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興趣;圖書角;積累;方法;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52—01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必須通過閱讀打好人生底色。多年來,審視我們的教學,往往是師生在“題海”中疲于奔命,學生的閱讀能力弱,寫作功底薄。在新課改的大潮下,教師一定要重新審視自己,樹立大語文觀,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為學生的成長盡可能多地提供精神滋養。下面,筆者就自己在指導閱讀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與各位分享。
一、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
興趣是鼓勵和推動學生主動閱讀的巨大動力,而教師的任務則是讓學生愛上閱讀。曾有人說,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在心里裝幾個童話故事,以備不時之需。筆者在教學小學一年級時,當個別學生表現出色,因努力獲得獎勵時,筆者就會把短小精致的童話故事作為精神大餐奉送給他。另外,筆者還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情節生動的故事,利用課前三分鐘講給學生聽,讓這些精彩的故事或片斷成為“誘餌”,誘導學生一時興起尋書來讀。漸漸地筆者發覺,班里喜歡閱讀的學生越來越多了。
二、設立班級圖書角,實現資源共享
為建立一個屬于本班學生閱讀的圖書角,首先,筆者動員家長,向家長闡述閱讀的好處,爭得家長的支持。其次,組織學生為班級圖書角捐獻圖書,在閱讀課或課余時間自主借閱。再次,學期中間對圖書角的書及時進行更新,讓學生將近期購買的新書充實到班級圖書角。最后,為了加強圖書角的管理工作,筆者建立健全了各種制度。如,《班級讀書計劃》《班級圖書借閱制度》等,安排專人負責,定時進行閱讀匯總,表揚借閱頻繁的學生,對借閱圖書少的學生提出要求。班級圖書角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了資源共享。
三、鼓勵學生多讀,重視閱讀積累
為了鼓勵學生多讀書,讀有用的書,讀名家名篇,筆者時常要求閱讀小組的學生推薦組員在全班進行即興演講,對于表現突出者獎勵一顆“智慧星”,每月在班級展示一次,評選“本月閱讀之星”。只有多讀才能“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才能拓寬學生閱讀的視野,使學生從多方面吸收營養,真正領略到名家名篇對學生心靈的呵護、精神的滋養。教師的鼓勵猶如春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使學生通過多讀積累了大量知識,進而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四、授予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筆者在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上,力爭做到三個結合:一是選讀與精讀相結合。在閱讀中指導學生有選擇的讀書,選擇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讀。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二是摘錄與感想相結合。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 在閱讀中通過讓學生做讀書卡片、分類集錦或寫摘錄筆記等形式,對讀到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名言警句進行摘錄,儲備積累。三是思考與討論相結合。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在閱讀指導過程中,鼓勵學生加強閱讀思考,讀用結合,讀完一篇好的文章后,可以交流心得,討論解決疑難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五、開展多彩活動,豐富閱讀體驗
1. 交流。在平時的閱讀中,為了激活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各類閱讀的交流活動。如,古詩詞朗誦會、故事會等,對課外閱讀中搜集的優美文章和精彩片斷進行賞析交流。另外,堅持做好課前兩分鐘演講活動,評選出班級“讀書之星”等,都能通過增加交流,促使學生讀好書。
2. 展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都想得到認可與贊許,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開展一些手抄報、古詩配畫展示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每個學期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優秀讀后感、精彩習作、課文的拓展續寫等,并且將這些文章推薦給報刊發表。
3. 評比。為了鼓勵學生多讀書,組織學生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一些評比活動。主要有故事會、讀書征文、好書推薦、好書海報設計、精彩片段誦讀、“我愛讀書”讀書小報評比、讀書筆記、讀后感觀摩交流等,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
唯有閱讀才能在每個學生的心里種下一株樹,等到其根深蒂固,等到其獲得旺盛而深厚的生命力時,教育才能真正為學生留住文化的根,還他們一個厚重而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帶著自己美好的夢飛揚。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