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金鴻
摘 要: 高等職業院校所提供的教育旨在培養一批動手能力強的技術人才,要想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高職院校就需要培養一批既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技能的高素質教師。為此,高職院校要發揮自身“校企結盟”的優勢,加強教師與企業技術人才的雙向交流,使教師有機會走上企業技術崗位鍛煉自己,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讓企業技術人才把在崗技能帶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雙向交流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對此進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分析開展這一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對創新這一模式提出幾點建議,旨在加強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雙向交流模式 實踐技能
開展高職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雙向交流對院校和學生甚至是教師自身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這樣不僅能優化院校師資結構,還能促進在校教師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并且把最新的職業動態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及時了解行業人才需求情況。
一、高職院校與企業技術人才進行雙向交流的必要性
(一)這種雙向交流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的基礎。
高職院校的宗旨是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在要求學生專業知識過關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有很高要求。要想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就要給學生合理安排教學任務,不僅要扎實他們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全面提高自己的意識。在學校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說他們的言行舉止深深影響學生的思維,為此,為了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首先就要從發展一支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開始。
(二)這種雙向交流是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的本質就是“工學結合,校企聯盟”,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會在在校期間給學生安排實踐模塊,一方面扎實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使學生提前接受崗位鍛煉,了解自己未來職業生涯應該具備的技能。如果僅僅是在校老師進行授課,學生就很容易陷入“死讀書”或者是“書本知識無用”的誤區。要想從根本上幫助學生走出誤區,院校就應該充分利用資源,加強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的雙向交流。這一模式是國家教育部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建設計劃中提出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有所幫助。隨著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這種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高職院校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三)這種雙向交流是高職院校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
不少教師在畢業以后就直接進入教學崗位把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他們每天考慮的是如何改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為自身缺乏在一線崗位工作的機會,對相關職業的理解并不深刻,導致給學生傳遞的有些信息并不全面或者是道聽途說。這樣的老師或許能幫助學生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可是這并不能夠達到高職學校的要求,高職學校需要的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教學能力,還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基本的實踐技能。每位教師都應該這樣要求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走出校門,開闊視野,在企業一線崗位工作中豐富教學經驗。
二、針對高職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雙向交流模式的幾點建議
(一)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組建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要想促進教師集知識與技能于一身,最佳的培養場所莫過于與院校合作的相關企業。在企業里教師既可以扮演學生角色,通過與技術人員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又可以利用專業知識在一線崗位工作,扮演技術員的角色,通過這樣的交流互動增強彼此吸引力。高職院??梢灾贫ㄏ嚓P規定,定時指派不同的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鍛煉,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工作、一起探討,共同完成技術項目。與此同時,高職院??梢匝埰髽I技術人員給學生進行職業前景講解和職業規劃,使學生了解最新的就業信息和相關職業隊他們的要求,也可以讓其擔任專業帶頭人或聘請其為兼職教師進行某些學科內容的講授,以不一樣的角度幫助學生學習。要想達到“雙贏”,高職院校應該主動出擊,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團隊深入企業為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雙方通過合作,企業可以得到高職院校提供技術服務,高職院校也可以培養由“專業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組成的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高職教師到企業掛職實踐機制。
1.要想保證教師與企業技術人才雙向交流,高職院校就要建立和完善高職教師到企業掛職實踐機制,并且這一機制要保證長期穩定運行,這是培養雙師素質教師的關鍵途徑。當然這對于企業來說也說也是一個好消息,不僅增加了勞動力,還通過提高教師能力間接保證了合作院校學生的學習質量。
2.既然建立了這樣的機制就要嚴格執行,不可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要注重審核教師掛職實踐的真正收獲,保證其工作經驗和實踐技能有所提高。實踐期間,教師職務由相關企業任命,掛職期滿后恢復教師職務。
3.掛職實踐期間企業對教師表現進行評價和考核,為了調動教師掛職實踐的積極性,一方面院??梢蕴峁┎糠仲Y金支持,另一方面把實踐業績和考核結果作為評優選模、職務變動的依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教師職業技能的提高,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學生接受最實用教育,避免與社會需要脫節。
(三)高職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和完成教學任務。
我們必須承認,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因此,根據教學目標和實際職業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對于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對于一直在學校穿梭的教師而言,他們的想法勢必會有所局限,在這樣的情況下,院??梢哉埦哂行袠I一線實踐經驗和技能的兼職教師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和完成教學任務。不同的人處于不同的職位,擁有不同的技能,其對事物的理解會有所不同,如果教師和專業技術人才能夠共同合作,則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比如對于實踐部分,企業技術人員要多加指導,這樣學生就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完美結合,使學生明白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理論的體現,二者缺一不可。
三、高職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雙向交流的意義
(一)增強教師企業工作經驗,強化實踐技能。
幾乎每位老師都是在學校畢業后就直接進入學校進行任職,中間沒有經過實踐技能培訓,也沒有相關實踐經驗,他們或許可以把理論知識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實踐模塊有待提高。通過教師掛職實踐,教師在一線崗位上可以體會到教師職位上所不能體會到的東西,可以獲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實踐技能。不僅如此,由于與社會需要直接接觸,因此對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
通過邀請企業技術人才和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實踐,真正實現了雙向交流,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一方面,參加掛職實踐的教師一般都是專業牽頭人,他們幾乎都是帶著項目去掛職實踐的,在實踐過程中,不僅給所在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且實時了解行業人才需求情況,通過對外部變化的分析給學生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保證學生所學知識與社會接軌。另一方面,企業技術人員到院校以后,給院校師資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學生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相互合作,不論是分別負責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還是共同負責一門學科,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知識,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為培養全方位人才奠定了基礎。
四、結語
有人說,高職教師的教學水平應該高于清華和北大的教師的教學水平,這也是從側面說明高職教師要同時擁有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職教師與企業技術人才雙向交流是必然趨勢,但如何開展這一模式,提高交流質量還需要高職院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摸索和改進。
參考文獻:
[1]盧雙盈.職業教育“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0).
[2]付姝宏.對高職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06(2).
[3]陸靚霞.建立有效的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機制[J].中國高等教育,2013(11).
[4]靳潤奇,陳鴻雁,趙立民.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研究[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