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溢華
在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上,當美國“飛魚”菲爾普斯帶著身上的拔罐印亮相后,中國中醫的火罐療法火了起來,中醫甚至被外媒稱為“奧運最大贏家”。實際上,近些年包括中醫在內的中國傳統養生方式對國外人產生了吸引力,很多外國老人為此千里迢迢到中國養老。
中醫養生吸引外國人
外國人跨國養老,首選中國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的海濱城市。對于外國老人來說,中國養老院的魅力遠不止氣候和風景,更令人著迷的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養生方式以及中國特色的飲食。
河北省醫療氣功醫院的中醫副主任醫師肖遠德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年都會有上百名外國老人來到這里,接受太極與氣功的培訓,體驗各式中醫療法,包括針灸、艾灸、刮痧等等。
在清晨5時的北戴河,83歲的俄羅斯老人謝爾蓋,開始在樹林里練習氣功,一招一式頗有架勢。謝爾蓋曾患有嚴重的關節炎,難以正常行走,自從在中國接觸到氣功之后,每天規律的練習幫助他漸漸擺脫了對輪椅和拐杖的依賴。15年來,他每年都會在中國養老院度過夏天。
50多歲的法國老人西維法蒂也受益于中式養生。西維法蒂做過脊柱手術和右乳切除手術,每日需要依靠大量藥物生活。2016年,她來到北戴河進入養老院,每日的氣功練習讓她的呼吸更順暢,身體更加柔軟,曾經扭曲的脊柱也更加靈活。
價格是主要因素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中國的公立養老院目前不接受外國老人,但和西方養老院相比,中國私立養老院的價格和服務,深受外國老人歡迎。
生活在紐約的65歲美籍華人王紅(化名)告訴記者,紐約公立養老院床位緊張,她只能選擇私立養老院,但每月高達3800美元的入住費用讓她難以承受。最后,她選擇回國居住在北京一家養老院,享受到高質量護理服務。
北京一家養老機構的運營經理張明(化名)告訴《環球時報》,中國私立養老院收費,每月大約在5000元至10000元不等,但比起西方養老院,這個價格更易被接受。他告訴記者,在美國養老院,老人每月需要支付4000美元;英國老人每月也需負擔2600美元護理費用。所以,西方國家收入較低、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老人更傾向于選擇中國養老院。
在華養老仍存在問題
肖遠德告訴記者,與中國老人相比,外國老人來中國養老院同樣方便,只需提供護照與體檢證明。如果沒有體檢證明,養老院會幫助老人安排體檢,若無大礙,即可入住。
不過,跨國養老也存在著挑戰。對于外國老人而言,來到中國的養老院養老,最大的困難是語言不通,但中國養老院正在積極地尋求對策。肖遠德表示,養老院方面已開始著手培養工作人員的語言能力,同時錄用語言能力較強的應聘者。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老齡經濟與產業研究所副所長王莉莉1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外國老人來中國養老,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醫療。外國老人不屬于中國公民,不會和國內百姓一樣享受醫療保險,外國人在中國就醫成本比較高。
王莉莉表示,這方面可參考中國的異地養老保險報銷制度,外國老人跨國產生的醫療費用,也可以回到所在國報銷,但這需要多國一起協商,短時間內不會實現。
比起世界上一些養老大國,肖遠德坦言,中國養老業整體的對外服務能力與質量仍有待提升,養老產業的國際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個規范化產業鏈的形成,仍然需政府和各級部門的資金投入和引導,養老機構也需要真正從服務項目上做文章。▲
環球時報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