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磊何淑娟(.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 060;.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00438 )
關于在體育課中引入拓展訓練課程可行性的研究
□ 王 磊1何淑娟2(1.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 201620;2.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調查訪問法、比較分析法、數據統計法,對唐江中學體育課中引入拓展訓練的可行性進行調查與分析。研究發現拓展訓練受到唐江中學師生的認可與贊許。學生對這一形式的體育課充滿了興趣,教師也對這新式的教學內容感到今后的體育課完全有必要引入,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身心鍛煉,又能良好的進行教學。通過這次的研究,就是為了對拓展訓練能否引入體育課中進行教學作出全面的了解與客觀、科學的分析,然后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法和必要的建議,并為將來體育課程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唐江中學 拓展訓練 體育課程
現如今,青少年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體質下降問題也成為了我們體
育工作者的工作重點。體育課,這一我們體育教師最直接的工作,就是我們解決該問題的途徑。完善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體育課中不但得到身體的鍛煉,而且能愉悅其內心,使其能夠樂于上體育課,想上體育課。
本課題的研究就是在綜合、全面的了解在體育課中引入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對其做出客觀、合理、科學的評價,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其中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法及建議;為將來的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內容。
2.1、研究對象:江西省南康市唐江中學部分師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查閱最近一段時期的國內外與該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主要是關于拓展訓練的書籍與雜志,并通過中國期刊網瀏覽了大量相關課題的研究論文,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和前期研究的結論,為該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理論基礎。
2.2.2、問卷調查法:
2.2.2.1、問卷的效度檢驗:在調查中,有6名專家(3名專業人士、2名講師、1名高級教師)對問卷的結構和內容進行了效度校驗,其中4名專家認為有效,2名專家認為比較有效。
2.2.2.3、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 “再測法”,在第一輪問卷調查之后10天,隨機抽取30名已進行第一輪問卷調查的對象再進行問卷填寫,兩次測量的信度系數為:r=0.95
2.2.2.4、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
根據本研究的內容與目的設計了調查問卷,主要發放于唐江中學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及全體體育教師及相關的領導和部分其他學科教師。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剔除無效問卷2份,有效問卷198份,有效回收率為99%.。
2.2.3、調查訪問法:于2009年9月——2010年3月,對唐江中學及上海的部分教師及學生和一些專業的拓展訓練教練進行相關的訪問及探討,從而進一步了解相關的具體情況,掌握多渠道的信息,為完善論文做鋪墊。
2.2.4、比較分析法:主要在實習過程中,在本人的體育課教學中,通過調查研究記錄一些學生反饋的情況及個人的體會,然后去看、聽其他體育教師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體育課,并記錄當時的相關情況,從而進行比較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2.2.5、數據統計法: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并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
3.1、拓展訓練發展狀況分析
1941年英國成立了第一所“海上生存訓練學校”,當時的名字叫:Outward Bound.它的含蘊就是“一艘孤獨的小船,離開平靜的港灣,去迎接暴風雨的考驗”,二戰以后,素質拓展從最初的軍事訓練演變為現代人如何在現代生活和學習的人本訓練。1971年美國人皮赫將“拓展訓練”引入學校教育。20世紀六七十年代拓展訓練傳入香港,被譯為“外展”。1995年素質拓展引入我國內地,在北京設立了第一個素質拓展學校,2002年東北帽兒山、湖北神農架、浙江大明山設立了素質拓展基地,隨后素質拓展在全國迅速推廣,并在企業員工培訓、競技體育團隊訓練、人才素質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
3.2、拓展訓練課程引入體育課中可行性的分析
拓展訓練是一種以腦力勞動結合身體活動的新型體育活動方式,是體育在社會中發展的一種延伸和擴展,其內在與其他體育活動方式是極為的相似。
3.2.1、訓練手段、方式和方法與傳統體育教學相同
由于拓展訓練在活動中有大量的體能類項目,學生在活動中需要承受一定的負荷,重復的練習,使其完成體育動作技能的學習,比如說定向比賽,參與的同學需要以耐力為基礎,憑借生活經驗、地理知識和團隊合作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勝利,這與傳統體育課的教學是一致的。
從訓練方面來看,兩者并無差別。因為在課程中我們所要遵循教學原則是一樣的,所以采取的手段、方式和方法都是通常慣用的。如:對一拓展訓練項目的教學,我們仍然和傳統的體育教學一樣,可以采用示范法或教授法來教學,組織形式也不會有變化,同樣我們的教學手段也是沿用傳統教學的。

