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露
摘 要 企業管理中法治思維的運用符合當前企業管理實際需要,有助于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管理規范性的提升。本次研究圍繞法治思維的運用展開,研究具有一定針對性及實效性。
關鍵詞 企業管理 法治思維 經營
一、序言
企業實際的經營管理中,經濟思維、文化思維、法治思維都是必不可少的經營管理思維。從企業管理經驗角度來看,企業如果過于注重經濟思維而忽視了法治思維,對于企業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均有一定負面影響。作為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目標的社會組織,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如果缺失法治思維則容易造成經營管理失范。總體來看,在企業管理中積極運用法治思維,有利于企業內部規章和制度的優化完善,有助于管理效能的提升。本次研究圍繞企業管理中法治思維運用展開,研究針對性較強。
二、法治思維涵義
法治思維從本質來講,就是思維的一種具體模式或形式,其指在法律制度體系范圍內公眾對法律的認知和履行態度及法律角度下,人們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方式。具體而言,對法治思維加以分析應從其涵義入手。本次研究將從四方面展開具體分析和探討:
第一,法治思維是具體思維體系中的一種。個體在遇到問題或處理事情時以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作為一種標準,通過法律去衡量、思量行為或相應事物的合理、合法性。
第二,法治思維是從法律、法規等層面出發,通過科學判斷和規范思考,利用法律手段作出判斷或推理,進而有效解決社會化問題的具體實現方法。
第三,法治思維存在于既有法律框架范圍之內,針對相應的法律問題結合法律規定,作出公正處理的思想保障。
第四,法治思維基于法律基本理念和原則、邏輯規律而存在,其對人的思維產生直接影響,使人形成相應的固化思維模式。
三、法治思維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法治思維在企業管理中具有積極的實際作用與價值。通過落實“法治思維”,企業管理規范性得到提升,管理效能得到強化,管理的成本得到相應地控制。
(一)管理規范性提升
法治思維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依法辦事。法律是普遍存在的社會性規范,企業或職工個體都需要遵循相應的法律規定。企業內部的管理基于相應的企業規章制度,是企業具體經營管理的直接依據。企業的經營管理涉及生產、銷售、人事管理等內容,管理的行為或過程都應該基于必要的規則和要求展開。要確保企業的規范有序運行,必須建立內部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運用法治思維,科學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面強化,能提升管理規范性。
法治觀念的落實能夠不斷提升管理階層和員工個體的法治意識。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主體必須嚴格遵守市場規則,企業需重視法治思維觀念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價值與作用。法治思維的傳導使得企業能夠不斷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進而提升行為的規范性,運用規范的市場行為和經營策略提升品牌價值,獲取理想的經營成果。
(二)管理效能強化
法治思維能夠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效能。全面落實法治思維,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更加科學合理,使員工能夠對企業有更強的歸屬感,同時企業會根據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制定相應的內部管理規范標準,不斷鞏固管理既有成果,繼而提升管理整體水平。
總的來看,企業管理效能的高低取決于企業自身管理體系的科學程度和完善程度。企業具有良好的法治思維,有助于其進一步建立內部管理體系,通過績效考核等具體方式合理合規地激發員工潛能,深度挖掘企業經營管理效能,進而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果。
(三)管理成本控制
企業需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控制成本,通過科學的成本控制,提升企業競爭力。法治思維對于企業管理成本控制有著直接幫助,能避免因人力資源糾紛、合同糾紛等法律層面問題的成本支出,提升成本控制效能和水平,確保企業在理想的成本控制狀態下穩定發展。
企業通過運用法治思維強化內部管理,在企業對外經營活動和內部管理活動中,其標準性和嚴謹性更強,能夠從事后風險控制和事中風險管理的滯后管理模式轉為事前控制的前置性管理模式,繼而確保管理成本持續下降。企業面臨的管理和經營風險得到有序控制,相應的管理成本也將持續降低。
四、法治思維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在企業管理中積極運用法治思維,是企業全面有序發展的必要之舉和當務之急。法治思維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具體體現在三方面:
(一)利于企業形象的樹立
一個有著良好法治思維的企業備受市場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利于企業形象的樹立。總體上,法治思維的樹立對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可以使企業的合同談判、銷售洽談、人事管理等事項更加規范,進而將企業的良好對外形象展示給合作對象或第三方,為企業贏得市場贊譽,樹立正面的企業形象。
一家企業必須有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立足于市場,以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贏得合作對象的尊重。法治思維是企業立足之本,是企業不斷發展必須堅持的基本管理思維,基于依法依規管理,企業的經營行為和管理措施才能成為企業品牌形象的加分項,使企業具有更強吸引力,不斷取得發展,企業品牌越做越強、品牌號召力越來越大。
(二)有助于企業和員工個體權益的保護
法治思維使企業經營管理行為更加規范,也使企業員工個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更加注重于自我權益的保護。通過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持續優化和調整,企業內部的管理秩序更加理想。因員工個體維權而產生的勞動糾紛比比皆是,企業堅持法治思維有助于員工個體權益的保障,避免因勞動糾紛造成負面影響,給企業和員工個人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現代化企業通過更為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和方式,能夠建立更加和諧融洽的內部勞資關系,提升管理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三)利于企業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
通過運用法治思維,企業管理的制度和機制將越發完善,進而確保企業達到預期發展目標。法治思維的全過程運用,使企業自有制度體系的構建更加科學和高效,企業利用法治措施和辦法規范化解決實際問題,在問題化解和解決的過程中,企業整體規范性持續增強。經歷了外部和內部的規范和調整后,企業的任何經營管理行為都更加合法化,避免了違法經營產生的法律后果,使企業從法治管理與經營中直接受益。
五、結語
企業管理涉及多方面內容和事項。企業的實際管理是一個集法律、科技和經濟為一體的動態過程。在法治大環境下,企業的管理行為和措施都要遵循法治管理要求,在法治思維的引導下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進而最大限度防范相應的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保障。現階段,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法治思維的重要性,在作出各項決策、實施各項管理措施之前都要有所考量,用法治的標準加以衡量,權衡利弊,繼而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和活力。
(作者單位為貴州省煙草公司畢節市公司)
參考文獻
[1]高長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J].領導科學論壇,2016(06).
[2]申敏.淺談依法治企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云南電業,2016(05).
[3]康永興.關于加強企業民主管理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16).
[4]王云松.關于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及創新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7).
[5]王聰.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價值、內涵及養成[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