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 吳翠 黃慶雯 季靈珊
基于生態位理論的江蘇沿海游艇產業發展研究①
南通大學 吳翠 黃慶雯 季靈珊
近年來,在逐漸增加的富裕人群消費力的推動下,江蘇沿海城市的沿海游艇產業逐漸發展起來。本文從江蘇沿海城市游艇產業現狀出發,利用生態位理論對其進行分析,并且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促進江蘇沿海游艇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生態位理論 游艇產業 江蘇沿海城市
游艇是集航海、運動、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滿足個人及家庭享受生活需要的一種水上娛樂高級耐用消費品。游艇產業是一個促進生產制造業和商貿服務業互動發展的產業群,擁有較復雜的產業鏈,具有強大的綜合帶動能力。游艇產業的順利發展,能夠帶動包括游艇研究開發、設計制造、游艇教育培訓、維修、旅游、餐飲服務和水上娛樂等一系列相關行業的迅速發展,對社會經濟有深遠影響。
江蘇省位于我國長江經濟帶和東部沿海經濟帶“T”型交匯處,通江達海。江蘇沿海地區包括連云港、鹽城和南通三市,陸域面積3.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4公里,地處我國沿海、沿長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區域,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雖然江蘇省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發展游艇產業的船舶工業基礎,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
1.1發展規模較小,缺乏游艇專用航道
江蘇沿海三市雖然擁有較長的海岸線,但是一方面,這些海岸線多灘涂,水位較淺,缺乏深水泊位;另一方面,因為水質暗黃,不適合觀賞,大型觀光景點較少,相對于其他東南沿海省份來說,江蘇沿海城市的腹地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一直以來,江蘇沿海游艇產業以小型觀光游艇為主,不適合發展大型豪華游艇。加之船舶流量較少,航道之間的距離較遠,周邊從事漁業養殖和捕撈的船舶較多,給小游艇的運營帶來安全隱患,因此,為游艇開辟專門航行區域很難做到。
1.2任職人員專業水平低,構成雜亂
現階段,由于海事監管長期給游艇產業施加較大的壓力,江蘇沿海城市能夠按照要求配備符合條件的船員,基本上能夠達到運營的要求。但有些小景點因缺乏正規的運營手續,一直以來處于無專業穩定船員隊伍的狀態,甚至一些未取得游艇駕駛資格證書的漁船船員在駕駛游艇。鑒于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比較嚴峻,一旦載客游艇發生事故造成群死群傷,極易影響我國現有游艇產業的發展。江蘇沿海地區,乃至全國都應該非常謹慎、非常嚴格地要求和管理游艇駕駛員。
1.3缺乏相關政策支持
我國游艇產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民眾對海洋消費的意識較為薄弱。而且我國游艇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例如:向游艇產業征收高額的稅收,小游艇運行手續繁瑣復雜等,甚至在某些方面一片空白。面對我國國內高中低檔船型并存、設計制造不夠規范的復雜形勢,目前的政策規定不足以應對。作為一種高檔娛樂方式,游艇消費對于消費經濟的刺激作用是難以估計的,鼓勵游艇產業的發展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財富,游艇經濟會成為下一輪經濟發展的前端。
2.1生態位理論
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即描述了各物種或個體在某一時間、空間所占據的地位。
目前,生態位理論不僅應用于生物界,在社會經濟領域也出現了企業生態位的概念,同樣適用于游艇產業領域。游艇產業生態位是指游艇產業在戰略環境中占據的多維資源空間,即該游艇產業在其市場中所處的空間位置和所利用資源的綜合狀態。本文選取自然環境(湖泊面積、水域質量、適合水上運動的天數),經濟環境(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消費人群(奢侈品消費額、私人汽車擁有量、18~60歲人群所占比重),服務環境(游艇俱樂部數量、游艇碼頭數量、政策支持力度),游艇設計和制造環境(人才儲備、船舶項目科研能力、游艇制造業企業數量和產值),游艇配套環境(游艇配套業企業數量和產值)為評價指標,基于生態位的角度探討江蘇沿海三市游艇產業的發展狀況。
2.2江蘇沿海城市游艇產業生態位分析
2.2.1生態位寬度
生態位寬度(niche breadth)又稱生態位廣度或生態位大小,是指被一個生物所利用的各種不同資源的總和,是描述生態位的重要數量指標。
設有a個城市,b個生態因子,表示在第i個城市,第j個生態因子上的觀測值,各城市的觀測值構成n維生態向量
在生態位寬度計測公式中,常用的是Smith公式,該公式數學形式簡單,幾何意義明確,計算簡便,便于比較和分析。
其表達式為:

式(1)中:
該公式的取值范圍是(0,1)。根據有關數據,Levins公式中的Simpson指數和Shannon-Wiener指數,計算得知,南通區域游艇的生態位寬度較大,說明在江蘇省沿海城市中,南通區域游艇發揮的生態作用最大。連云港區域游艇的生態位寬度較小,說明它在三個城市之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都最小。
2.2.2生態位重疊
生態位重疊是指兩個物種對一定資源位(Resource State,即n維生態因子空間中的一點或一很小的體積)的共同利用程度。描述了物種或個體利用生態因子的相似性,即對種間相似性的計測,解釋了種間共存和競爭機制。
通過對種群間生態位重疊的研究,揭示物種生存環境的相似性。這里選擇對稱α法(Pianka公式)進行計算,可以客觀地反映種群之間的生態位重疊以及種群間生態位重疊關系的變化,其生態位重疊不超過1,便于對不同種群的生態位重疊進行客觀比較,實用性較強。
對稱α法(Pianka 公式):

