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述蘭
摘 要: 本文根據所屬省市的地理位置、河湖山川、歷史淵源等因素,研究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省名)的特點,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我國省名,還能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既能掌握地理知識,又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關鍵詞: 省級行政單位名稱 方位型 歷史型
目前,我國共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1]。我們通常利用現有的口訣幫助學生記憶掌握,即“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二寧青陜甘,川藏云貴福吉安,內重臺海北上天,另有香港和澳門,一國兩制已實現”,根據口訣中每句話我們知道我國的省名有: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西),兩河(河南、河北),兩山(山東、山西);五江(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龍江省、江蘇、浙江、江西),二寧(寧夏、遼寧),青海、陜西和甘肅;四川、西藏自治區、云南、貴州、福建、吉林和安徽;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市、臺灣地區、海南、北京、上海和天津;還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每個省名都蘊含豐富的內容,與所屬省市的地理位置、河湖山川、歷史淵源等有密切關系,是十分具有研究價值的文化現象。
一、我國省級行政單位名稱的來源
1.與地理位置相關的省區(12個)。
此類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與其所在地理位置有關。如:①山東省和②山西省,因其在太行山的東西兩側而得名;③廣東省和④廣西壯族自治區,因其為廣南東路和西路而得名;⑤河南省和⑥河北省,因其位于黃河的南北兩側而得名;⑦湖南省和⑧湖北省,因其位于洞庭湖的南北兩側而得名;⑨江西省位于江南的西部;⑩陜西省位于陜原的西部;{11}云南省因位于云嶺的南部;{12}內蒙古自治區因其位于漠南蒙古。
2.與河湖、山川有關的省區(8個)。
此類省級行政單位名稱與其境內的河湖山川有關。如:①海南省境內有海南島;②青海省境內有青海湖;③黑龍江省境內的黑龍江;④浙江省境內有浙江,又稱錢塘江;⑤遼寧省因“遼河水域、永久安寧”;⑥貴州省境內有貴山;⑦寧夏回族自治區因“西夏安寧”;⑧四川省因益利梓夔四路而得名。
3.與境內城市相關的省區(5個)。
此類省名最好記,與其境內城市名相關。如:①吉林省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②安徽省以安慶市和徽州市名稱的第一個字合稱而得名;③江蘇省以江寧市和蘇州市而得名;④福建省以福州市和建州市而得名;⑤甘肅以甘州市和肅州市而得名。
4.歷史型(9個)。
此類省名與其歷史淵源有關。如:⑤北京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他的名稱經歷了“薊”、“燕京”、“中都”、“大都”、“北平”,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北京”[2]。②西藏自治區以清正式定名,加之其位于我國西部,是藏族的主要聚集地,故稱為西藏。③天津市在明成祖時改稱為“天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新中國成立后設為天津直轄市。慶市和徽州市名稱的第一個字合稱而得名;③江蘇省以江寧市和蘇州市而得名;④上海市,因松江下游有一條支流叫“上海浦”,其地理位置接近鹽場,由于東南沿海貿易的不斷發展,在這里設置了上海鎮,后改為縣,上海因此得名。⑤臺灣省,以臺灣府得名。⑥重慶市,因為有南宋光宗趙敦在恭州先封恭王,后登帝位,因而更名為重慶府,意思是指“雙重喜慶”;還有一種說法中認為該地處于順慶和詔慶之間,有“雙慶”之意,因此更名為“重慶”。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秦漢時統稱西域,清光緒時改稱為新疆省,表示“故土新歸”,新中國成立后設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⑧“香港”原指香料轉運的集散港,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設為香港特別行政區。⑨澳門特別行政區,古稱“蠔鏡澳”,該地的北臺山(蓮峰山)和南臺山(媽閣廟山)相對分布,故曰澳門,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設為澳門特別行政區。
二、研究省級行政單位名稱的意義
1.培養學生觀察和地理思維的能力。
一些省名本身就有地理方位意義,可以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如提到山西省和山東省,能讓學生立即想到太行山,進而聯想到太行山位于我國地勢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上,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回憶我國的三級階梯分界線和每個階梯上有哪些重要的地形區,幫助學生掌握我國地形地勢的特征,用類似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
2.幫助學生增強記憶能力,有助于掌握地理知識。
一些省名與其境內的河湖山川、城市相聯系,不僅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省名,還能聯想到該區域內的相關自然地理事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興趣。比如青海省,立即聯想到青海省境內有我國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想到青海省境內有我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等等;又如黑龍江省、安徽省等。
3.學習和掌握大量的歷史知識。
如北京市,知道北京不僅是我國的首都,還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對外交往中心、交通中心、科研機構中心、學術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北京不僅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且是一個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悠久。又如天津市,其得名與古代君王有密切關系。學生在了解我國省名來源時,一方面能將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對地理、歷史知識的積累,可以培養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索欲和好奇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強化教學效果。
4.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例如,只要提到臺灣省,就會使人聯想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就像臺灣的輪廓一樣,猶如國家的“國”字中一點“、”,如果少了這一點,國家就不完整,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掌握地理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參考文獻:
[1]潘安定.地理八年級上冊[M].廣東人民出版社,9.
[2]董廉方.關于設立“首都日”的建議[J].北京規劃建設,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