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春
音樂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興奮的語言,對幼兒有極大感染力。通過音樂活動能讓幼兒體驗審美愉悅是其他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與之相比的,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音樂是兒童生活的靈魂。”如何讓幼兒樂于借助音樂欣賞這個載體,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發現感受美,體驗審美愉悅呢?
一、合理選材,目標細化
興趣是活動的原動力,合適的欣賞作品,是激發孩子欣賞興趣的前提。因此,選擇作品時要注意兩個方面:1.所選的作品題材、風格等應盡可能豐富、多樣化,旋律要動聽,作品描寫的內容應是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的、感興趣的。這樣更容易喚起幼兒的欣賞興趣,引發幼兒對音樂的想象與聯想。2.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欣賞作品。例如:在中班上期我選擇了音樂欣賞作品《卡通之歌》。因為作品的特點是旋律簡單、反復,但在節奏上是一個由慢到快的漸變過程,孩子們在這段時期積累了一部分包餃子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活動安排上我把音樂分成兩部分,在第一次幼兒欣賞的時候是勻速部分,孩子通過包餃子的幾個步驟感受樂曲旋律,這個游戲來源于孩子的生活,孩子具有一部分生活經驗,非常感興趣,很快就熟悉了音樂旋律。在第二次活動的時候,我又以游戲煮餃子幫助孩子感受樂曲由慢漸快的特點,孩子扮做餃子,在“鍋里”隨著水溫的變化由慢到快地翻騰,這樣使孩子很容易感受到樂曲漸變的特點。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通過自己創編餃子在鍋里翻騰的動作大膽表現出自己對樂曲的感受。這兩次活動孩子的興趣非常濃厚,對欣賞活動有很大興趣。
教學目標應注意不要過大,要細化。例如:小班孩子欣賞一首段落上有明顯強弱對比的樂曲,活動內容如果是讓孩子想象、創造性地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并隨著音樂表演和欣賞,那么活動目標就不能是“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兒童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這類空洞的大目標,而應代之為:“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強弱變化,想象自己是某種動物,用自己想出的動作跟隨音樂的強弱變化進行表演”,“初步培養和同伴一起面對面進行表演的習慣,并體驗其中的愉快感覺”,這樣目標細化有利于教師隨時觀察孩子目標完成情況。
二、運用多種感官,發展欣賞能力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的全過程就是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親自到音樂中獲取表達、交流和創造的經驗和能力,探索發現音樂的意義。那么如何發揮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活動效益呢?實踐使我認識到,引導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在認識活動中,開放的感知覺通道越多,對特定對象的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確,越豐富,越深刻。同樣,音樂教學心理研究證明了:音樂感知活動不僅是一種聽覺感知活動,而且是一種多感知通道協同工作的綜合性活動。因此,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除了常使用的聽覺器官外,還應有機地將視覺、動覺、語言等作為輔助加以整合,合理運用,以此幫助幼兒全方位、多層面地感知音樂。如大班音樂欣賞作品《匈牙利舞曲第5號》中,我根據該作品曲調熱情奔放,樂曲中反復運用突慢、突快的速度對比手法,詼諧樂觀的情調等特點,設計了在活動過程中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在整個過程中我首先出示圖譜,讓孩子根據不同樂器聲音表現樂曲的A段旋律結構,其次,在B段速度對比的時候引用《龜兔賽跑》的故事幫助孩子掌握旋律中速度變化的特點,最后采用參加演出的游戲形式讓孩子完整感知欣賞作品,并在此基礎上以合奏、分聲部演奏等形式讓孩子對欣賞作品進行大膽表現。由于活動交替使用了聽覺、視覺、動作、語言等輔助,因此效果十分顯著。由此可見,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幼兒能夠參與操作,并有強烈的參與操作欲望,整個活動過程就能有效優化幼兒的音樂感受和愉悅幼兒心情,孩子就會產生較強的表現欲望。
三、師生互動,創造條件,共享快樂
首先,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應建立一種全新師生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教師身上承載的音樂素養、經驗,不是居高臨下的“傾瀉”而是平等的對話,不是“灌輸”而是“分享”。活動應成為師生共同探索音樂的發展過程,老師不是主導者,而是引導者,在整個活動中應充滿自然與和諧,充滿創造與快樂。例如:在欣賞作品《動物狂歡節》中我將區角活動中的角色游戲延伸到活動中,我以參與者的身份和孩子們商量開理發店,并將樂曲和理發過程集合起來,引導孩子通過學理發感受樂曲詼諧的特點,后來逐步發展由孩子創編出新的動作表現作品,最后讓孩子和孩子之間,孩子和老師之間進行互動,使師生、生生之間形成一種和諧的氣氛,讓孩子和老師在活動中都感到愉悅。
其次,在欣賞過程中教師不僅應是一位引導者,更應是一位支持者、協助者,甚至是向幼兒學習的學習者。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學習能力要深具信賴感,應能“由衷接受”幼兒的言行情感,對幼兒的想象、聯想能“感同身受”,這樣師生雙方就會在認識情感、社會經驗等方面有積極的交流、互動,從而迸發出動人的火花。
再次,教師要善于做有心人,善于創造條件,為“生生”互動提供機會。因為每個幼兒都是獨立個體,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認識水平及音樂思維方式等都存在一定差異,他們常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以獨特的思維方式欣賞音樂,表現出對音樂的奇異想象。因此,教師要努力在時間、空間、心理上為幼兒創造互動學習的條件和機會,使師生在相互表達、觀察,相互探討、模仿中學習,共同分享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總之,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教學應有效整合各種教學方法、手段與經驗,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才能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參考文獻:
[1]幼兒教育.
[2]幼兒心理學.
[3]幼兒園教育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