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院利
?
試析房地產企業營改增后財務管理出現的新問題及對策
文/張院利
摘要:為了優化國民經濟結構,實現國家經濟的穩健發展,我國加強了對“營改增”稅收制度的建設工作,自今年5月1起,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營改增”的納稅試點工作,明確的將房地產行業納入到了“營改增”的試點改革中。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面對新的稅收政策的出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善,以更好的適應新的稅收環境,為企業謀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本文立足于房地產企業發展的現狀,對“營改增”稅務形式下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房地產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營改增;財務管理
“營改增”稅務政策的出臺,是國家依據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的科學合理的稅制改革。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國家稅收的精細化調整,落實結構性減稅的改革目標,避免重復性征稅現象的出現。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由于其涉及到的經濟環節和財務步驟較為復雜和多樣,所以如何運用新的稅收政策,幫助房地產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是當下許多房地產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展開對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探討,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當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稅費普遍偏高并且表現出一個逐年增長的趨勢,同時我國房地產企業的稅費占到了房地產企業開發成本的15%-20%,繁重的稅費壓力成為了制約我國房地產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而在房地產企業的稅費占比中,營業稅占據著高達30%以上的稅費額度。“營改增”的實施,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可以有效地調整以往的負稅結構,幫助企業減小納稅壓力,激發企業活力。
“營改增”稅務制度貫徹的是“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稅收改革目標,它是一個把國家改革紅利發放給企業的優惠政策,是一種以制度手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有效舉措。2016年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是風險和機遇并存的一年,把握住稅務改革的脈搏就能求得新的發展,否則將會被企業的稅務負擔所累,降低企業的發展潛力。

(一)增加的會計核算難度
“營改增”新政頒布實施以后,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以往的會計核算方式已經不能適用于現行的稅務制度準則,同時與以前存在營業稅的會計核算方式相比,現行只進行增值稅的會計核算方式的難度也相對增大。這是因為,在以往的營業稅的會計核算中,只需要利用企業的總收入乘以額定的稅率5%,即可以求得企業當年應繳納的營業稅額度。但是在新政中增值稅的稅率有四個不同的檔次(即6%、11%、13%、17%),不同的房地產企業,需要依據自己的業務模式和經營范圍,來進行會計核算稅率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相關的財務會計人員無法有效的對企業的業務模式和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分類,那么極易造成在后期的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出現稅率選擇的失誤,最終將導致企業稅費減少的目標,無法切實達成。
(二)企業稅收籌劃發生變化
面對“營改增”稅收新政在全面范圍內的開展落實,房地產企業也需要積極的進行稅收籌劃工作的調整。依據新的稅收政策,進行合理合法的減稅降稅工作,這是一種利用國家稅收政策,進行企業生產活動、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等系統的企業運營全過程的統籌規劃。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稅收負擔的最小化,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這是一種企業在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進行的企業稅額利潤最大化的企業財務會計決策。通過科學合理的降低稅負壓力,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動額度,幫助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如何通過對新政的有效解讀來完成對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是當前房地產企業財務部門開展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
(三)進項發票不足量的問題
按照“營改增”的要求,房地產企業需要把以前存在與企業中的營業稅種直接去除,采用增值稅的會計核算形式來進行企業納稅金額的確定。雖然營業稅和增值稅都屬于傳統意義上的流轉稅制,但是兩者的會計核算形式,卻大不相同。增值稅實行的是一種價外稅的概念,它采用的是進項稅抵扣的會計處理方式,其中進項稅的抵扣依據是企業對外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因為其對外產生的許多經濟活動都無法取得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只具有普通發票,那么在“營改增”的新政下,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就會出現進項發票不足量的問題。
(一)加強營改增學習,強化財會人員素質
“營改增”實施后,面對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中會計核算難度加大的問題,相關的房地產企業財務部門要積極的加強對“營改增”新政策的學習,尤其是對新政的部分進行有效的理解和解讀。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加強和國家稅務部門的聯系,及時的了解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積極的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房地產企業還可以通過組織相關的稅務培訓,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國家注冊會計師來對新政進行解讀和講解,幫助企業財務人員更好的學習和理解“營改增”新政。同時企業還要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通過財務會計工作考核機制的改善,建立起有效的財務會計工作機制,調動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房地產企業財務部門的會計核算能力。
(二)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