表1 唐江中學高中學生參加定向比賽后的評價表 (N=198)
由表一可見:從客觀因素看,高一學生有16人認為非常好,46人認為很好;高二學生有10人認為非常好,51人認為很好;高三學生有17人認為非常好,44人認為很好。這些證明定向活動在學生當中已經產生了認同感,學生愿意參加這樣的活動,更加喜歡上這樣的體育課。
定向活動正是本人利用體育課的時間進行的,將一個班的同學分成4——6個小組,從當時的情況看,學生的參與度高,除個別同學由于身體原因未參加外,都積極參加了。學生對拓展訓練參與的積極性取決于其興趣取向,拓展訓練以新的方式,新的內容出現在體育課堂中,能順應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加有趣的體育鍛煉方式。
從主觀因素看,中學生的好奇心強,接受能力也較強。他們的自我選擇欲望則決定了他們更愿意參加自己所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像定向比賽這類活動顯然已經被學生接受并樂于參與,這就是我們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3.2.2、拓展訓練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更加受學生歡迎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的教學無疑是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在過去的體育教學中雖然曾取得相當的成就,但時代的發展決定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及內容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在學生的需求。學生需要參加身體鍛煉,但學生更需要自己主動地參加身體鍛煉。在調查中,我發現傳統的體育教學課程與引入了拓展訓練內容的體育教學課程給學生的感受有著比較大的區別。

圖一:唐江中學學生對在體育課程中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的評價表
由圖一我們顯示:對引入了拓展訓練內容的體育課程學生認為非常滿意的有20.40%,很滿意的有75.60%,而表示一般和不滿意的不足5%。對此,我們很容易判斷,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和內容是接受的,而且是從其主觀上認同的。

圖二:唐江中學學生對傳統體育課程評價表
由圖二可以看出:學生對傳統體育課程的評價非常滿意和很滿意的評價與一般和不滿意兩個選項有著明顯的差距,也就能體現出傳統體育課程的劣勢。
傳統體育課程主要是圍繞著身體素質鍛煉為目標,以跑、跳、投為主要形式,不免顯得課程呆板,讓學生感覺乏味,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師的教學難以取得學生的主動配合。學生在課后的感覺是身體比較累,加上學習的壓力,逐漸演變為不愿上體育課,甚至乎怕上體育課,使的今后的體育課教師更加難以正常教學,學生不愿參加體育鍛煉,其身體素質及健康得不到保證。
拓展訓練對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意識、領導能力、決策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個人心理素質有著顯著的效果,其特點有:活動綜合性、挑戰個人極限、突出集體協作性和自我教育。通過拓展訓練,學生可以增強自信心、挖掘自身潛力、挑戰心理障礙、鍛煉戰勝困難的勇氣與毅力;啟發自己與他人、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更加融洽的與團體合作。
3.3.1、有利于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團隊精神的意義:首先,增強凝聚力,促進內部團結、溝通、融洽內部關系,配合體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標,形成共同的參與和共同目標意識,以實現團隊的協作。其次,增強學生的競爭力,一旦樹立了團隊意識,即可激發學生的積極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在克服障礙、提升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3.3.2、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學生參加拓展訓練之后,其耐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無論是有氧耐力還是無氧耐力水平都會得到鍛煉,爆發力的發展也是具有明顯成效的,在訓練中許多項目都能有效發展學生的爆發力,柔韌和靈活性素質的鍛煉在拓展訓練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學生完成訓練任務和贏得勝利,其出色的身體素質成為優勢,對于原先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在參加后其身體素質都能得到明顯的提高。
3.3.3、有利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學習的遷移現象是教學中常見的,學生在參加拓展訓練之后,由于身體素質的提高,其運動技能也將隨之增長。運動技能的提高,首先依托的是身體素質的提高,然后其對運動項目學習的能力會不斷增長,對項目的熟練掌握,又會使學生產生優越感,促使其深入學習該項目,從而很容易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最終導致其掌握運動技能的能力提高。
3.3.4、有利于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水平
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增長,必然導致其運動水平的提高,通過對拓展訓練的學習,促進了學生對其他運動項目的學習和掌握。學生隨著學習項目的增多,不斷的深入,加強了學生的身體鍛煉,技術的熟練運用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使學生總結其對項目學習的經驗,從而運用于其他項目的學習,促使其運動技能水平不斷提高。
3.4、唐江中學在體育課程中引入拓展訓練課程所存在的問題
