體現。企業文化與工會職工文化雖是兩種性質的文化,但兩者之間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兩者相融互動,共同發展,不可割裂。工會職工文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諧勞動關系的迫切需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實際出發,突出實效,以人為本,正確樹立職工文化建設的主導思想,不斷完善職工文化建設內容和機制,正確處理職工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的關系,正確處理職工文化建設與培養知識型職工隊伍的關系,正確處理職工文化建設與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做到相互補充、互為促進,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工會宣傳教育、組織引導的職能作用。
關鍵詞 工會職工文化建設 問題 對策
面對站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新起點上的重要戰略選擇與新時期、新階段的重要任務,職工成為了無比重要的歷史承擔者。在新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企業工會職工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在提高企業競爭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工會組織在職工文化建設中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把企業工會職工文化建設融入到工會的各項活動之中,不斷創新企業職工文化建設領域,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工會職工文化建設存在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不否認在職工文化活動開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思想認識不夠高,個別基層單位對職工文化建設的本質屬性缺乏深刻理解,沒有把職工文化建設與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競爭力、提高員工素質能力有機聯系起來,特別是有些行政領導擔心組織文化活動影響正常生產;工作開展不平衡,個別基層單位重視不夠,存在職工文化建設是軟任務,不是硬指標,緊迫感和主動性不強,缺乏規劃和部署,工作局限于群眾組織和少數員工,沒有真正形成分工負責的工作體系和全員參與的工作局面;工作落實不深入,表現在表面化、形式主義的東西存在。個別基層單位職工文化建設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活動內容和形式趨眾,無特色,職工認可度還不夠;不能適應新要求,職工文化建設隊伍與所肩負的工作任務和要求還存在不適合、不適應的問題,特別是面對合資、控股等企業的不斷出現以及新機制員工的逐年增加的新情況,擔心眾口難調,活動無人參與及工會組織具體實施人員配備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工作的正常開展;工作缺乏創新性,職工文化建設涉及的內容在創新上還不能夠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激勵效果不明顯,大量職工文化活動依然依靠發“紀念品”等物質獎勵吸引職工參加,福利化現象嚴重,“一瓶洗發水”“一袋洗衣液”的傳統激勵機制已顯過時,建立深層精神激勵機制值得探索。
二、工會職工文化建設的應對策略
(一)明確工會職工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方針和總體目標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企業文化體系為導向,以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戰略部署為依托,以形式多樣的工會活動為載體,注重樹立與時代發展相協調,與企業發展相融合的職工文化發展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滿足廣大員工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廣大職工的全面發展。
堅持以職工為主體,使廣大員工成為職工文化最迫切的需求者、最積極的參與者、最直接的受益者;堅持以特色為重點,建設與世界一流企業相適應的職工文化,使文化活動既突出企業發展的自身特色,又契合多元化發展中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堅持以工會為主導,各級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良好的群眾基礎大力推動職工文化建設,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根據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企業文化提升改造的需要,結合當前企業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創新職工文化建設方式方法,豐富職工文化建設內容與載體,提高廣大員工對職工文化建設的滿意度,增強職工文化對企業的推動力。
(二)工會職工文化體系建設的建議
構筑以價值理念為靈魂,行為規范為保障,活動管理為支撐,與集團公司企業文化體系相適宜的工會職工文化建設整體框架體系。價值理念體系。把企業集團各級工會組織作為職工文化建設的主導部門,建立集團工會、基層工會、職工協會組成的職工文化建設三層組織架構。評價體系是保證職工文化建設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職工文化建設不斷完善的有效途徑。要加強對職工文化建設情況的監測評估和跟蹤檢查,全面推進職工文化整體建設水平。職工文化建設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注重繼承、發揚和創新。要堅持職工文化與班組文化、企業文化相互支撐,相互影響,共立共存,進一步優化各自的生存環境,實現同步發展。
(三)工會職工文化建設具體實施策略
