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產、銷售、服務等經營方式獲得利潤,實現股東的利益分配,完成價值的創造并且將部分回流的資金再次投入作為二次生產的本金,如此循環,這是當今最常見的企業經營方式。但是,在這種經營過程中,企業的管理者為了緩解內部壓力而過度的追求利益,往往會對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造成了忽略。這種情況看似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支出實際上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無形的損失。所以推行社會責任管理,對企業來說,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可持續發展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管理者往往會花大力氣在企業的經營和獲取利潤中,因為只有企業經營穩定,獲得足夠的經濟利益,股東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證,企業的發展才能有條不紊。但是往往在這一過程中,會對企業應當負擔的社會責任造成忽略。社會意識的淡薄,促使企業在后續的發展中受到一定的阻礙,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企業不得不再次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更多的金錢來進行障礙的掃除,這樣一來,得不償失。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企業應當對于現有的管理方式進行改革,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正是一種新型的、有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模式。
一、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優勢
相比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有著很多明顯的優勢,結合當前已經實行了全面社會管理制度的公司的實際經驗,我們得出了以下總結:
首先,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制度可以對管理對象進行重新確認,確保管理工作的目標更加全面做到多層兼顧。以往,企業管理工作針對的只是企業的資產和內部員工。這種管理方式過于封閉,無法與外界形成良好的信息溝通。全面社會管理制度相比之下就具有很明顯的優勢,一方面鞏固了傳統模式中的內部管理,加強了原有企業中各部分的協調溝通,同時還實現了企業與外界的信息互聯,把企業管理和外界的信息與資源進行統一的整合,讓企業與外界的信息保持同步性和相關性,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進一步明確自身應當負擔的社會責任。
其次,管理機制更先進。在實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對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要對于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加強重視。通過明確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之間的促進關系,將企業的經營活動和社會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最終實現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雙贏局面。
換個角度來看,社會的發展必將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企業通過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便可以在資源的優化配置過程中獲取更多的利益。所以,企業實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可以在社會資源分配中占據更大的優勢,這也是這種新型管理制度在管理機制上最大的優勢。
第三,收益方式更穩定,利益分配更合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只注重企業自身獲得最大收益,獲利者也只有企業的各方股東,也因此忽略了社會公眾的群體利益。從眼前看來,的確是讓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資本外流,但實際上這樣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是很不利的。民國時期的一位民族工業家就說過,不能怕花錢,很多情況下,省了鹽就酸了醬。與一整壇子醬相比,買鹽的錢少之又少。通過實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使得企業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同時,社會群體的利益也得到了保證,在以后的企業經營中,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合作和幫助,從而獲得更多更穩定的收益,同時更有利于企業的生產規模擴大和在生產的順利進行。
第四,促進了企業經濟利益結構的全面升級。不論是哪一種企業管理模式,經濟利益始終是企業經營活動的追求目標。不過在這一方面,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企業獲取經濟利益。通過將企業自身的利益與社會利益進行統一的綁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對社會責任有更多的側重,這樣一來,在社會發展得到推進的同時,企業會得到更多的經濟利益,通過這種方式,企業獲得的利潤就將是企業的經營收益+社會收益,這樣,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能夠實現真正的同步。
最后,是管理目標的重新確認。在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正式接手企業的管理工作之后,企業的管理目標將會由傳統的利益最大化追求,轉變為社會利益企業利益共同實現。
在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下,以人為本這一重要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在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制度中,以人為本同樣得到了借鑒,社會利益的實現最終受益者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管理目標,是實現企業與社會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具體實行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憑借著最多優點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但是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我們還要明確其具體的實行內容。
1.企業的人員參與要達到全員化
企業在實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先進行管理的創新,建立起完善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以全員參與為先決條件,讓企業實現全面責任管理模式的建立。