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工作,可以有效的幫助房地產企業減少稅費負擔,增加企業活動。因此房地產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積極的調整和改善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實現合法合理的目標。首先,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對“營改增”新政有一個切實的了解,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其次,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要立足于企業實際,明確企業的現實情況、發展需求、納稅能力和可以進行稅收籌劃的納稅項目,讓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工作能取得實際的收益和效果;再次,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要有一個全局性的認識,稅收籌劃要落實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細部,如進行工作流程、項目決策、預算管理等統籌工作,讓稅收籌劃工作落到實處。
(三)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優化供應商選擇
面對“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過程中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足量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優化和改善。一方面,是加強對現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對企業為數不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財務管理部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和保存,減少對增值稅發票的人為破壞。另一方面,要優化企業供應商的選擇。在保證供貨質量的基礎上,盡量選擇一些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進行長期的合作,提高房地產企業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潛在可能性。
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在“營改增”全面實施的新稅收背景下,面對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如會計核算難度加大、稅收籌劃工作發生變化、進項發票不足量等。可以通過加強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素養,利用科學的手段進行稅收籌劃工作,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優化企業的供應商選擇等措施來加以調整和改善。筆者相信只要房地產企業善于用國家稅收制度來武裝自己的財務管理工作,就一定可以收獲新的成效,獲得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樺清.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08).
[2]潘立偉.淺談營改增后房地產行業的財務管理重點及難點[J].中外企業家,2015(01).
[3]王家國.關于房地產行業“營改增”的思考[J].注冊稅務師,2015(03).
[4]隋妍雁.“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5(09).
上接(第153頁)
企業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稅務風險,如果不能有效地對稅務風險進行管理,就會對企業正常的經濟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管理者必須加強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企業內部對稅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二)把握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
企業應該把握好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才能成功地應對各種稅務風險。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是一種站在企業全方位的角度來考察整個企業的狀況,使企業的風險管理具有整體化特性,企業應該對稅務風險進行全面的管理。目前,最為流行的全面風險管理就是基于組織結構體系全面風險標準化度量的全面風險管理方法和基于風險決策因素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目前來看,基于風險決策因素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效果更好,企業應以此為基礎,構建科學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以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風險,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重視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法律基礎
企業應該重視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法律基礎,并對其進行充分的理解。我國稅務總局下發過相關文件,認為應該盡快建立相應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構建一套全面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企業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完善企業的內部組織機構,設立相對獨立的管理機構和崗位,明確分配好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權責。該文件指出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必須納入全面風險管理工作中去。當代企業應該遵循納稅原則,根據國家納稅相關規定履行法定的納稅義務,任何違反上述要求的納稅行為將會產生一定的稅務風險,給企業的經濟活動帶來巨大的風險,甚至還會面臨一定的法律制裁。
(四)做好稅務風險防控的計劃
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一定要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做好事前設計,事中風險識別和評估和應對、事后改進。事前企業要做好模塊設計,完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和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建立稅務風險管理企業文化,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事中要能及時識別風險,并進行風險評估,判斷其嚴重程度,進行稅務風險防范和控制。事后要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內部之間以及內部與外部之間相互溝通,并對其進行監督與評價,以支持企業進行改進稅務風險防控的計劃。
企業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的稅務風險,一旦不能做好防控,企業會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企業應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構建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使企業能夠從內部和外部全面防控稅務風險,合理納稅,這樣,既可以保障自己的納稅權益,又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陳天燈.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3.
[2]喬國強.芻議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J].全國商情,2015.
作者單位:(咸陽五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上海普利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