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爾江·艾買提
(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柯坪-湖州雙語小學,新疆 柯坪 843600)
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做合格的班主任
開山爾江·艾買提
(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柯坪-湖州雙語小學,新疆 柯坪 843600)
學生是班級集體的主要個體,能否組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取決于每個個體是否具有健康的身心。因此,作為班主任,在關注班內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必須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這樣做,才能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有利于班集體的建設,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小學;班主任;小學生;心理;安全;健康
時代賦予了我們班主任更加重要的任務,要求我們不僅要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更要注重他們的身心健康,這是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
班主任不僅做到在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積極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探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預防和矯正學生的各種心理偏差,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有效地解決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以向班主任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學中布置《我想對老師說》的題目,或讓學生寫小紙條,偷偷地夾在老師的書里等,使一些較內向的學生或有”難言之隱“的學生通過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思想。老師則應該對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區分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個別幫助。另外,要經常與學生談心。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癥下藥”,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班主任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并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里的積郁情緒渲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比如離異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由于父母感情破裂,家庭人際關系失控,父母無休止的吵鬧造成孩子心理的創傷,無形之中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有的小學生甚至出現較嚴重的性格缺陷。針對這一問題,班主任要細心呵護孩子受傷的心靈,應該積極鼓勵孩子,讓孩子在這些挫折之中鍛煉自己,而變得更加自強、自立,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首先,作為班主任應該擔負起溝通孩子和父母情感的橋梁的作用,應該為離異家庭的兒童提供特殊的幫助,加倍的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積極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鼓勵表揚他們。另外,小伙伴的理解和接納也是消除孩子心理壓力的重要途徑。班主任老師應積極營造班級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讓同學們和離異家庭學生友好相處、鼓勵、互相幫助,通過這樣的氛圍撫慰他們心靈的創傷,使他們感受到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引導和教育學生正確看待自己和家庭。還可以大力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有心理與行為問題的離異家庭子女給予專業的心理個別疏導與咨詢,可以有效地緩解其心理壓為,給予其心理支持。
突發傷害事故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事發突然,出人意料,時間緊迫。這也是對班主任教育智慧和綜合能力的特殊考驗。如果這類事故不能及時阻止、妥善處理,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當然,這種事故的發生很多時候班主任并不是恰好和學生們在一起,因此,班主任在平時的班內工作中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給學生灌輸安全意識、強化細節、提前演練、配備應急措施,掌握突發事故的應對策略。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做事不考慮后果,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為了避免學生間發生傷害事故,班主任要時常教育學生要團結互助,互幫互愛,要心胸寬廣,遇事懂得禮讓、忍耐,不奪人所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遠離危害和傷害。還要時常講一些團結友愛的小故事給學生聽,培養他們寬厚、仁愛的好品德,這樣就可以預防一些因小事釀成大禍的事故的發生,維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對于一些已經發生了的突發的意外事故,班主任要及時到場,查看傷情;安撫學生,視情就醫;聯系家長,及時上報;調查分析,了解情況;做好溝通,必要的情況下商議賠付;做好反思,后續教育,化解矛盾。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處罰,處罰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僅僅靠班主任是遠遠不夠的。小學生從小到大,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在家里,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有意和無意、有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影響著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密切的血緣關系,使得父母的喜怒哀樂強烈地感染著孩子。如果父母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氣暴躁,都會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點。如果家長處驚不變、沉穩堅定,也會使子女遇事沉著冷靜。因而學生的心理健康受父母的影響極大。但由于有的家長沒有正確的健康標準,較注重身體的健康,不太關心心理健康,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走向了兩個極端,要么對子女要求過高、動輒打罵,要么對子女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家人的這兩種態度可能會導致學生心理走向兩個極端:常處于恐懼狀態,性格內向;過于散漫,缺乏進取心。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非常不利。因此,班主任要時常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家庭環境中一些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因素并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
總之,通過學校、社會、家庭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教育和疏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糾正孩子們頭腦中的思想偏差,讓孩子們感受到身邊人愛的關懷,培養孩子們積極向上的性格,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長,我們的孩子將會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
[1]劉琰玢.鄂溫克旗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培養創新型人才、推進科技創新、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C].2011-12-25.
G625.1
A
1671-864X(2016)08-0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