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麗(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簡談珠海市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莊 麗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在第三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珠江作為一個重要的海灣港口,以自身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尋找到了符合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為未來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此,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體育產業開始作為一股新興力量迅速壯大發展、占領市場,為珠海新一輪經濟增長做好了準備,推動著珠海旅游業從單純的觀光旅游向集中觀光、休閑、競技、會展為一體的新格局轉變,促使著珠海向高端服務業大都市發展。本文結合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簡要論述了先發地區珠海市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的發展現狀,并對未來發展的對策進行了簡要分析。
1.1 發展的總體規模
近年來,珠海的經濟增長速度十分迅速,產業結構的優化促使著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增加,工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以服務為主的輕工業發展已經成為主要的經濟增長點。經過多年的發展,珠江在社會結構、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社會秩序、社會經濟效益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改善和提高,居民的體育消費觀念有了變化,在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的投資和消費都呈現出驚人的速度,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 成熟市場
體育用品市場、健身娛樂市場、體彩 珠海居民消費多元化推動著體育市場的建立和成熟,目前全市擁有各類健美操、健身、高爾夫球、網球、壁球、游泳等健身娛樂場所及俱樂部共計400多家,且高中低檔次劃分明確,在數量上也是逐年遞增。體育用品市場的形成依賴于本地產業結構的優化,產品生產數量不僅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還為珠海創造了大量的經濟效益,經過不斷發展,珠海已經成功引進了耐克、彪馬等國際知名品牌入駐本土,滿足了人們對于高檔休閑服裝及器材的需求。體彩作為新起的體育娛樂項目,自1996年發行以來銷售額逐年增加,且廣大省體彩發行歷來居全國之首,而珠海人均購買一直保持領先之態,僅從2013年進行簡要剖析,2013年全市體彩銷售額超過2.35億元,不僅為體育服務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依靠體彩投資了多個公益性的健身項目,讓珠海人切實感受到休閑體育服務產業帶來的益處,進一步刺激了人們的消費。
1.1.2 雛形市場
競賽表演市場、體育培訓市場、無形資產市場 在珠海體育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包括體育場館、體育組織、體育中介、體育用品相關企業共計75家企業組成了珠海市體育產業協會的首批會員,社區體育公園、體育健身廣場、多樣體育錦標賽場等公共體育實施建設也得到進一步推進。珠海市承辦、組織的競賽表演、文體活動數量極多且規模龐大,建設的公益性競賽場館以建市以來投資135萬的胡灣體育場、投資近兩億的體育中心體育館、總投資7億多元的體育中心等,讓主辦方在組織舉辦的各項體育競賽活動中獲得巨大受益。同時也不斷豐富著珠海人們的生產生活,促使著珠海體育競賽表演市場、體育培訓市場的興起和發展,現今已初具規模。而無形資產所涉及的商家贊助、比賽冠名、運動員冠名、運動形象等為主的產品推廣也不斷增加,促使著體育無形資產的市場不斷擴大和發展。
1.1.3 挖掘市場
中介市場、旅游、金融保險 以體育經紀人為主的中介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珠海目前從事體育中介工作的機構和人員較少,主要以足球為主,比如珠海圣地體育有限公司組織的廣州太陽神、陜西國力等甲級球隊足協杯主場賽事,都是為競技體育服務的中介項目,以社會效益為主通過中介來取得金牌效益,從而推動體育產業向社會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借助了珠海得天獨厚的海島環境,珠海本身具有“百島之市”的美稱,將海島資源與體育競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珠海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的體育服務新興潛力產業,比如海釣比賽、帆船、摩托艇、水上摩托車、滑水、潛水等各類濱海運動項目。此外,橄欖球、登山攀巖、馬術、極限運動、射擊等體育產業項目也應大力發展,努力建立起以濱海各市游艇俱樂部為支撐的游艇產業集群,帶動珠海海島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1.2 存在的問題
產業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場館建設理念存在偏差、體育產業經營管理水平落后等是珠海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現目前發展所遇到的“蛀牙”問題。盡管市場整體已經處于一個相對穩定成熟的狀態,但由于起步較晚,發展過程中并未形成有效的市場機制和管理體系,相關法律法規也不甚完善,從而導致了珠海體育服務產業發展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1.2.1 產業規模小
上文中已經提出,珠海體育產業市場尚分為成熟市場、雛形市場和挖掘市場,產業的規模主要集中在體育健身娛樂業、競賽表演業、體育用品制造業三者之上,產業規模覆蓋面較小,競爭后勁不足,不能形成獨具特色的產學研一體休閑娛樂海島場所,對內對外的產業競爭上都存在著些許不足。
1.2.2 產業結構不合理
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體育服務業創造的增加值占體育產業比例的比重以及體育產業發展的規律來看,體育服務產業的發展應該占據整個體育產業比重的60%以上,但珠海休閑體育服務產業在體育產業總體結構中所占的比例過低,且產業過于分散,未能形成以大型體育產業集團為核心、中小企業為基礎、服務項目相對完整的體育產業體系,多數企業仍處于經營規模小、集散性差、經營模式混亂、品牌意識差的現狀。
1.2.3 場館建設觀念差
場館建設本身具有戰地面積大、功能單一、投資巨大、維護困難的特點,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于場館建設觀念的錯誤認識。我國現目前場館建設大多處于經營虧損的局面,這對于政府而言是一種負擔,因此在建設項目的審批上也不盡人意,場館建設未能與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呈同步增長,嚴重影響著體育產業整體經濟效益的實現。