由于拓展訓練的特殊性,在體育課程中引入確實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成為今后能否將其引入體育課程的關鍵。
3.4.1、師資力量薄弱
唐江中學共有7名體育教師,其中兩人為具有本科學士學位,其他均為大專學位。過去教師們主要是學習的傳統體育教學方法。學校的其他學科教師對拓展訓練也是大部知之不多,為此我在學校每個年級抽取了15名年輕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圖三:唐江中學教師對體育拓展訓練了解度調查表
由圖三可以發現:教師中非常了解和很了解拓展訓練的教師與一般行了解和不知道的教師基本持平,那就說明教師隊伍還不夠專業化,監于以上情況,教師的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能力還有待于加強。由于拓展訓練與其他專業知識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性,還需要教師加強個人知識的積累。
3.4.2、安全保障存在困難
現在的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體育教師課程設計的一大重點,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都相當重視。拓展訓練的許多項目卻需要學生在空中攀爬、跳躍、行進和下降,危險系數高、難度系數大。為此,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需要保障技術安全、設施安全和操作安全等許多安全措施。
3.4.3、器材、場地、投入經費不足
拓展訓練課程需要投入一定的教學經費,學校可能會因為經費過高而放棄。教師在實施教學中也有可能因為經費問題而將一些項目改變為一般的游戲,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成為一般人眼中的普通游戲,失去了其內在的意義。
3.5、實現將拓展訓練內容引入體育課程的對策
3.5.1、設置拓展訓練體育課程建設,著力改善教學條件
學校領導應轉變觀念,加大對開展拓展訓練的援助力度,自身參與其中并深入了解該項目,加大項目推廣力度,積極引入國外研究成果和相關經驗,為教師提供學習或參加培訓的機會,用以發展專業教師,增加經費投入,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增加教學器材及相關設備,逐步改善教學條件,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
3.5.2、合理制定拓展訓練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學校要把學生的健康水平提升,就應該以滿足學生鍛煉需求和興趣取向作為核心目標。
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是決定拓展訓練體育課程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教學目標必然有健身性和娛樂性特點,其將激發學生對拓展訓練體育課程的學習欲望,增加對拓展訓練的了解,使學生在學習得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鍛煉方式作為該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另外,學校還應根據學生的要求、社會的發展和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等客觀因素,有針對地制定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目標,將拓展訓練體育課程的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真切感到的學習拓展訓練體育課程的價值和意義,充分的享受這一特殊的學習過程。
4.1、結論
4.1.1、拓展訓練體育課程將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和認同。
4.1.2、教師師資力量不容樂觀,學校的體育教學任務重,教師工作強度大。
4.1.3、學生學習拓展訓練體育課程的動機是主動地,態度是積極進取地。
4.1.4、在唐江中學體育課中是可以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的。
4.2、建議
4.2.1、加大對拓展訓練的宣傳,擴大學生和教師的參與度,使之不僅局限于學生參與,加深學生對拓展訓練體育課程鍛煉價值的認識和了解,增強他們的鍛煉意識,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完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目標。
4.2.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個人素質,招聘高水平專業教師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4.2.3、適當組織一些全校師生的競賽,使學生有提高和展示自我的舞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推動拓展訓練體育課程的發展。
4.2.4、體育課程改革可以嘗試將拓展訓練內容向中小學開展,以豐富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
[1]張凡,拓展訓練對提高體育集體項目運動員團隊精神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6年10期.
[2]馬志強,翟文建.“拓展訓練”對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影響的試驗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4年02期.
[3]于振峰,王晨宇.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盧建輝,齊俊橋,李建設; 拓展訓練——高校體育課的新內容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年03期.
[5]常會麗,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所依據的心理學原理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