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軍 郭莉莉
摘 要:小微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重要且有效途徑。人民銀行吳忠市中心支行以小微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為依托,打造小微企業融資的“綠色通道”,取得了成功,得到上級行及地方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多方認可。本文對試驗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就完善及推廣提出建議。
關鍵詞:小微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融資;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6(6)-0087-03
一、引言
小微企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雖然其規模小、產品單一,但總體數量大、分布廣,在促進地方就業、稅收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小微企業始終是金融市場的弱勢群體,融資難、融資貴是普遍問題,也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少數民族地區吳忠市在借助征信系統探索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擔保難問題上做了創新性嘗試,得到上級行及地方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多方認可。吳忠市作為全國和自治區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按照“政府主導、人行牽頭、各方參與、深入推進”的原則,吳忠市以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為原點深入挖掘,從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協調機制、開發服務平臺、加大培訓及評估力度等方面有力推動了轄區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打造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快速通道”,取得階段性成效。
二、吳忠市小微企業試驗區建設路徑及案例綜述
(一)搭建平臺,支撐信息查詢。根據吳忠地區小微企業數量多、分布廣及信用信息不對稱的實際情況,確定“批量采集、應用優先、逐步完善”的自主開發思路,人行吳忠市中心支行依靠本行業務、科技人才,開發建成了吳忠市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提供信息查詢服務。目前已歸集全市小微企業13大類30類別47萬余條信息,查詢量達到1550余次,累計為300戶無貸款小微企業開展了融資培育,促成融資交易額3.79億元,以平臺查詢為支撐,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
(二)簽訂協議,保障信息共享。針對小微企業規模小、行業分布分散、信用信息不易獲取的難題,在參考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基本數據項指引基礎上,按照“開放建設、謀求長遠、服務當地、多方共贏”的建設原則,人民銀行與21家小微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別簽訂了吳忠市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合作協議,建立起部門及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及常態化更新機制。平臺功能涵蓋政策發布展示、信用信息批量采集錄入、資信報告查詢、統計匯總、篩選推介、用戶管理和信息安全控制等,滿足政府部門信用信息共享、金融機構篩選客戶及風險管理、人民銀行統計分析、企業了解相關政策信息等多方面需求。以共享協議為保障,滿足了政府、銀行及小微企業多方需求。
(三)開展培訓,推進信用培植。引導金融機構制定了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應用、信用培植和融資培育制度,利用數據庫篩選出未與銀行發生信貸業務關系的小微企業,通過培訓輔導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平臺應用,完善公司治理機構和財務制度,增進信用水平,做好信用培植和融資培育。截至2015年12月末,全轄金融機構累計對300戶小微企業開展了融資培育,對360戶小微企業開展了信用評級。
(四)構建機制,促使常態發展。人行吳忠市中心支行報請市政府印發了《吳忠市小微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及《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運行管理辦法》,《方案》明確了部門工作、目標、任務及職責,建立了長效工作機制,為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積累經驗、奠定基礎。《辦法》規范了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運行管理,構建了規范、可持續的試驗區建設工作機制,為服務平臺安全穩定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推進了試驗區工作常態化發展。
(五)考核評估,激勵服務跟進。對金融機構的平臺應用情況定期考核評估,并通報考核評估結果。督促金融機構以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為基礎,建立符合小微企業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將評價結果引入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市場交易主體使用,結合政府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土地、稅收、創業擔保等扶持政策,區分信用狀況分別給予激勵和約束,持續推動“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的建立。
三、吳忠市小微企業試驗區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構建了工作機制,促進了信息共享。促成市政府出臺了《吳忠市小微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確定試驗區建設工作規劃,分解各部門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機制。試驗區以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為依托,通過信息共享,有效地將各部門的信息整合利用,歷史性打破了部門間的信息壁壘,采集了范圍廣、來源寬、參考利用價值高的大量小微企業信息,有效解決了政、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對于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和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具有積極作用,為政府、銀行在行政履職和信貸審批過程中的全面判斷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提供了全面、快捷、高效的信息支持,也為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二)提升了融資能力,實現了信用增進。