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言榮 劉 家
(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21)
新時期農村電力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薛言榮 劉 家
(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2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農村電力電網建設與改造的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各城市農村電力事業得到了蓬勃快速發展。但是,新時期下農村電力事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電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目前新時期農村電力發展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為適應新形勢下農村電力管理工作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為促進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和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新農村;電力;問題;對策建議
農村電力發展對新時期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新型農村電網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農村電網的建設改造對推動農村經濟社會持續以及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撐,同時肩負著為農村廣大用戶提供高質量優質電力服務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通過持續推進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了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農電管理體制也已經初步形成,農村電力供應能力和用電安全性、可靠性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從長遠考慮,為適應農村建設新形勢的要求,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前提,推進農村電力的發展依然是今后新農村建設一項長期而繁重的任務,必須有計劃、分步驟地穩步推進。
1.1 缺乏統一長遠規劃,管理體制不健全
由于缺乏權威的協調組織機構和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導致在農村電網電力保護設施、普遍服務、發展政策等方面缺乏長期而明確的規劃。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電力工業的飛速發展,相關主管部門卻忽視了農村電網事業的建設發展,一味地注重項目規劃,缺乏統一規劃制度,電網管理體制不完善,投資和市場交易機制不健全,缺少常規化的巡檢機制,導致出現供電緊張和能源緊缺。整體來看,我國農村電網電力發展與經濟、財政、價格等政策之間存在較為嚴重的不協調現象。
1.2 農村電網建設費用高,投資收益低
農村電力能源作為國家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特殊性。我國農村電網供電區域主要集中在遠離大城市的偏遠貧困農村地區,這些地區遠離電力主干線,電網結構錯綜復雜,供電量嚴重不足,再加上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用戶居住分散,消費量低,支付能力弱,負荷系數低,導致供電線路延長,投資成本過高,收益低。此外這些地區供電受氣候因素影響大,后期運行維護費用高。上述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農村電網電力發展建設速度過于緩慢。
1.3 農村電力設備水平較低
現階段電力設備陳舊老化,利用效率低下是制約我國農村電力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最主要問題,我國絕大多數農村地區電網大多是采用簡易的戶外式的設備變電站,并且這種變電站的建成年代久遠,性能差,耗能高,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變電器已經開始慢慢老化,接戶線、表箱及表箱內設備已經被嚴重腐蝕,喪失了原有的絕緣性能,極易出現各種故障,甚至有些變電器需要馬上淘汰或者進行更新換代或二次改造,否則會造成農村供電緊張,引發安全事故,給廣大農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1.4 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我國農村電力事業發展起步較晚和發展水平均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再加上我國地域遼闊、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等特殊國情,導致了我國農村用電分布范圍廣泛,用電需求差異化顯著,加之用戶居住點分散,輸變電線路較長,架線難度大,管理困難,電量投入以及電力損耗成本均高于城市,后期運行維護費用也較高,上述這些因素導致了農村電價大幅度高于城市居民用電價格,建設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尤其是配套資金嚴重匱乏難以滿足農村電網電力的建設與發展的需求。要想解決現階段農村電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就必須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財政監督管理體系,以保障農村電網建設及運行更加安全。
2.1 充分考慮電力消費特征,進行農村電力負荷預測
隨著新時期農村電力建設的有序展開,農村電網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農村電網建設愈發顯得重要,而農村電力負荷預測則是電力系統運行和農村電網規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紤]結合我國農村電力消費現狀以及用電消費負荷增長快,隨機性、波動性、季節性強,周期性明顯,年平均負載率相對較低,分散大,峰谷差大等特點,應對新農村電力消費進行關聯分析以及準確的預測。建議采用回歸分析法等較為先進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方法進行準確的消費預測,同時考慮新時期農村電力建設政策規定的影響,為新農村電網制定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合理規劃新農村電網,考慮再生資源、分布式電源的發展
隨著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潮汐)發電等多種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不斷開發利用與研究,全面啟動分布式電源接入農村電網將是我國未來農村電網的重要發展趨勢。因此,在進行規劃決策時應充分考慮適應農村可再生新能源、分布式電源的接入等多種資源,促進配網互動化、用戶側互動化向高水發展。
2.3 繼續加強對農電企業的管理,著力提升其綜合運作效率
農村電力企業管理是當前農村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新農村建設時期農村電力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因此,為保證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進行,必須加強農電企業管理,充分發揮農電企業人員隊伍在農村用電管理中的作用,深入推進農電企業變革創新,進一步提升其資金安全管理、運行效率和效益,只有堅持持續改進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農村電力企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主渠道作用。
2.4 優化投入結構,注重產出效果,采取多種手段提升農電企業管理水平
在農村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與運作績效不斷提升的過程中,通過采取積極增供擴銷增加售電量、有效降低線損率、提高供電可靠性和安全用電服務質量等有效手段對投入產出進行優化與調整,助推我國農村電力企業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此外,農村電力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堅持對農電企業的分級分類管理的原則,通過國家電力企業與農村電力企業之間積極的互相配合,互相協作與幫扶,切實提升我國農村電力企業的管理水平。
2.5 采取的短期、中長期模式進行農電體制管理
所謂短期模式是在當前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下,建立健全農電管理體制,努力提高農村電力企業運營效率;長期模式則是通過農網改造進一步深化農村電力體制改革,突破瓶頸,真正實現農村電力的跨越式發展。在短期模式方面,可以采取股份制改造、兼并、整合重組和多元化等方式來發展壯大企業實力。在中長期模式方面,則應根據實際情況深化農電體制改革,穩步開展“輸配分開”的試點,改變現行電力市場中的“單一買方單一賣方”的格局,培育多家市場購電主體,努力形成“多買方多賣方”的市場格局,達到逐步對配電企業實行內部財務獨立核算等目標。
2.6 提供立法、監管、電價機制、投入機制、稅收政策等方面支持
農村電體制的改革、農村電力企業的發展均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各級政府應在政策允許范圍內著力在投融資、用電價格、稅費方面給予優惠減免或優先扶持。在用電價格方面,應建立合理的價格監督管理機制,努力實現農村和城市同一電網同一電價,制定合理的農村電網維護管理費用標準,包括農村電能損耗、電工合理薪酬以及農網運行維護等費用,延續并加強現有的農網還貸資金等政府性基金政策;在投融資方面,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建設基金以及相關金融機構貸款等各類扶貧開發資金,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給予農村電力企業適當貼息、延期等多種優惠條件。同時,爭取大量籌集國外資金支持抓好農村電力項目建設;在稅收方面,實施稅收優惠減輕等措施減輕我國農村電力企業負擔。
[1]羅國亮.中國農村電力發展政策:演變、問題與展望[J].經濟研究參考,2011(51):40-47.
[2]曾敏.益陽農村電力改革和發展研究[D].湘潭大學,2010.
[3]譚珂.貴州農村電力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對策[D].浙江海洋學院,2015.
[4]王建國.新農村建設時期的農村電力發展研究[D].重慶大學,2012.
TM727
A
10.11974/nyyjs.2016123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