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波
(武漢輕工大學體育部,湖北 武漢 430023)
?
簡析青少年運動員高原平臺期與調控
魯 波
(武漢輕工大學體育部,湖北 武漢 430023)
青少年運動員的生理、心理、技戰術學習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的變化當中,身體形態、心理認知、各項身體素質的發展表現出快速和不平衡性,而訓練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多因素的復雜系統。由于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表現,相對于成年運動員來說,青少年選手在訓練中往往更容易遭遇平臺期,且形成的機制與調控也更加復雜。在日常訓練中如果不能處理好身心發展和運動訓練之間的關系,勢必會對運動員的成長成才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對國家來說也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浪費。本研究以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為落腳點,結合青少年運動員日常訓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剖析青少年運動員平臺期形成機制,提出有助于青少年選手走出平臺期的調控手段,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基礎訓練提供有價值參考。
個體從出生到成熟有兩個生長發育的高峰階段,一個是出生后第一年的嬰兒期,另一個便是青春發育期。不同學科領域對青少年時期的年齡劃分也不盡相同,但普遍認為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為青少年時期。根據身心發展特征,又將青少年時期劃分為少年期和青年初期。(表1)
經歷了嬰兒期無意識的適應環境階段、兒童期平穩成長階段、青年中期的身心成熟階段,由于身體和認知發展的特殊性和不平衡性,使青少年期所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而且青少年階段在時間跨度上要大很多,這在青少年的身心塑造上增加了不確定性。青少年運動員往往都是經過遺傳學選材、具有一定天賦的選手,從運動員培養角度來說,青春發育期是運動員身心和技戰術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訓練中,從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實際出發,是抓住這一機遇期的關鍵。
生理條件對運動員成才起著關鍵作用,是運動員選材的最重要指標,特別是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選材。青春期運動員往往是通過了選材的運動隊后備人才。在這一時期,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的快速生長,身高、體重以及身體外形變化明顯,生理機能的迅速增強,為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提供物質基礎,身體的潛能慢慢浮現。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快速生長和增強促進了青少年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對青少年運動員成材起到關鍵作用。
生理聚變是其心理變化的物質基礎,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應,青春期腦和神經的發育為其心理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面對“突然”的變化,相對滯后的認知能力以及心理應激能力使青少年很容易產生矛盾心理。身體形態以及以第二性征為開始的性成熟對青少年心理活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一時期,抽象思維和辯證思維的發展還在初始階段,思維方式還比較片面和表面化,心理上成人感與幼稚感并存,處于矛盾狀態,他們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不愿意公開自己的一些情緒和想法。身體的快速成人化與心理發展還較為幼稚是青春期身心發展的最主要特征。

表1 青少年時期身心發展階段性特征
青春期運動員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快速生長和變化必然引起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等運動素質的快速變化,這種變化與身體形態、年齡不完全正相關,有些素質在這一時期甚至出現了下降。所以,青少年運動員訓練要遵循身體素質發展的規律,抓住各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為今后與專項運動結合打下基礎,如速度、柔韌、靈敏素質在青春期之前就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尤其是柔韌素質在青春期前就應得到較好發展;而力量和耐力,尤其是耐力在青春期前后進入發展敏感期;另外,男女生的訓練應遵循其生理特點區別對待,這些規律應該為教練員所重視。表2為主要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及訓練注意事項。
