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飛速發展,不但給企業自身的運營和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沖擊和挑戰,同時也給企業內部的組織架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與經驗,分析了企業組織架構在當前的網絡背景下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及其弊端,并提出了幾點改革和創新組織架構的策略與建議,為企業的組織發展提供一點參考,以期讓企業更好地適應當下的市場經濟發展需求,讓企業更加有效地運營和發展下去。
關鍵詞:企業;網絡;組織架構;傳統;企業部門
一、傳統企業組織架構在網絡背景下的弊端
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和變化,給企業帶來了全新的沖擊和挑戰。在企業中,其組織架構設計的愈加科學、合理,愈加能使企業流程正常運轉、部門設置合理有序,并且最大限度地釋放企業的正能量,讓企業的經營運轉更加有效。但是,目前在網絡背景下的大部分企業卻依然使用較為傳統的企業組織架構模式,極少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改革和創新,這就致使企業組織內部信息傳遞緩慢、低效,組織部門設置不夠合理,機構龐大臃腫,企業內部資源消耗嚴重等情況的出現,具體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內部信息傳遞緩慢
以直線式、矩陣式、中央集權等形式組成了傳統的金字塔式的組織架構模式,并且根據不同的職能劃分出垂直型組織架構形式。這些傳統的企業組織架構模式,要求企業各職能部門人員之間的信息只能層層傳遞,尤其是垂直型的組織架構模式,在上級和下級之間,消息或指令必須逐級傳遞,速度十分緩慢,倘若一旦出現臨時或突發情況,相關部門和人員不能及時根據上級領導層的指示做出緊急的反應和處置,勢必會影響組織的應急處置效率,甚至會貽誤組織最佳的危機解決時機或戰略發展機遇期。在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在互聯網信息快速傳遞的情形下,企業如若不能根據相關信息及時做出內部組織或系統外部的調整和部署,很難適應當下的快速發展環境,必然會致使企業組織架構各層級的信息傳遞不暢,做出反應不及時,錯失調整或發展良機。
2.組織部門設置不夠合理
在傳統的組織架構模式下,由于企業部門所設置的管理層次相對較多、一些部門人員的安放過量,再加上一些企業為了激發普通員工的積極性,不斷擴大中間層管理人員,造成“中間大、兩頭小”的組織階層架構模式,即中間管理層次較多,中層管理人員不斷增加,高階層、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相對較少,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企業在中間層耗費過多的時間、精力、物力與人力,企業管理機構臃腫,甚至人員冗余,同時也致使管理成本投入的過量,消耗過大,難免造成過度浪費;與此同時,過多的管理層或中層管理人員,對于組織部門的職責設置不夠清楚,各部門之間的職責交叉、劃分不清,也容易導致企業組織內部出現互相推諉責任、服務態度不佳等情況,造成企業管理工作效率過低,企業內部資源消耗嚴重,組織內部合作、協同能力不足,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行和不斷發展。
3.過分強調企業管理和銷售界限
傳統的組織架構模式下,在企業的內部組織管理和外部銷售過程中,企業下意識地劃分出部門、人員、工藝以及銷售的區域等界限,并且過分強調界限問題。殊不知,在網絡背景下,過分強調界限問題就制約了企業的整體協調發展,使企業不能靈活地實現“無邊界化”的網絡運營新模式,也不能使企業可持續地變換或適時調整組織架構,讓企業在運轉過程中盡快地去適應新的網絡經濟變化。
4.過分關注內部自身平衡,忽略外部戰略發展
傳統的企業組織架構模式一般建立在單一的企業制度或企業文化背景之下,企業的制度一成不變,而面對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化信息的撲面而來,企業文化不斷受到沖擊,單一的組織架構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企業投資擴大、業務分散的發展需要,企業會愈來愈覺得對業務的集中管理充滿難度,于是部分企業過分關注內部組織架構對各部門權利的平衡,而忽視了外部戰略發展的需要,一部分企業對于傳統的組織架構模式便采取保守態度,一成不變,這樣一來,勢必會造成傳統的組織架構模式無法適應現代化經濟的發展態勢,貽誤企業外部戰略發展的契機;而另外一部分企業雖小試牛刀,但并不考慮整體戰略發展的需要,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殊不知,企業組織架構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有著蝴蝶效應的影響,即微小的不同可能帶來巨大的差別,很容易導致“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二、組織架構改革和創新策略
針對傳統企業組織架構出現的一些弊端,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認為:傳統企業組織架構亟待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創新,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以期更好地去適應現代化網絡背景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和外部經營管理的運行和發展,從而為企業的大力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組織架構的扁平化
