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秀娜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檔案作為歷史的重要記錄,是人類文化傳統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發展過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對檔案文化在傳播中的價值進行正確的認識,更好的把握檔案文化的內涵,使其傳播價值得以更好的體現出來。
關鍵詞 檔案文化傳播 價值 策略
檔案文化是對檔案信息的傳遞和表達,是人類在利用和管理檔案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文化特征。檔案文化傳播是對已有的檔案信息開展傳播的文化能力和過程,其依托是檔案信息資源,其目標是使人民的檔案文化需求得到滿足。檔案文化傳播,有利于使檔案文化的作用得到發揮,有利于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一、檔案文化傳播的價值
(一)文化強國戰略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歷史文化成果只有通過人們世世代代的傳播才得以延續、繼承和發展,才能實現其價值。檔案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只有通過有效傳播,使人們得到認可、理解和吸收,才能使檔案中蘊含的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積累、沉淀并發揚光大。
(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取向
檔案文化凝聚了先進文化的精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共同理想、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如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利用文件、照片、錄音、錄像、報刊等檔案資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熱愛和平、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這些都是向人們進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生動教材。因此,通過有效的檔案文化傳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取向,從而達到規范人們的行為方式,弘揚正能量,維持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目的。
(三)服務經濟和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檔案中凝聚著各個歷史時期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包含大量有價值的事實與數據、技術成果和科學信息,這些信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實踐證明,在經濟社會活動中,無論是一項科技發明、新產品的設計、工藝流程的改進,還是一項工程的改造、房地產開發等,無不需要借助以文字、圖表、數據、聲像等為載體的檔案信息。廣泛傳播檔案文化,更好地服務于生產實踐、科學研究以及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對于促進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檔案文化傳播策略
(一)增強傳播意識,發揮檔案文化的作用
檔案部門要培養傳播意識,主動尋找發揮檔案文化價值作用的領域和渠道。檔案的憑證性是各國共識,不因意識形態而遭置疑,檔案文化可信、樸實、真實、經得住考驗。因此在各國文化交流中,檔案文化傳播對改變片面的甚至曲解的一國歷史、引導正確的國際輿論、探索民族性格與心理、改善國際關系都起著積極作用。
(二)利用新媒體,廣泛傳播檔案文化
一是,加強與媒體、網絡的合作。媒體和網絡更善于創新話題、營造話題、營銷話題,能對檔案編研產品的題材、內容和形式給出更佳方案和技術層面的支持,確保檔案文化產品的發布更及時、廣泛。二是,充分利用上網終端、網絡、電視三位一體的新型媒體平臺。新媒體、新技術在時間、空間上織成的信息大網,使得檔案可以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跨越時空的信息傳遞功能。檔案文化信息也不應只是單向傳送,而要逐步雙向互動。主動傳播與雙向互動使得檔案文化信息能更有效地傳播出去,使更多的人從其蘊藏的文化價值中受益,進而提高公眾的檔案意識。
(三)建立評估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傳播策略
在檔案文化傳播過程中,由于不同的傳播內容、形式以及方法會使受傳者接受的程度有所不同,傳播的實際效果可能存在偏離目標的情況。因此,一個完整的文化傳播模式必須要建立有效的評估反饋機制,也就是作為傳播主體的檔案管理部門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檔案文化傳播過程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判,從而針對受眾偏離傳播目標的情況,調整、制定相應的傳播形式或內容,達到更好地總結傳播經驗,糾正傳播過程中的實際偏差,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的目的。評估反饋可以采取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個別訪談等多種形式,評估的內容應包含檔案文化的內容和質量、檔案文化的覆蓋面、受眾群體情況、受眾的滿意度、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傳播方式的優劣等內容。通過掌握并分析傳播反饋信息,使檔案文化傳播主體更好地掌握傳播的規律性,優化傳播內容和方式,調整傳播策略,更好地傳播檔案文化。
三、結語
檔案文化傳播是我國檔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檔案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檔案文化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檔案管理者要盡快樹立文化傳播觀念,提高自身素質,以公眾為服務對象,利用新媒體優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這樣才能為檔案文化傳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促進檔案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菲,李靈風.大眾化:新媒體環境下檔案利用的發展路向[J].山西檔案,2011(1).
[2] 鐘立揚.新媒體技術背景下高校檔案工作的創新路徑[J].浙江檔案,2010(4)..
[3] 王貞.第五媒體的檔案信息與文化傳播[J].中國檔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