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電子學校學生處 戰同赫
?
羽毛球比賽每球得分制對中職學生心理影響的探討
大連電子學校學生處 戰同赫
國際羽聯對21分制進行多次修訂后,于2006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羽毛球得分新規則。比賽取得好成績,需要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運動員贏得比賽的關鍵。本文分析新賽制實施后運動員競技時的心理情緒,提出預防和調節方法,為運動員獲得最佳狀態提供參考。
羽毛球 每球得分制 不良情緒 心理影響 調節
羽毛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良好狀態表現為,身體活動自如,不受緊張的影響,使力量、速度、靈活性及臨場反應能力有機發揮,聚精會神、心手合一,在快樂中運動,享受運動。羽毛球比賽中影響運動員心理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現以下幾方面。
1.目標過高。競賽規模程度、領導和教練下達目標過高是造成羽毛球運動員心理緊張的原因之一。競賽的規模越大,運動員的任務越重,壓力就越大,越容易引起緊張情緒。特別是平時表現較優秀的運動員在團體賽中失利,會使后面隊員的心理壓力增大。
2.缺少大賽經驗。心理素質和意志力不硬、對抗外界刺激和干擾能力差,是影響運動員心理的因素之一。例如,觀眾的傾向性呼聲、 裁判誤判、錯判、對方運動員有意識犯規,使用“怪手”“怪球”,或者突然改變戰術,運動員對場地燈光不適應等。有的運動員心理很容易波動,表現為不冷靜、易暴躁,影響比賽節奏。
不良情緒可分為賽前緊張、賽中緊張。這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思維、注意、意志、記憶等心理狀態。羽毛球運動員比賽前過度緊張會出現的反應有,呼吸急促、冒冷汗、血壓增高、目光呆滯、肌肉發抖、尿頻等。賽中緊張表現為注意力分散、感知覺欠靈敏、判斷和反應遲鈍等。體力下降會使運動員情緒不穩定,使羽毛球運動員的注意力降低、判斷失誤率高、動作變形、步伐凌亂、喪失比賽信心。如果在團體賽中運動員不及時調整這種情緒,會影響后面出場隊員的信心,特別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更難控制局面,直接影響比賽成績。
1.保持情緒狀態的穩定。情緒狀態與肌肉活動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情緒緊張伴隨肌肉的緊張和繃緊。體育運動學表明,肌肉過分放松和過分緊張時的反應速度較慢。這就要求運動員在復雜多變的情感體驗中形成和發展穩定的情緒狀態、自我控制和始終保持清醒狀態等方面的能力。平時訓練或比賽中,運動員要把技術訓練和心理訓練有機結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強抗干擾能力,集中精力。比賽中如果遇到如觀眾、對手、裁判等干擾,運動員的精力會不集中,出現一連串失誤。比賽中,進攻被攔是不可避免的,運動員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會影響發揮。因此,運動員在場上對他人的失誤要理解,對自身的失誤要及時調整,將注意力集中到比賽中。
1.加強基本功練習。只有運動員的各項技術都扎實,在比賽中才不會因為技術環節薄弱而感到恐懼。運動員要不斷提高自己,增強實力,感覺自己的進步,這有利于運動員樹立自信心。教練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基本技術的訓練比例,根據每個運動員的特點進行“補給”、給他們配備對手,使運動員不害怕自己的弱點,能戰勝自己。
2.比賽時的心理訓練。訓練大綱應從對方隊員情況和假想對方可能采用的戰術及相應心理狀態出發,結合我方戰術和人員部署以及隊員相互關系、心理默契、實際心理負擔等因素,確定心理訓練內容。雙方的心理影響實質上是心理戰術。教練員如果能分析透徹,掌握雙方的心理傾向和戰術意圖,做好充分的心理負荷準備,就能處于主動、優勢地位,使運動員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增強抵御對方心理壓力的能力。
3.賽中心理訓練。比賽中心理訓練的任務是發展和維持賽前最佳心理狀態,是教練員根據賽場雙方心理狀態變化對運動員采取心理調節的手段。這要求教練員隨時了解運動員內心變化的情況,準備各種心理調節手段以備隨時運用。如果每名運動員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教練員只需做適當提示。長期的心理訓練需要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形成特殊的心理關系。

臨場心理調節的一些舉例
當今世界的羽毛球競技水平日益提高,各國羽毛球訓練的科學化水平都很高,各國球員在身體素質、技戰術方面差不多。運動員想在“羽毛球王國”擁有一席之地,就要具備過硬的臨場比賽心理素質。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的心理狀態是變化的。我們要不斷實踐,根據人們的心理活動現象,探索、研究、掌握運動員心理運動的本質、規律,利用心理動力,調動運動員的心理積極因素,促進運動員技術、戰術、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
ISSN2095-6711/Z01-2016-0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