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加鵬
摘 要: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是國家扶持民族經濟的重要舉措。政策實施以來,促進了民族地區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但隨著金融市場發展和改革的推進,政策設計初衷與實踐執行出現了脫節的情況,亟需研究解決。本文通過梳理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的歷史沿革和政策實踐情況,總結目前政策執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和完善優惠利率政策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6(6)-0076-03
“七五”時期開始實施的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貸款優惠利率政策(以下簡稱民貿民品貸款政策),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重要舉措,對減輕企業負擔、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政策本身在制度機制和具體規定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政策的落實效果,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一、民貿民品貸款政策在甘肅省實施的基本情況
(一)優惠政策扶持范圍發生變化。從“七五”開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企業給與低息貸款的通知》(【81】銀發字第306號)精神,甘肅省開始辦理民貿民品貸款業務,貸款主要投向國有性質的原農副公司、供銷社、民貿公司、民族用品加工廠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這類企業的利息負擔,扶持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在優惠政策實施初期,由于當時形勢下的企業性質比較單純容易界定,所以并未對具體企業名單進行確定,而是按照企業類型實行優惠政策。之后伴隨著國有企業改制,原有的農副公司、供銷社、民貿公司和民族用品加工廠等均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類型趨于多元化,單靠企業類型來劃定優惠政策扶持范圍已不符合實際。因此,從“九五”期間開始,由國家民委對享受民貿民品貸款政策的具體企業名錄進行確定,并且對該名錄實行動態管理,每五年進行更新調整?!笆濉逼陂g,國家民委確定甘肅省享受民貿民品貸款政策的企業為230家,其中民族貿易企業125家,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105家。
(二)貼息管理職責和機制發生變化。“九五”之前,民貿民品貸款政策貼息管理主要由人民銀行一家來具體實施。人民銀行總行負責制定民貿民品貸款政策,并確定承貸金融機構。利息補貼具體程序是:貸款經辦行按季向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申報貼息,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審批后,直接將補貼款補給貸款經辦行,并將補貼款逐級上劃,由人民銀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審核匯總上劃至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將貼息資金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年度財務支出預算。這種貼息機制一直延續到2012年。這一期間,由于貼息機制簡單易行,貼息能夠及時到位,民貿民品貸款政策運行較為順暢。2012年底,關于財政部、國家民委、中國人民銀行印發《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貸款貼息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2〕139號),民貿民品貸款實行新的管理機制和貼息程序。由以往人民銀行逐級審核利差上劃的程序,變為“由中國人民銀行分行(省會中支)在收到審核意見2個工作日內,匯總全省民貿民品優惠利率貸款貼息申請材料并出具終審意見后,送?。▍^)級財政部門復核后向承貸金融機構支付貼息資金”,貼息資金由中央財政統籌撥付,并實行預算管理。
(三)優惠政策在甘肅的實施效果。多年來,甘肅省各級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民貿民品貸款政策,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增強了地方經濟發展的后勁。目前,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涉及甘肅省6個市州、19個縣(區)、51家金融機構、111戶企業。
二、當前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民貿民品貸款政策出臺始于“七五”時期,雖然之后進行過一些補充,但直到2012年新政策出臺為止,除貼息機制發生變化之外,其他具體的政策規定都沒有大的變化,許多政策規定都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同時,新的管理機制和貼息程序在實際執行中又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影響了政策的實施效果。
(一)審核程序復雜繁瑣,效率低。與老政策相比,新政策在貸款審核和貼息審核程序上增加了一些環節。一是在貸款審核方面,由原來的“貸款企業經當地民委審核后向貸款銀行提出申請”,變為“貿民品企業與承貸金融機構達成優惠利率貸款一致意見后,向其注冊登記機關同級的地方民族工作部門提出申請。地方民族工作部門對企業資質、優惠利率貸款用途進行審核,并將審核的書面意見抄送地方財政部門、人民銀行當地分支機構和承貸金融機構”。設置貸款前置審批的意圖,主要是為了確定企業是否符合貼息范圍及貸款用途是否正常。而實際工作中,由于國家民委確定了具體企業名錄,貸款用途也規定得很清楚,經辦銀行和貼息管理部門進行審核就完全能夠起到監督作用。地方民族工作部門審核中也只是確認企業是否在國家民委的企業名錄中,對企業資質和貸款用途的審核基本上流于形式。因此,很多企業反映,設置地方民族工作部門前置審核既增加了工作環節,降低了效率,又給企業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二是在貼息程序方面,由以前的人民銀行逐級審核直接貼息,變為由人民銀行逐級審核后,報?。▍^)級財政部門進行復核,復核后向承貸金融機構支付貼息資金。這種貼息審核方式拉長了審核鏈條,增添了重復工作,使審核程序變得復雜繁瑣,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新政策中雖然要求省級財政部門測算編制年度貼息計劃,由財政部提前下達年度貼息資金預算,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種種原因,貼息資金基本不能按時到位。調查中金融機構和企業普遍反映貼息資金一般會推遲一至二個季度才能撥付到位,有時甚至超過三個季度。貼息資金不能按時到位,既降低了企業的資金運用效率,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經辦銀行的貸款形態和運行管理,不利于提高經辦銀行的積極性。
