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軍
【摘要】 新形勢下高中體育教學要求打造符合學生個體差異的課堂教學,加強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參與精神,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角色互換。高中體育老師在教學中要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構建合作學習模式,加強教學互動,采用多元評價標準,調動學生參與。
【關鍵詞】 新形勢 高中 體育教學
隨著我國國民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開展體育鍛煉的手段不斷創新,它推動了高中體育運動也越來越向普及型、專業化和生活化的方向發展。在新課程標準中,高中體育老師需要認真考慮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和學校教學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側重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和教學行為等多方面的創新,真正實現高中體育教學向素質教育方向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
一、新形勢下高中體育教學的要求
1.1打造符合學生個體差異的課堂教學
由于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受到家庭的溺愛,從小就缺乏體育鍛煉,他們或者身體比較肥胖,或者對于體育活動比較羞澀,當他們面對學生的嘲笑時,就會畏懼體育鍛煉,這些學生應該是新課改下,我們高中體育老師優先考慮的對象,應該做到個體差異個體對待,在跑、跳、投、技巧等專項教學中,做到手把手的教學,努力用教師的關愛去感化學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做到課堂教學的達標。
1.2加強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參與精神
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參與感,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為互動性、多方位和立體化的綜合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來,通過合作學習來加強課堂凝聚力和活躍度,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
1.3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角色互換
在我國教學改革和信息化技術大力發展的今天,體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再僅僅是答疑解惑,他在繼承傳統教學的傳授者基礎上,還擔負著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互動者的角色,教師要完成角色互換,必須加強教學觀念的更新,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積極性。此外,體育老師應該是信息技術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學生生活場景的有效解析,滿足學生對于抽象動作的實踐操作,從而能夠充分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
二、新形式下高中體育教學的手段
2.1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
在新形式下,高中體育教學必須充分迎合課堂教學改革的需求和學生生活實踐的需要,這就需要高中體育老師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例如,在開展跑、跳、投、技巧等集體競技項目時,需要學生認真了解各個體育項目的動作要領,領會不同動作之間的技術差異,教師可以采用對比法、類比法等教學手段,通過視頻播放身體不同部位的不同技術要領,將其放到一起對比、分析,就可以讓學生將動作要領中的細微差距仔細把握,也能夠在實踐操作中練習體會。
2,2構建合作學習模式,加強教學互動
在新形式下,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師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有力互動,也能構建以學生學習興趣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組織架構方面,教師可以將傳統的全員授課為小組授課,將班級成員打散成3~4個學習小組,然后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興趣來劃分組成員。
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就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實際體育水平,而相似的身心條件和學習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相互溝通、相互幫助,也有利于教師開展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3采用多元評價標準,調動學生參與
在新形式下,高中體育老師需要認真掌握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倡導和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精神,可以采用綜合評價的方式,做到教學成效的有力檢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調動學生的參與精神。在評價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課堂教學的成果,將評價標準劃分為學生的技能掌握、體育知識理解、課堂參與程度和體育能力的養成。通過這種評價標準的制定,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課堂教學的成果,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需求,滿足了學生的自尊心,彌補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所帶來的體育學校的差異,實現體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下,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發生較大變化,應該逐漸轉向素質教學和個性化定制,滿足課堂教學向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縱深發展,從而能夠真正實現教與學的創新互動,促進體育教學成效的提升,并且也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趙法偉,王科.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01)
[2]羿少校.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