1.2.4 經營管理水平落后
計劃經濟體制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管理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一直未能形成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模式,缺乏具備扎實知識和技能經驗的復合型高素質管理人才,體育產業制度建設不完善未能對體育產業進行良性引導和行為規范,從而導致了企業經營運營成本過高、運營目標缺乏、運營效益不佳。
1.3 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珠海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的發展面臨著良好的機遇,經濟快速發展為其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都促使著體育市場高消費群體的出現,推動著體育消費市場的形成和發展;此外,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為其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市場需求,體育人口的不斷增加帶來了更多的體育消費,從而拉動著體育物質產品和服務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再者,珠海本身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從制造之城向高端服務休閑娛樂旅游為一體的綠色海島之城轉型;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城市的建設等因素都將為珠海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2.1 堅持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以人為本的全面發展科學觀是指導各類產業發展的重要思想,珠海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的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從促進人們群眾全面發展的角度近優化產業結構,明確產業發展的目標,要求體育服務產業圍繞全民健身開展、滿足居民的健身需求、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質。與此同時將這種產業不斷擴大,致力于打造全國示范健身城市,為今后建立起休閑旅游健身一體的海島城市奠定基礎。以政府引導為保證、以體育產業行業協會和服務組織為支撐、以體育服務企業為主體的體育服務產業發展機制的形成,在強化政府統籌規劃、監管職能、行政監管、服務認證與社會監督共存的管理體系的同時,努力構建起“親民、便民、利民”的面向大眾服務的體育產業體系,全面提高體育產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
2.2 以體為本優化產業結構
2.2.1 明確政府職能
在發展的同時要加強政府的引導作用、明確政府的職能,以政策和投資來鼓勵體育服務產業的投資多元化,比如科學制訂產業結構專項政策,以此鼓勵以資金、信息、技術、管理經驗、管理技術等各種形式的投資,并通過一系列財政稅收政策杠桿來推動體育服務業的發展,比如制訂減免稅、差別稅率、徒弟使用稅等優惠政策,推動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的發展,進而優化體育產業整體結構。
2.2.2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大力發展的體育服務新興潛力產業需要充分利用珠海的地理優勢,比如鼓勵帆船、摩托艇、水上摩托車、滑水、潛水等各類濱海運動項目。此外,橄欖球、登山攀巖、馬術、極限運動、射擊等體育產業項目也應大力發展,努力建立起以濱海各市游艇俱樂部為支撐的游艇產業集群。
2.2.3 建立健全投融資機制
股票上市、企業債券、項目融資、股權置換等方式能為體育服務企業獲得更多運轉資金,從而保障體育服務業的穩定運轉和發展。因此應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投融資機制,鼓勵優勢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并建立起體彩公益金來幫助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投資項目等,為體育服務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2.3 建立起產業一條龍服務鏈條
體育產業所具備的附加價值十分繁多,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體育服務產業以巨大的市場規模推動著延伸產業鏈條的興起于發展,可以形成以健身休閑、競賽表演為核心的場館運營、體育培訓、體育科研、傳媒、中介、會展、地產、建筑、體育用品等體育服務產業鏈條,因此珠海在發展休閑體育服務產業時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來促使體育服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建立起旅游—休閑—競賽—健身為一體的旅游服務產業體系,從而為珠海的產業轉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珠海作為我國經濟先發地區,其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自然資源、經濟基礎等都將為其休閑體育服務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要認清自身發展高端服務業的目標,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域的優勢資源來推動自身產業的發展,從而實現產業的優化轉型,推動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
[1] 莫再美.關于我國高校體育館現狀及其建設的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1).
[2] 王增喜.體育經濟視角下我國體育產業低碳發展的路徑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4(1).
[3] 杜鐵平,曹盛民,霍徳利.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策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4(6).
G811.4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3-137-03
2015-01-30
珠海市社科“十二五”規劃2015-2016課題“新常態下珠海體育服務業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莊麗(1978 ~),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