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當前,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利益分配的調整、工作節奏的加快、各種思潮的沖擊,使石油企業員工的思想、價值觀、心理、行為也隨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進入一個情緒多變的時代,由此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多,并逐漸成為隊伍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這給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和思考方向。
關鍵詞 員工 心理健康
一、員工心理健康產生問題的表現和原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員工,解剖思想,了解和掌握員工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員工心坎上。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個數字,由人們的心理和社會的因素引起的癌癥,臨床上占了近64.2%。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癌癥是和心理有關系的。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當前70%的員工對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況比較滿意,但仍有14%的員工正面臨著較大的工作或生活壓力,還有16%的員工正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由于各種壓力,員工心理健康會產生各種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生理反應,經常感到疲勞困乏、胸憋氣悶、頭昏腦漲、耳鳴眼花。二是心理反應,如焦慮、急躁、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下降。有研究表明,這些生理和心理反應,經常會相互作用,相互強化。通過員工思想大調查問卷統計,員工心理健康產生問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原因所引發的員工心理健康問題。一是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度下跌,石油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二是由于房價上漲速度過快,導致員工購房成本不斷加大,生活負擔越來越重。
2.工作原因所引發的員工心理健康問題。一是由于網絡信息化的普及,員工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的機會逐漸減少,相互之間的關系融洽度逐漸下降。二是員工的工作壓力普遍來源于個人職業發展和規劃。
3.環境污染原因所引發的員工心理健康問題。當前,霧霾、沙塵暴、極端惡劣天氣越來越多,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員工身處于化工圍城,增加了對自身健康的擔心與恐懼,成為引發員工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的因素。
二、解決員工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與方法
(一)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減小由于不可控、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
一是推行廠務公開。測試公司堅持把廠務公開工作納入公司經營管理的整體目標,納入黨政領導工作職責中。堅持將廠務公開內容與職代會職權融為一體,把科研生產、公司技術發展規劃等內容納入職代會審議權。堅持把職工獎金分配方案、崗位“五定”實施方案等公開內容納入職代會共決權。堅持把勞動保護等涉及職工切實利益的公開內容納入職代會的決定權。真正做到了政策、過程、結果的系統化公開。
二是建立溝通反饋機制。為方便職工及時反映意見和建議,測試公司設置了意見反饋箱和網上電子信箱,及時將職工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向公司有關領導和部門通報,及時安排、解決,并將解決結果及時進行反饋。
三是建立職工代表參加例會制度。組織基層各單位員工代表定期參加公司重要會議,傳達上級部門會議精神及要求,同時職工代表也將了解到的會議內容和精神向職工進行傳達。
(二)開展員工職業生涯設計,減輕員工職業危機造成的心理壓力
開展員工職工生涯設計勢在必行,使員工對未來職業有清晰的目標與規劃,促使他們將心理壓力變為工作動力。
一是建立三支人才隊伍。即:建立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善經營、會管理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立以科技骨干為中堅力量,專業配套、結構合理、精干高效、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立作風過硬、技術精湛、一專多能,能適應測試技術發展要求的操作技能人才隊伍。引導職工圍繞公司三支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制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各類人才在成長過程中,都能夠找到自己發展的軌道。
二是著力構建有效的員工培訓機制。采取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內部授課與外聘教師相結合等方式,分層次、分崗位開展多種途徑、多種渠道的員工培訓和技能練兵。全面提升員工的責任意識、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消除員工因自身崗位技能低,無法適應未來崗位需求造成“本領恐慌”感。
三是著力構建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有針對性的制定科學、合理的檢查考核標準,加大對員工規章制度執行落實、標準規范掌握應用情況檢查考核力度,嚴格考核,獎優懲劣,引導員工將各項規章制度、標準規范變成自覺行為,切實做到按標準施工、按規定做事,養成遵章守制的良好習慣。
(三)營造溫暖和諧的組織環境,從人文關懷上減輕員工心理壓力
一是積極解決員工亞健康引發的心理問題。建立員工健康監測數據庫,每年組織員工進行健康體檢,為每名員工建立動態監測健康表,及時提醒員工關注身體健康狀況。根據季節和天氣變化,對一線員工工作實行彈性工作制,使一線員工根據本單位工作節奏,合理調整工作時間,減輕了工作壓力,更好地發揮了工作效率。
二是營造“家”氛圍,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構筑員工陽光心態。按照“天天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年年有提高”的原則,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員工健身、交流提供必要的場所和條件,使員工始終保持健康陽光的心態。堅持送溫暖活動,堅持對節假日堅守崗位一線員工的慰問,對患重特大病的特困員工進行幫扶,并把解決員工本人的困難延伸到解決員工直系親屬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