受制于先天遺傳、后天環境、訓練等因素,人的身體、心理的發展是有限度的,對于所有項目來說,運動技能習得過程的速度曲線不可能一直處于一個穩定、規律的上升狀態,經過初始階段的快速提高階段后,必然會遇到“瓶頸”,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高原平臺。運動心理學研究表明,運動技能學習和形成經歷5個時期:初期努力、高原現象、晚期努力、一時不振現象和生理心理巔峰。

表2 主要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及訓練注意事項
平臺期又稱“高原現象”,一般發生在運動技能學習的中后期,對于大多數運動項目來說,常見于14~18歲的青少年運動員,具體表現為:運動技能提高緩慢或停滯不前,甚至下降。青少年運動員高原平臺的形成是其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表現。分析如下:(1)生理原因。各項身體素質發展的相對滯后,尤其是各項身體素質發展的不平衡性不能滿足專項運動技能的需要;身高、體重、四肢長度等解剖指標的快速變化引起青少年運動員對重心、時空感覺的不適應。(2)心理原因。身體的快速成人化與心理發展還較為幼稚是青春期身心發展的最主要特征。青少年運動員的認知水平、抗壓能力還比較差,抽象思維等滯后于身體發展,加上缺乏必要的運動學知識,對運動技術的本質規律還不甚了解,導致運動技能學習水平較低;在經歷技能學習初期的快速發展期后,產生驕傲自滿心理或對訓練難度估計不足、急于求成等對運動技能的提高產生負面影響。(3)訓練原因。日常訓練中,對全面身體素質發展注重不夠,身體素質與專項素質不能協調發展,造成素質與技術發展的不平衡;單一素質的高水平發展造成全面身體素質發展的不平衡;訓練方法和手段過于單一,導致訓練熱情不高;訓練方法和手段落后,缺乏創新,形成不了新的“刺激”。(4)技術動作結構的規范化和個體差異的矛盾。規范化的技術動作是許多優秀運動員的共同特征,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式,但在現實中,每個人的理想動作模式都有偏差,這是正常的,因為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如身體素質的差異是最直觀的表現。同時,青少年運動員對于技術動作的規范化與個人特點沒有形成良好的結合,甚至有時會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從而導致競技能力停滯不前甚至倒退。(5)運動技能習得的規律性特征。運動技能的習得有一個過程,對于青少年選手來說,技術動作還沒有完全自動化,還處于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技術動作的學習要經歷基本技術動作向高難度精細動作的過渡,當“舊”的技術動作被打破,而“新”的技術動作還沒有建立起來時,就會形成高原平臺。(表2)
4.1整體控制,注重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
各項身體素質的發展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單一身體素質的高水平無益于專項能力的提高,反而破壞了整體運動技能的協調和專項能力的提高。青少年運動員應注重打基礎,身體練習應以提高全面身體素質為出發點。依據各項身體素質快速發展的敏感期進行訓練,在6歲左右就應開始發展速度、柔韌、靈敏素質,青春期11歲左右開始逐步、適量地引入力量和耐力訓練。
4.2與運動員多溝通,是了解運動員平臺期形成原因和找出對策的前提
有些運動員在青春期不愛說話,尤其是女生,教練員除了日常訓練比賽外,應多與運動員溝通,共同分析原因,增強運動員克服“高原現象”的信心,注重培養他們不畏困難、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注重恢復性訓練,避免在平臺期疲勞訓練,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平臺期。
4.3技術動作規范化和個體化相結合,平時訓練應及時糾正錯誤,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在訓練過程中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程序,逐步提高,有助于減少高原平臺的出現,同時,在訓練中應及時發現運動員的錯誤動作,哪怕是很細微的錯誤。要全面了解運動員的身心特點,在技能學習過程中積極引導,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技術動作規范化和個人化良好結合。
4.4加強青春期生理、心理衛生教育,條件允許可配備心理輔導師
青少年運動員心理波動較大,遇到挫折容易產生動搖,日常訓練應注重其心理變化,及時進行輔導,及時消除學生的消極情緒,使其明白“高原現象”是運動技能達到一定階段出現的必然現象,每一名運動員都會經歷,“高原現象”并不意味著競技能力達到了生理極限。
4.5創新訓練方法和手段
日常訓練注意活躍訓練氛圍,創新訓練方法和手段,調動運動員的訓練熱情。研究表明,好的訓練環境和訓練方法能增強運動員的運動欲望。
中圖分類號:G808.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7-042-03
收稿日期:2016-05-29
作者簡介:魯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