式(2)中:

表1 利用對稱α法Pianka公式計算江蘇沿海城市游艇產業重疊
用對稱α(Pianka公式)計算的結果表明,對于計測的水域環境、專業碼頭數量、經濟狀況、專業人才這四種資源作為指標的三個沿海城市區域游艇生態位重疊度計算結果中,連云港和鹽城的重疊度(0.3235)最大,兩市之間有較強的競爭性,南通和鹽城的重疊度(0.2892)最小,競爭不是很激烈。
2.3江蘇沿海城市游艇產業生態位計測結果分析
我國游艇消費產業剛起步,發展比較緩慢。對于游艇消費服務業,適合游艇航行的良好水域條件、游艇俱樂部數目(承擔游艇游玩的主要職能)、消費者購買欲望和較高的購買能力對游艇消費服務影響最大,而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也是游艇消費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對于游艇生產業來說,游艇設計、制造、配套、生產服務的協調發展極其重要,如果有一方面發展滯后,便會影響整體游艇生產業,目前,江蘇乃至全國游艇生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就是游艇配套業的發展不足,難以滿足游艇制造業發展的要求。
通過江蘇沿海區域游艇產業生態位的比較可以得出,南通為游艇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相對優越的資源條件,更適合發展游艇產業,而連云港和鹽城地區為游艇產業發展所能提供的條件不太理想。南通因其擁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方式以及良好的水域條件,在游艇消費方面具有較大的潛力,而且南通船舶工業基礎良好,在發展游艇制造及其配套業方面有良好的表現;連云港和鹽城兩個城市則在各方面相對較差,但其可以憑借低廉的勞動力及其靠近游艇產業發展快速的城市特點發展游艇配套業。
在生態學的視域下,注重游艇產業和其生存環境的相互作用,避免孤立地看待問題,實現行業間共同發展、和諧共贏的目的。針對上述江蘇沿海城市游艇產業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把神態理論應用到游艇產業的研究上,提出以下對策。
3.1合理定位,適當擴大規模
江蘇沿海三市應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合理定位,發揮城市潛力。南通的船舶制造工業的基礎比較雄厚,有良好的船舶制造及相關基礎設施條件。但是南通的游艇制造以及相關配套企業的數量較少,南通應發揮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沿江沿海又靠近上海)、便利的交通、良好的船舶制造基礎的優勢。連云港和鹽城在發展游艇產業方面的資源條件相對較為匱乏,但其可以憑借低廉的勞動力和靠近游艇產業較發達的城市等特點,大力發展游艇配套產業。在合理定位的基礎之上,利用市場調節作用,合理發展游艇產業。
3.2培養相關專業人才,提高專業能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游艇企業想要立身的關鍵之處在于游艇設計。游艇設計不僅要考慮經濟性,還要考慮到外形的美觀。此外,室內的裝飾和采光、顏色搭配等方面對于游艇的設計也至關重要。游艇設計人才既要懂得高速艇設計、又要懂得美學,然而我國高校幾乎沒有專門開設游艇設計的課程,相關人才十分稀缺。應該鼓勵在高校設立專門的游艇課程,大力培養相關方面的人 才。就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來說,大力培養游艇專業人才是游艇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
3.3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針對我國較復雜的游艇發展現狀,應適當簡化、規范化我國游艇法律法規,給予游艇產業支持。江蘇沿海三市在認真貫徹國家對游艇產業政策的基礎上,應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加快沿海三市游艇產業發展的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良好制度的制定,可以減少經濟行為的不確定性,降低交易的成本,降低經營的風險,為游艇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推動游艇交易的發生與成功。
游艇產業及游艇經濟是海洋經濟中最具魅力和影響力的產業之一,被稱作21世紀“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重大商機”。本文以江蘇沿海城市為研究對象,從生態位的視角,選取特定評價指標,研究江蘇沿海三市在發展游艇產業方面的優劣勢,合理定位其發展方向,給其發展提出對策,進一步促進江蘇沿海城市游艇產業的發展。
[1] 張國春,劉利,胡昇平,陳健.南通沿海小游艇產業發展思考[J].中國水運,2012(12).
[2] 崔迎春.基于生態位適宜度理論的區域游艇產業發展定位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3.
[3] 劉昭暉.基于生態位的河北港口群競合研究[D].燕山大學,2012.
[4] 朱金兆,朱清科.生態位理論及其測度研究進展[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1).
[5] 許峰,秦曉楠,張明偉,漆睿,李靜.生態位理論視角下區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統構建研究——以山東省會都市圈為例[J].旅游學刊,2013(9).
[6] 杜海燕,程爵浩.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游艇產業戰略思考[J].對外經貿,2013(5).
[7] 劉亢,肖曉春,王穎凌.基于產業鏈視角的海南郵輪游艇產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5(5-6).
F127
A
2096-0298(2016)07(a)-126-02
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資助項目(20161030410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