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妹清
作文是語言素質的綜合體現,但是因為作文教學沒有現成的規律可循,常使大部分師生倍感棘手。如何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情緒,使他們樂于寫、善于寫?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在這幾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對初中作文教學進行了“兩練三環節”的探索,現在就一些做法和體會談一些看法。
一、在閱讀教學中訓練
學生在寫作初期,應在學習完閱讀課的基礎上仿寫,把閱讀課文中作者選擇材料、謀篇布局甚至語言的運用特點與學生作文訓練緊密結合。比如,在上《紫藤蘿瀑布》一課時,我一開篇就出示寺廟一角的一叢三角梅,還有一棵大榕樹這兩張圖片,問學生如何描寫眼前所看到的這兩處景象,學生覺得不知從哪里下手,寫些什么,在學生困惑之時,引導學生進行本課的學習,學習作者抓住紫藤蘿花開得十分旺盛的特點,從紫藤蘿花的顏色、形態、花香這三個方面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對其展開描寫,并運用適當修辭手法,把看到的紫藤蘿花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學完之后,再回頭讓學生動筆寫寫開頭多媒體展示的那兩處景象,此時學生就興致勃勃、躍躍欲試了。這樣能使學生有章法可循,有助于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
二、在觀察中訓練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作文教學明確指出:“要注意指導學生觀察認識事物,收集積累材料。”換句話說,就是從生活中獲取寫作材料,重要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觀察,二是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樹立“生活是語文之源”的“大語文”觀念,把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社會,不斷幫助學生進行生活積累作為作文教學的任務之一。觀察即用身體的感覺器官去感覺和了解事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要讓學生懂得作文是真實生活的反映。寫作的材料除仿照范文外,最主要的還是要深入觀察生活實際,可以從觀察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入手,可以從觀察所遇到的事件入手,分析敘寫事件的發生、經過和結果。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了,就會順利進入寫作的自由殿堂。如在學習了寫人的文章,學生掌握了寫人的基本方法之后,我就要求學生利用一星期的時間,鎖定班上的一位老師或同學進行觀察,然后動筆,文章寫完后,在“讀片段,猜人物”這個環節,學生大都能猜出文章所寫的人物,掌聲陣陣。有了觀察積累,在作文的時候,就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困窘,相反,會從豐富的生活中擷取最能表現主旨的素材并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
三、把握作文指導環節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嗽谧魑挠柧氈?,我常常從引導入手,激發學生寫作激情。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氛圍。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如從一幅畫、一首歌、一席話等入手,為學生創設一個恰當的情境,讓學生作文,可謂觸景生情,融情于景,如此便誘發了他們的不吐不快之感,從而激發對作文的興趣。記得我在讓學生寫《說“忍”》這篇文章之前,掛出了兩幅比較典型的漫畫讓學生評論,學生興味盎然,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極為活躍,然后動筆,自然就下筆如有神了。
四、優化作文的批改環節
除了自己及時批改外,每學期我都嘗試性地拿幾篇作文給學生批改,收獲不小。主要程序是教師分組收上來,然后組與組交叉依次把作文本發下去,讓學生批改,要求學生不得看自己批改的作文是哪個同學的,以免受感情因素影響,這是很重要的一環。然后我強調:一可以從結構、語境、情節主題手法等方面入手加以批改,最好就印象深刻的一點進行批改,不要求面面俱到;二要在認真閱讀兩遍之后再開始批改;三在批改時要認真負責,因為你在批改別人的作文的同時,別人也在批改你的作文,絕不可以隨隨便便,珍惜每次“為人師”的機會;四是同桌之間不能討論,要求獨立完成,同時限定批改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五則強調不管同學批改得如何,發回去時,大家不應在乎評語與分數,那僅能代表一家之言而不是終審裁定,只要對同學負責就行。可喜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同學們態度非常認真,收回本子之后,發現大部分同學批改精細,都能發現文章的閃光點,同時指出不足。如作文《那句話,讓我難以忘懷》,一位同學的評語是:這篇文章巧用插敘,引入一幕震撼人心的往事,在讀者心靈里掀起波瀾,也正是這一情節的出現,頓時讓父親的這一話語變得光彩奪目??吹竭@樣的評語,心中甚慰,一是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寫文章看文章的靈氣出來了;二是通過發現學生作文的能力在提高,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看法。
五、緊抓作文教學的講評環節
特級教師于漪曾說:“縱觀寫作教學的全過程,習作講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既是對學生習作成果的綜合分析與評價,又是對作文批改和作文批改前的各個環節的串聯與評價?!笨梢娮魑脑u講在作文教學中不可忽視。
我認為作文評講的目的不只在于評價一篇文章的優劣,更在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增強他們寫作的信心。因此作文講評應以鼓勵為主,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學困生的作文,更應挖掘他們的點滴可取之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哪怕是一個開頭,一句話,一個詞。記得初二上學期期初,一位學困生在《我生活在快樂中》有這樣一句話“把快樂與人分享,一份快樂就變成了多份”,我在講評中予以贊賞,沒想到平常連上課都不認真的他,在作文課上可認真了,此后,還能常常在他的文章中找出不少佳句。我還常利用學?!吧铰贰蔽膶W社,把每次的優秀作文印成范文,讓他們感受鉛墨的芬芳,讓大家共同欣賞、品評,充分調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作文評講不僅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積累和提高。因此我覺得作文評講應做好詞句材料的收集。其實擺在老師面前的學生作文就是一個美麗的萬花筒,只要手勤一點,就能記錄下許多好詞匯、好材料。許多學生在作文時,腦子空空的,覺得沒材料可寫,沒詞匯可用,通過教師的收集,通過作文講評,就能與大家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在“兩練三環節”的訓練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學生觀察的材料多了,方法掌握了,積極性調動了,也就善寫了、樂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