1.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注重用科學理論武裝員工,切實加強員工的思想教育。在廣大員工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引導員工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鞏固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開展愛黨、愛國以及職工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將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發揚光大。進一步深入開展弘揚勞模偉大精神的教育,激勵員工學先進、趕先進、爭當先進,展現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和偉大品格。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法制教育活動,教育員工在企業做遵章守紀的好員工,在社會做守法的好公民,為創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作貢獻。
2.加強職工能力素質建設。堅持把深化職工素質工程建設作為職工文化建設中長期的戰略任務,要貫徹“以科學理論教育職工、以先進技能武裝職工,以勞模精神引領職工,以先進文化陶冶職工”的總體要求,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員工隊伍。要發揮工會“大學?!弊饔?,深化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加大基層培訓基地以及車間、班組“小課堂”創建力度,為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搭建學習、培訓平臺。繼續深入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勞動競賽、技術交流、發明創造等活動,組織動員廣大員工在集團公司產業升級、自主創新、節能減排中不斷提升科學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為企業積累、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3.加強職工文化陣地建設。職工文化陣地是職工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是全面推進職工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要認真貫徹集團公司黨委和上級工會關于加強職工文化建設的要求,形成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多維度、多層次的職工文化陣地,提高各類員工基層職工文化活動的參與度。
建好職工文化宣傳陣地。充分利用內部刊物、職工文化墻等傳統宣傳陣地,搞好職工文化的宣傳普及;充分利用新興媒介,建立網絡化、信息化的宣傳陣地平臺,用員工群眾易學、易懂、易接受的語言和形式開展職工文化教育,為基層企業提供學習交流、宣傳展示的有效載體。
建好職工文化教育陣地。繼續整合教育資源,搭建由集團公司培訓基地、基層公司培訓基地、車間小課堂、班組學習室構成的四級學習培訓平臺。繼續完善以職工書屋為主體的自學陣地建設。促進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在職工書屋建設中的應用,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建立電子閱覽室和數字圖書館。完善職工書屋管理機制、規范各種制度,使職工書屋書籍貼近職工需求、方便職工閱讀。
建好職工文化文體陣地。進一步豐富文體中心等職工體育文化示范基地的功能,滿足多種類型大型文體活動開展的需要。推進基層公司小型體育設施與文娛設備的建設,滿足廣大員工日常文體活動的需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職工文體活動陣地,促進集團內部各公司文體設施的資源共享,使員工文體設施得到充分利用,著力滿足員工日益增長地文體活動需求。加強對職工業余藝術團、興趣協會、團體健身協會的管理,通過開展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員工參與其中,培養員工文化愛好、提升員工文化品位、陶冶員工情操,為職工文化開展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4.加強職工文化品牌建設。
著力打造一批深受員工歡迎的職工文化品牌,充分發揮文化品牌的交流展示效應,增強工會職工文化的對外輻射力。
打造先進典型“十百千工程”品牌,拓展職工文化價值引導功能。大力實施“十百千工程”,實現先進模范選樹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注重培育選樹具有時代特征、代表企業風貌的先進模范群體,以身邊的榜樣激發廣大員工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超先進的熱情,引導廣大員工樹立愛國愛港愛崗位的人生導向、優質服務優良品德的道德導向和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相融合的價值導向,不斷提高員工的思想境界。
打造“愛心傳遞工程”品牌,拓展職工文化維權關懷功能。大力實施員工愛心、健康、法律和婚姻援助四大關愛行動,廣泛開展夏季送涼爽、冬季送溫暖、金秋助學和文化下基層等活動,完善幫扶工作機制,加大幫扶力度,努力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切實維護職工權益。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特別是針對青年員工、新生代勞務工和困難企業員工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強化心理援助、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杜絕歧視和不平等現象,及時將企業的關懷由工會組織傳遞到每位員工,努力在員工中形成文化暖人、文化幫人、文化樂人和文化安人的良好局面。
此外,加強職工文化隊伍建設。著力培育一批具有高素質的文化專門人才,不斷推進職工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建設一支由工會專兼職干部組成的職工文化建設人員隊伍。通過舉辦職工文化建設培訓班等方式,提高廣大職工文化建設者的專業理論水平,強化職工文化活動的策劃能力和組織能力。同時,要鼓勵引導廣大職工文化建設者深入實際、深入員工,了解廣大員工精神文化需求,使職工文化活動有聲有色、效果顯著。建設一支由具有文化特長員工組成的文化骨干隊伍。以職工業余藝術團、警官樂團和各類興趣協會為依托,建立“企業明星”培養機制,打造員工“夢想舞臺”,同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培育文化骨干,提升專業水平,并通過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提升職工文化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唐媛玲.公路職工教育中加強公路文化建設的思考[J].兵團工運.2012.09.
[2] 蔡軍,喬雨.上海機場確保職工文化建設常態化規范化[J].現代班組,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