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琴(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省武侯區多民族聚居地社區體育的發展研究
——以漿洗街道五個社區為例
□馬小琴(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在全民健身運動大力推廣的背景下,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四川省武侯區多民族聚居地漿洗街道五個社區體育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主要涉及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方式、體育鍛煉的環境、健身的科學化程度、健身的特色等方面。分析出武侯區多民族聚居地社區體育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從而為其他多民族聚居地社區體育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多民族聚居地 社區體育 現狀 研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全民健身得到迅速的發展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在國家大力倡導全民健身背景下,居民從自身思想意識上發生了變化,“健康第一”的思想貫穿于人們生活的始終。在體育改革深入發展之際,人們積極參與到社區體育鍛煉的隊伍中,居民在追求體育的健身價值外,同時追求著體育的健心價值。成都市武侯區漿洗街道是多民族聚居區,有著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本文對武侯區漿洗街道五個社區的體育發展進行實地調查,找出目前此地區體育運動開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建議,目的在于提高社區居民的體質健康水平。在此背景下,搞好社區體育的發展對促進該地文化交融,營造社區文化氛圍,建立和諧民族關系,促進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武侯區漿洗街道5個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各類體育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有關社區體育論文和國家出臺的關于社區體育建設政策等,為開展研究得到相應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根據需要設計問卷后,在漿洗街道社區居民發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回497份,其中有效問卷493份,有效率98.6%。
(3)訪談法。
在發放問卷的同時,對社區居民做了實地的訪問,也對漿洗街道的5個社區辦進行了實地考查,了解各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各個社區當前的發展現狀,從中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并做好了記錄。

表1 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調查表(n=493)
3.1、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意識水平
在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之時,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無論出于什么目的都極力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走出戶外運動的人群大幅提升。因而,社區體育在我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從表1可以看出,以強身健體和預防疾病為目的參與到體育運動的人數名列第一和第二,分別占有效人數的58.2%和12.6%。追求健康是大眾參與鍛煉的主要目的,良好的身體能抵抗和預防疾病。同時,休閑娛樂也成為他們鍛煉的主要目的。不同的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不同,得出了體育具有多功能效應。

表2 居民參與體育鍛煉運動頻率調查表(n=493)
在走訪的調查中,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多以早晨和晚上為主。其中青年人主要選在下午或晚上,老年人則選擇在早晨,這也符合各年齡階段的特征。從表2中看出,在運動頻率的選擇方面,每周進行1-3次的占有效人數的36.7%,每周3-5次的占有效人數的21.9%,每周5-7次的占有效人數的41.4%。反映出社區居民鍛煉的習慣很好,參與鍛煉的頻率因人而異。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科學合理選擇體育項目是提高健身效果的重要方法。
3.2、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項目選擇
在表3中得出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各不相同,主要采取以上3種形式。和朋友同事一起參與鍛煉的人數最多,占有效人數的49.3%,其余參與體育鍛煉的兩種形式相差不大。從參與者口中得知,和家人一起參與鍛煉是利用這個時間能夠多陪伴家人,個人參加育鍛煉是因為比較自由和靈活,不受他人控制。表4統計得出,人們經常參加的項目有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太極拳、廣場舞等。其中參與球類運動的主要是年輕人,廣場舞和太極拳等其他一些活動主要是中老年人。從事體育項目以散步慢跑居多,社區居民選擇的體育運動項目主要還是以傳統的運動項目為主。武侯區漿洗街道是多民族聚居地,文化應該互相交融,發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這不應該在社區體育的發展進程中被忽視。利用自己獨特的人文環境優勢發揮社區體育中的民族特色,建立良好的多民族聚居地社區體育發展的良好典范。

表3 居民參與體育鍛煉形式選擇調查表(n=493)

表4 居民參與體育運動項目選擇調查表(n=493)