一是小微企業貸款明顯增多。截至2015年12月末,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8.4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全部企業貸款余額的76%,比上年同期提高2.0個百分點。二是守信企業融資成本大幅下降。對試驗區建設內守信的小微企業,金融機構在貸款上給予優惠利率,同時,人民銀行對加入試驗區建設的民貿民品企業積極給予利差補貼。2015年末,試驗區民貿民品優惠利率貸款創歷史新高,民貿民品優惠利率貸款余額29.23億元,同比增長10.14%,累計貼息6287.35萬元,受惠企業達72家。通過試驗區建設,吳忠市的信用環境不斷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更趨于合理化。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是一項可復制、可推廣、可普及的工程,實現了政府、銀行、企業三方滿意、三方受益、三方歡迎,取得“服務政府、輔助銀行、扶持企業”的良性互動。
(三)創新了信貸產品,解決了融資難題。敦促各金融機構制訂了依托平臺信息開展企業篩選、培育、融資支持的辦法、措施和制度,充分挖掘平臺信息的應用價值,通過組織召開動產融資登記服務平臺推廣推進會,積極做好應收賬款融資質押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努力拓寬企業抵(質)押品范圍,促成無貸款小微企業融資24筆,發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促成融資交易額3.79億元。扎實推進直接融資發展,引導企業通過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向銀行間市場融資,已推動1家企業成功發行區域集優票據,融資0.6億元,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融資弱問題不再是老大難。
(四)推行了信用培育,優化了金融服務。指導金融機構制定了小微企業信用培植和融資培育制度,將試驗區工作與金融創新有機結合,利用數據庫篩選出未與銀行發生信貸業務關系的小微企業,通過輔導小微企業完善公司治理機構和財務制度,增進信用水平,做好信用培植和融資培育。通過大力推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發展,出臺主辦行制度并組織市場經營主體與主辦行簽訂合作協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開展信用培植和以抵質押方式創新為主要內容的信貸支持,截至2015年12月末,全轄金融機構累計對300戶小微企業開展了融資培育,對360戶小微企業開展了信用評級。
四、進一步完善和推廣小微企業信用體系的意見和建議
(一)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政府主導要到位。加強各部門間的合作,構建互利共贏的工作格局,完善對金融機構的信息服務,為金融機構提供小微企業信息查詢、客戶篩選、融資對接等服務,助力金融機構發掘客戶,規避風險,擴大信貸支持。同步強化對政府部門的信息服務,為政府部門在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認定、政府采購、招投標、獎勵扶持、評優評先中提供信息參考和決策依據,健全信心通報與應用制度,達到信息共知共享的深層融合。
(二)完善措施、推動落實,人行牽頭要到位。發揮政府相關部門、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的力量,以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為基礎,建立符合小微企業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依托小微企業信息服務平臺和媒體建立互聯互通的信用評價發布制度,將評價結果引入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市場交易主體使用,持續推動“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的建立,區分信用狀況分別給予獎勵和懲戒,貫徹市委、市政府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土地、稅收等扶持政策,落實激勵金融機構的各項措施,綜合運用政府部門的支農支小、財政貼息、稅收減免、創業擔保等資金扶持政策,構建小微企業快速發展的政策環境。
(三)健全信息、推廣應用,各方參與要到位。會同試驗區建設相關部門,利用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篩選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進入擔保和融資培育庫。引導金融機構、融資性擔?;鸸竞蛯I化評級公司,對小微企業進行信用培植和信用增進,助力小微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動態管理培育庫形成常態化,及時了解企業信用增進狀況及融資需求,量身打造切實可行的支持方案,給予信貸和擔保支持。
(四)拓展延伸、優化服務,深入推進要到位。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信息批量采集和加工整理,依托互聯網,注重信息產品的深度加工和用戶體驗,在目前已開發并已正式投入使用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基礎上拓展功能,開設擔保公司接口,開發滿足金融機構不同需求的信息產品,增加企業上市、新三板及跨境業務等信息,增加銀行的信貸產品信息及金融服務信息,向綜合化的金融超市方向發展,達到企業信息和金融資源共知共享的深層融合,從根源上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壁壘,確保平臺功能適用、產品豐富、使用便捷,為平臺持續運行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整體共進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余送.國外小微企業信息數據采集[J].征信,2013,(1):63-66。
[2]李恩,劉立新.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征信,2013,(1):67-70。
[3]李鋼,章少平,梁雪春.小微企業信用評級的可行性指標探析[J].經營與管理,2014,(6):101-103。
[4]馬勝祥.論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出路[J].農村金融研究,2012,(4):4-10。
[5]潘振媛.小微企業信用評級體系初探[J].信息技術,2012,(8):189-192。
[6]王興娟.小微企業融資背景、困境及對策[J].學術交流,2012,(7):118-121。
[7]熊晉.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分析與建議[J].學習月刊,2012,(2):82-83。
[8]楊大光,孔令鑫.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模型的中外比較及完善[J].中國流通經濟,2014,(9):74-79。
[9]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實踐與經驗[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