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楠
【摘 要】由于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教學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改變教學環節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立足全媒體時代到來背景,對其相關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分析。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需要加強時代精神的培養,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也需要不斷提高,尋找符合時代意義的教學培養方式是目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全媒體時代;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277-01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不斷加強,全媒體時代的發展速度開始不斷加快,業界與學界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傳媒界迎來了新的領域,學界開始應用全媒體。傳播領域的更新速度較快,全媒體的內涵也在隨之不斷更新。全媒體利用感官信息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各高校在傳播領域的教學面臨著重大的變化,尤其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就目前發展來看,傳統的廣播電視編導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時代變化下必須做出的舉措。
一、全媒體時代的特點
全媒體時代的媒體并不是單一媒體的總和,而是媒體樣式開始趨于全面。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加入了很多互聯網內容。經過廣泛的數據調查,中國網民數量開始不斷攀升,電腦端的使用量開始減少,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的使用數量不斷提高。全媒體時代的主要特點包括云端多屏聯動與數據故事結構的可視性。
云端泛指當前的網絡,云端服務也就是網絡服務,手機、電視與平板電腦的聯動是全媒體時代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移動性媒體的使用給傳統的媒體也帶來了沖擊,電視媒體的使用量開始減少,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交流媒體內容,使用移動設備觀看媒體節目占據了人群的大多數。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地位受到威脅,多屏聯動成為了全媒體時代發展的重要特點,也是比較突出的特點之一。大量數據的組合構成數據可視化,使數據通過更有效的形式表現出來,全媒體的多元發展也是當今時代的需求。
二、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存在的發展問題
從目前來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現有的課程模塊難以滿足全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業界發展的需要。我國高校在教學中所選取的模式大多類似,廣播電視編導的專業課程設置都較為籠統,主要課程的設置都以電視媒體為依據,這樣的課程很難滿足全媒體時代的需求。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需要培養大量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性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這也是每一個專業人才需要具備的素養。高校在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方面要加強實踐,例如攝像、非線性編輯、電視節目采編與制作等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課程。同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要加強校內實踐平臺建設與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相結合的形式,培養同時具備數字媒體技術與新聞制作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三、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應對策略
廣播電視節目在生產時需要按照業務進行分工,將生產內容進行劃分。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按照業務的構建來設定相應的課程學習。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平臺建設中開始趨于一體化,理想的節目構建形式需要文字、圖片、音頻與視頻等多種媒體的支持,媒體人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文字創作,還需要對圖片、聲音等加強處理。
廣播電視編導在實踐的過程中對于平臺的建立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中來。對于平臺的建設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加強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展現出自己的優勢,可以鍛煉學生的文字創作能力。不同形式的作品可以發揮學生不同的想象力,對實踐的開展有著重要幫助。平臺的建設也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新時代下培養人才的關鍵。
四、總結
全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編導的未來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多屏狀態的展開是媒體類型的重要轉變,節目生產與創意變化都讓傳播領域受到了挑戰,尤其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上有很大的變化。全媒體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還是大數據的拓展,大數據也是傳播領域近些年來重要關注的一個方面,未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課程改革也離不開大數據的引領。接受挑戰,順應時代發展,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舉措,培養適用于時代的高素質人才也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邢麗梅.全媒體時代建立在“大數據”“微平臺”的廣播電視編導實踐教學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4,(19):62-66.
[2]邢麗梅.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多元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4,(06):110-114.
[3]殷晴.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職業素質培養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22):101+133.
作者簡介:
杜 楠(1987-),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沈陽城市學院影視傳媒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