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保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鄉鎮地區財政撥款的比重越來越大。隨著鄉鎮財政資金的不斷增加,提高鄉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力,加強監管工作被提到了日程上來。本文從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意義出發,淺要地分析了目前我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 鄉鎮財政 資金監管 存在問題 對策
我國的財政資金體系可以分成幾個層級,其中最基礎的便是鄉鎮財政資金。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發展關系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而鄉鎮財政是直面廣大鄉村和農民群眾的資金,資金是否有效利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落實鄉鎮財政資金的運作效力,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
一、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推進“兩基”建設
2010年,我國財政部發布了關于財政監督基礎工作和基礎建設的工作指引和相關要求。鄉鎮財政是我國財政體系的基礎,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恰恰符合財政部所倡導的“兩基”建設,不但有利于提高財政管理的科學性,而且能夠讓財政管理更加精細化,從而推進基層財政的管理水平,讓“三農”政策更好地落實、推進。
(二)有利于推進職能轉型
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不斷推動,我國財政資金在劃撥過程中對鄉鎮的投入越來越多,鄉鎮資金的使用有效性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加強對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有利于推動鄉鎮的職能轉型,提高鄉鎮對資金監管工作的重視程度,把資金監管工作作為新時期的一個重點工作,認真落實職責。
(三)有利于推進和落實涉農惠農政策的具體實施
鄉鎮財政的直接受眾群體是廣大的農村和農民,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有利于提高對資金投向的把控力度,把鄉鎮資金切實用到農村的建設發展中去,讓涉農惠農政策更好地得到推進和落實。
二、我國目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認識不足
雖然我國推行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人們在觀念上還沒有完全轉化過來,很多鄉鎮雖然制定了相關的財政制度,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所制定的制度未能得到真正的執行;另一方面,在監管的力度上也有所欠缺,仍然存在很多不按規章辦事的現象,更有部分鄉鎮領導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無視監督。
(二)監管體系不規范
隨著我國在民生方面的政策不斷推行,鄉鎮財政工作的內容和范圍也發生了改變。但無論是相關的管理機制,還是相關的考核評價機制,都未能得到及時的完善,有的鄉鎮財政單位在進行資金的劃撥時,并沒有形成一個層層傳達的監管網絡,往往導致財政資金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監管。
(三)預算編制不規范
資金投入什么項目,使用資金的是什么單位,具體使用的金額多少,這些要素都應該完整體現在預算編制中。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預算編制往往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在編制預算的時候,大多數鄉鎮并沒有進行細化或者是落實到具體的項目,編制粗糙,僅僅以當年的財政情況、上一年的收支情況和本單位的業務特點等進行編制核定,無法讓每一個款項對應每一具體用途,從而導致財政資金去向不明,增加了財政監管的難度;另一方面,預算編制的調整追加頻密,隨意性強,在進行預算的時候缺乏預見性、規劃性和科學性,嚴重影響了預算編制控制職能的正常發揮。
(四)財政人才缺乏
一方面,鄉鎮等基層單位因為條件比較艱苦、薪資報酬比較低等情況,很難吸引相關的財政人才,即使有人才,也很難留住人才,人員的流行性較大,不利于鄉鎮財政監管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愿意留下來的財政工作人員的素質相對有比較低,缺乏專業知識,無法勝任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
三、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幾點對策
(一)提高思想認識,完善問責制度
一方面,要加大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宣傳力度,讓鄉鎮財政系統各個層級,無論是鄉鎮干部還是普通員工,都能夠清楚認識到鄉鎮財政資金對農村建設和廣大農民的重要性,都能夠清楚認識到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過明確問責制度,做到責任落實到人,從制度上提高人們對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重視程度。財政資金使用的過程中,涉及收入、支出以及管理、監督等相關流程和步驟,在每一個流程和步驟中,均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明確好各項職責,從而做到有章可循,誰出錯,問責誰。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的處罰,不能因為私人感情包庇,更不能睜只眼閉只眼,讓制度流于形式。
(二)完善監管體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管體系。在監管體系的建立過程中,主要考慮的有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是信息的傳遞與溝通。鄉鎮財政單位作為上級主管部門和基層單位之間的信息傳達中心,要做好橋梁作用,一方面讓上級主管部門發布的信息能夠很好地向下傳達,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向上傳遞基層單位和廣大群眾的需求。第二個是要堅持信息公開,如把鄉鎮補助資金的信息進行簡要公式,放在陽光底下,讓廣大人民群眾也參與到監管中來。
(三)深化預算改革,提高預算編制水平
首先,要對預算編制進行細化。除了要參考上一年的收支情況外,更要結合當年的財政狀況,做出具體的預算計劃,把資金的使用方向與用途細化到具體的一些項目。這樣,讓預算編制的每一筆支出都是有方向可尋的,是根據預算編制中的具體項目而劃撥的。其次,要加強預算編制的約束力,不能隨意調整預算編制,要提高預算的執行力,這樣才能夠保證預算編制的快捷性和高效性,提高支付單位或部門的預算編制水平。
(四)加強人員培訓,完善用人機制
針對鄉鎮財政工作人員專業水平較低的情況,可以加強人員培訓,提高財政人員的素質。在制定培訓計劃的時候,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制定好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分期分批進行培訓,提高財政資金監管能力。此外,還要完善用人機制,打造一條清晰的財政人員晉升通道,從而吸引更多財政人才的加入,共同為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奮斗,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鄉鎮財政隊伍。
四、結語
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對推進我國財政部的“兩基”建設,以及促進鄉鎮職能轉型有著重要意義,更與涉農惠農政策能否真正落實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是新時期的一個重點工作,各部門都要對鄉鎮財政推進工作予以足夠重視,并根據鄉鎮自身的特點制定相關的財政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各單位也要加強財政制度的執行力度,切實落實各項職能職責,問責到人,從制度上提高鄉鎮領導和財政人員對財政監管工作的重視程度,進而讓財政監管工作順利開展。此外,還要做好人才引進和培訓工作,打造一支專業素質強、敬業愛崗的鄉鎮財政隊伍,把鄉鎮財政資金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作者單位為安徽省廬江縣郭河鎮財政所)
參考文獻
[1]劉建華.加強“兩基”建設進一步做好財政監督和專員辦工作——在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專員辦分組討論期間的講話[J].財政監督,2010(11):4.
[2]洪兵.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政監督,2016(03):49.
[3]劉廣俊.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5(12):60.
[4]曹兵.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實務探討,201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