(二)“上浮利率不予補貼”的規定不符合市場規律。在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民貿民品貸款利率一律不準上浮的政策規定,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帶來了一些問題。一方面,影響了經辦銀行的放貸積極性。民貿民品生產企業大多是信用等級較低、抵押擔保不足的小微企業。隨著貸款利率的完全放開,以盈利最大化為目的的經辦銀行,貸款利率不得上浮就意味著在付出同等成本條件下獲利的減少和風險的增加,經辦銀行無法運用風險溢價機制來有效規避風險,并且貼息工作手續繁雜,銀行還要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直接影響了商業銀行發放此類貸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這種硬性規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貸款的可得性。由于很大一部分民貿民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較低,抵押擔保不足,無法從銀行取得基準利率貸款,使得部分企業無法享受到貼息政策。還有一些企業通過一些變通甚至違規的方式獲得貼息資金,既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又使得政策實際執行情況和當初的設計初衷有所偏離。調研中很多企業表示,貸款利率適當上浮企業能夠理解和接受,而且即使利率有所上浮,得到貼息后的利率仍然比一般的企業貸款成本要低,關鍵是能夠方便簡捷得到貸款才是最重要的,建議對民貿民品貸款利率一律不準上浮的政策規定予以改進。
(三)部分政策規定不準確不明確,政策執行中不好把握。一是貸款種類不準確。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規定,“對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貸款實行比正常的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低2.88個百分點的優惠利率政策”。目前基準利率只按照期限檔次劃分,沒有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的種類。二是享受優惠利率貸款的期限不明確。該項規定僅明確了優惠利差和貸款類型,但未對流動資金貸款的期限進行明確界定。實際工作中,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只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為民貿民品生產企業享受優惠利率的貸款,僅限于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而流動資金貸款期限既有一年以內的,也有兩年、三年的,遇到其他期限的貸款,特別是利率符合政策要求的貸款如何把握,政策規定不明確,執行中也不好把握。
(四)利差補貼程序需要根據實際加以改進。按照民貿民品貸款政策規定,貸款利率應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減去優惠利差(2.88%)來確定,然后貼息直接貼給經辦銀行。但這種貼息程序在實際中基本無法落實。從甘肅省情況看,大部分經辦銀行都以基準利率發放貸款,利差也基本上是先從企業收取,待利差補貼到賬后再返還企業。只有極少數經辦銀行直接發放優惠利率貸款,今年以來直接發放優惠利率貸款筆數為12筆,僅占全省總貸款筆數的4.14%。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規定沒有充分考慮銀行發展與改革的實際,與經辦銀行考核管理和監管要求存在一定矛盾,特別是在貼息資金延遲時間很長的情況下,顯得更加突出,迫使經辦銀行進行變通處理。
三、政策建議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好民貿民品貸款政策,對于提高政策績效、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鑒于目前民貿民品貸款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建議相關部門對該項政策進行梳理和完善,制定出臺全面、系統和符合改革發展實際的政策。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調整政策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建議比照近年來運行機制比較順暢的小額貼息貸款、國家助學貸款等優惠貸款政策,調整民貿民品貸款運行機制,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具體是:民族工作管理部門只負責確定企業名錄,通過文件、網絡等形式發布,不再設置前置審批環節,審核工作直接由經辦銀行和貼息審核部門完成;人民銀行只參與政策和貼息標準的制定,取消逐級審核貼息的環節;貼息資金的審核及撥付由財政部門具體實施。
二是完善政策規定,提高政策效果。明確優惠利率貸款的種類、期限。建議對民貿民品企業所有流動資金貸款全部實行優惠利率政策,改變目前只對一年期貸款實行優惠利率政策的限制性規定,特別是將一至三年期的流動資金貸款納入優惠利率政策范圍。建議適時調整民貿民品貸款的利率補貼標準,標準的確定要考慮當前的總體利率水平,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由人民銀行總行定期公布。
三是改進利貸款利率確定方式和貼息程序。建議改變目前以基準利率減去利差確定貸款利率的方式,取消上浮利率貸款不予補貼的限制性規定,合同利率按照市場化原則自行協商確定,提高銀行貸款積極性和企業貸款的可得性,達到銀企互惠。改進貼息程序,經辦銀行在合同規定的結息時間,先從企業賬戶收取利息,待貼息資金到位后,及時返回企業賬戶,以消除目前規定下由于貼息資金不能按時到位給經辦銀行考核管理和監管要求方面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經辦銀行的放貸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馮興瓊,邵鑫.關于優惠利率政策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調查[J].武漢金融,2005,(8):36-36。
[2]斯日古楞,常琳.對呼倫貝爾市民貿民品生產貸款貼息政策執行情況的調查分析[J].北方金融,2015,(6):90-92。
[3]孫令雄.當前的優惠利率政策對銀行企業化的影響[J].南方金融,1987,(4):22-23。
[4]王兆華.民貿民特優惠企業貸款利率政策執行的難點與對策——對陜西民貿企業的調查[J].西部金融,2011,(4):43-44。
[5]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利率文件匯編(2001-2005)[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