實行全員化參與,企業的管理者要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管理者要對全面社會責任化管理給予充分的重視。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管理者擁有企業的決策權,負責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確定工作重心,同時,對于企業的員工還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只有當管理者充分認識到了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時,才能真正為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建立起完善的管理體系,并且在發展目標上予以正確的調整,保證在工作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實行。
第二,員工要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有充分的了解。由于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有全員參與的屬性,所以,作為基層工作的執行者,企業的員工能否具有社會責任意識十分重要。所以,企業需要投入相應的力量,對員工進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相關培訓,由企業的管理者對工人進行統一的精神引導。員工通過培訓,樹立起社會責任意識,這樣才能以一個社會成員的身份重新走上工作崗位,變被動為工廠服務為主動為社會服務,實現更高效生產和更良性的循環。
第三,全面提升企業人員的社會責任能力。在企業從管理者到基層員工都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有了清楚的認知之后,就需要進一步對整個企業的人員進行社會責任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企業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更加貼近,更加統一,最終將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在整個企業中推廣開來。
2.深度落實企業改革,從本質上實行全面社會管理模式
第一,要對價值觀進行徹底重塑。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而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價值觀,對于目前的企業發展會帶來嚴重的阻礙。所以,只有通過實行全面社會管理模式,將傳統的企業價值觀轉變為全面的社會價值觀,將服務于股東轉變為服務于股東+社會,通過這種方式,對于企業現行的核心價值觀進行重新修正,最終才能實現從核心價值觀到最終利益的全面整改。這樣才能使企業在以后的發展中,目標清晰任務明確,利益分配合理。
第二,發展戰略方向的改革。在推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企業的發展戰略應做一個大幅度的修改。根據上述提到的新核新價值觀,再根據核心價值觀的重新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在確保環境和社會不受損害的基礎前提下,全面實現企業的自身發展。當前的大政方針要求下,企業需要盡可能的節能減排,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考慮到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還需要注意收集社會信息提前做出規劃,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從而保證企業的經營方向和社會上的主流需求相符合,可以在后續的經營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利潤。總之,企業在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影響下,企業要將自身的經營和社會緊密結合,一方面要盡可能的滿足社會市場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充分的考慮到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從而真正貫徹全面、協調、可持續的企業發展觀。
第三,企業內部結構改革,建立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組織管理體系。在踐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建立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組織管理體系。通過這一體系,主要可以實現兩方面的作用:其一,通過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可以有效的保證企業內部的相關戰略有效實施,做到內外一致,統籌協調;其二,對企業人員的社會責任工作進行監管,在企業中,尤其是剛剛實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企業常常還會習慣性的收到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進而對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造成忽略。所以,這對這一情況應該在企業的內部增加一種新的設置,用來對企業的社會責任相關工作進行專項負責,以免在責任履行過程中出現懈怠。在建立社會責任組織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可以將國外的優秀經驗和自身的實際進行優化型結合,全力建設起適合企業發展的的監管體系。
第四,建立起社會責任履行的績效考核制度,做到有作有查。在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所以,應當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工作納入企業工作的考核機制中,對于具體的工作內容進行定期的績效考核。通過進行考核,可以有效地對相關工作進行監督和評估,對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發掘和匯總,并且由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對于企業實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幫助是巨大的。同時,企業可以在這一過程中進行相應組織和戰略變動,以便于適應市場的實際變化。
三、結語
多年來,企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企業作為社會生產體系中的一個主體環節,一直都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承擔著社會生產、產品銷售和進行相關服務的重要責任。傳統意義中,企業對利益有著過分的癡迷與執著,這讓原本扮演重要社會角色的企業成了社會中的“龍套”。但實際情況對這樣的現狀根本無法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獨自在社會中生存。所以,通過踐行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模式,可以讓企業從原本的封閉中走出來,讓企業重新融入社會,在獲取應得利益的同時,完成原本擔負的社會任務,為社會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偉陽,肖紅軍.全面社會責任管理:全新企業管理模式與舊模式存在五大區別[J].WTO經濟導刊,2010,02:50-51.
[2]彭仁慧.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0:197-198.
[3]沈朗,朱成亮.基于全面社會責任管理的企業管理新模式[J].東方企業文化,2014,24:199.
作者簡介:陳松(1983.07- ),男,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A經理,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