在企業的運營和管理中,組織架構擔負著企業正常運營和發展的重任,它是構成企業管理的重要條件。在網絡背景下,內部組織應該選擇較少的層次架構--扁平化的組織架構,縮減企業部門間的中間層次,積極對企業內部組織的管控和反應能力進行增強,加快企業組織內部之間的信息傳遞速度,同時也保證了消息的真實度和有效性。讓扁平化的企業組織架構在現代化網絡背景下,直面市場,及時掌握市場經濟動態,對于出現的突發性情況,能夠及時做出應急反應,并積極主動地掌握詳細信息,進行相應的分析、整合,努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讓企業更好的運行和發展下去。
2.組織架構的網絡化
網絡背景下,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可以通過無線互聯科技建立信任并締結合作關系,比如: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流或錢貨交易等。網絡計算機技術的出現,讓企業節省了大筆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開銷,企業可以大大縮減企業組織架構中的層次和環節,如可以不用聘用大量員工從事管理工作,以免造成管理人員過?;蜷e置現象;也可以不用具備大量的生產和銷售場地,大大減少前期的資金投入量等等。組織架構的網絡化,使各企業、員工之間得到最大限度的交流和合作,在節省大量不必要的財力、物力、人力資源消耗的同時,增強了企業內部組織和外部運營的管理、銷售力度,讓企業通過網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增值、創收。
3.組織架構的無邊界化
隨著企業開始采用網絡技術進行企業管理和運營,企業開始不太強調和限制對人員、地點、任務等的界限劃分,著重關注對這些因素如何進行影響,才能最終達到將人才、信息、行動和獎勵落實到最需要地方的目的。所謂的組織架構的“無邊界化”,并不是說企業沒有邊界,開始肆意、放任自流的去經營和管理,而是指企業組織架構可以根據網絡背景下的快速發展變化進行必要的自我改革和優化調整,以期讓企業更靈活地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通過改革后的組織架構,制定出合理的職能規劃、企業運轉和部門設置等戰略計劃,以期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釋放企業正能量的效果。
4.組織架構的多元化
現代化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不再面對單一的業務和地域,跨區域、跨專業、跨文化交流,經濟發展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致使企業外部多元化業務開展愈加豐富,對內部組織架構的調整有了新的要求。在互聯網背景下,內部組織架構的多元化,致使企業充分運用自身優勢運營不同的業務領域,最大限度的利用國內外市場機會,最大程度的發揮利用優勢資源的能力,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的各種資源,通過多元化的經營,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
此外,組織架構的虛擬化、知識化、分散化等都需要進行必要的優化,以期讓企業組織架構在現代化網絡背景下變得更加完善、更加有效、更加成熟,并讓企業組織更好地去發揮其協同效應,達到合理、優化的運營狀態。
總之,在現代化網絡經濟背景下,企業組織架構的合理設計與不斷完善是企業運營和發展的“制勝法寶”。組織架構只有通過全方位的企業內的合作交流,才能實現企業、人員之間的雙贏局面;組織架構靈活的應變能力和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是其更好適應當下網絡市場經濟的必要手段;組織機構必須在企業發展戰略的支撐下進行實時動態的調整,才能為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企業的組織架構必須在管理、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中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完善,在企業的整個動態發展過程中進行相適應的改革和創新,在企業全生命周期中發揮著高效有力的作用,而只有設計出這樣的符合如今網絡背景下的企業組織架構,才能達到多贏的企業運營狀態,才能為企業的發展不斷增磚添瓦。
參考文獻:
[1]朱曉武著.動態匹配:組織結構理論?實證?案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5.05.
[2]楊紫賢,侯晨.企業組織架構管理模式的創新[J].中外企業家,2015(05).
[3]馬蘇,李紅.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組織架構的優化[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06).
[4]劉宏,劉冰冰,張芝露.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企業組織架構設計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08(03).
[5]聶清凱,夏健明.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組織架構重建研究[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11).
作者簡介:胡楊(1982.10- ),漢族,祖籍:河北秦皇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方向:組織與戰略管理;導師:趙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