表5 居民參與體育項目場地選擇調查表(n=493)
在對社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場地的選擇中得出,居民最喜歡選擇離學校較近的學校體育場地、其次是公園場地、公共體育場地、企事業單位場地。這些地方共同的優勢就是場地較大、參與人數較多、氣氛較高,有助于大家的活動開展和彼此之間的交流。對比明顯的就是在家鍛煉和俱樂部鍛煉的人數相對較少,在社區場地鍛煉的人數也較少,只占被調查人數的7%。造成如此低的比例是因為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和社區體育管理,反映出社區體育文化宣傳力度不夠,管理不完善。
3.3、社區居民對社區體育活動組織管理的滿意度

表6 居民參與體育項目場地選擇調查表(n=493)
社區體育活動組織管理是社區體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表6中,社區居民對社區各項服務指標達到滿意的程度不高。首先,對體育器材表示非常滿意的僅占總人數的6.3%。不滿意的是由于體育器材的使用年限已久,甚至有些已經荒廢,只能選擇在新建的設施上進行鍛煉。武侯區位于市中心,在開發新的體育場地上面臨著阻礙,加上以前城市建設忽視居民活動場所的建設和體育經費的欠缺,導致了目前體育場地的缺乏,對場地不滿意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0.2%。其次,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社區體育指導員有一定數量的配置,并且有定期的培訓,但是技術等級仍有待提高。
4.1、結論
從調查分析結果和實地走訪得出:武侯區漿洗街道多民族聚居社區體育得到了良好發展,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得到提高,體育價值觀發生變化,社區在體育活動組織管理上進一步做出時效性的措施。比如,進行科學健身知識講座、舉辦各類體育比賽、設置專業體育指導員、組織各項體育活動等。但在社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瓶頸。首先,現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嚴重欠缺,呈現出不平衡的發展態勢。社區體育指導員數量不足,結構單一。社區體育組織管理缺乏科學化,難以滿足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的需求。社區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項目選擇性傳統化,開展的次數較少,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特色不明顯。
4.2、建議
(1)加強社區體育文化宣傳力度,提高社區居民科學健身意識。
當前社區居民在健身意識上有很大的轉變,但還得進一步加強。社區應該開展更多的科學健身知識普及講座,宣傳體育運動健身的意義和科學的體育鍛煉手段、方法來提升居民科學鍛煉的理念。政府提供更多的體育咨詢服務平臺和體育監測系統,為實現終身體育發展目標奠定基礎;
(2)加快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和維護,構建舒適的健身環境。
城市社區居民體育意識增強后,居民日益增強的體育需求與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矛盾越來越嚴重,加大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已經成為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政府應該轉變思路,合理科學的增加體育設施場地的建設,面向社會拓寬建設渠道,與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做到資源共享。對已構建的場地設施進行定時的檢查與維修,合理利用已有資源,構建良好的健身環境;
(3)完善社區體育管理保障體系,實現管理科學化。
社區體育要穩步向前發展就必須實行科學化管理體系,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背景下的運行模式。首先,必須對社區體育管理機構進行完善與監督管理,真正能夠做到為民服務。其次,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發揮多民族聚居區域特點,尋求各類社會團體與志愿服務組織,發展社區體育產業。再次,將體育技能培訓、健身咨詢、體育監測、及各類體育活動、賽事的開展納入社區體育發展服務保障體系中,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從而保障社區體育呈良性發展趨勢;
(4)增加體育指導員數量和提高質量,促進居民科學化健身。
體育鍛煉不是隨意的,它是一項科學的運動。社區中體育指導員是支撐居民科學健身的骨干力量。社區指導員不僅在數量上有配置,還必須提高自身專業技術知識、技能,保證在指導中做到有理有據。第一,增加培訓次、名額,更新培訓內容。第二,社區與學校體育資源共享,發展區位優勢與學校合作,解決體育指導員的專業技術培訓。第三,在體育管理中單獨設置體育指導員崗位,做到有名有實,科學化、規范化發展體育健身指導。
[1]王勝利,王可.對吉林省西北部多民族聚居地社區體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
[2]劉其龍.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城市社區體育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3.
[3]哈尼克孜·哈德爾,趙威.北疆少數民族地區社區體育文化發展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5.
G812.7
A
1006-8902-(2016)-06-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