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宏
【內容摘要】作文作為中考語文的半壁江山,以其高分值歷來受到大家的關注。談到作文,一直都是我們比較棘手的教學內容,因為它是最能體現學生語文水平的一種技能,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它的提高又不是一朝一夕的所能實現的。考前作文如何組織有效復習呢?此文就我在中考作文復習教學中依據語文課標要求,參考中考評分標準和根據學生寫作實際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復習之路來,即從明確標準,分層要求、累積素材,分類收藏、掌握方法,分步寫作幾方面論述我的中考復習策略,以提高中考作文復習有效性,希望給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考作文 要求 學生 文章
中考就是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積累與運用、古詩文閱讀、現代文閱讀、作文”四大板塊考題中,作文占分值36%(總分150分試卷作文占55分)可見作文板塊的重要。因此在復習中,我們要高度重視作文,力爭有所突破,下面我就對初三作文復習談幾點看法。
一、明確標準,分層要求
《課標》對作文有如下要求:
1.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寫作要力求有創意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
3.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和簡單的議論文。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5.書寫規范,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不少于600字。
學生作文要有標準,有規范,有了標桿的引領,學生作文才能上檔次。根據以上《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對學生中考作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基礎層面:
1.文面整潔
現在不少學生不注重書寫,字跡潦草,隨意涂改,字過大或過小等問題突出。我們常說字如其人,應該要求學生端正寫字,踏實做人,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標點
學生日常作文中常出現隨意標點胡亂斷句的情況,如一點到底,段中不斷句,右列頂格標點等,中學作文教學應重視作文標點,不能推說是小學的事。
3.字數適中
多少字數適中?一般要求是小升初不少于400字,中考不少于600字。所謂“不少于”就是等于或超過,超過多少呢?高考要求800字左右,因而我認為中考作文適中的字數應在600~800之間。
4.文句通順
學生作文病句多,要學生懂點語法,做到文從字順,不能寫成看不懂的天書。
5.分段適當
“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段落過多過少都不好,一般認為在4~6段為宜。
學生基礎差就是基本功不扎實,硬實力不行,是明顯的硬傷。
技法層面:
1.主題明
一篇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主題是決定了文章價值的大小。學生作文有字數無主題的不少見。
2.題材新
新奇事物總是引人注意,好文章要求題材新,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學生不善從生活中捕捉材料,寫作文就翻成年舊賬,難以提起讀者胃口。
3.結構巧
不少學生行文隨意,不講章法,“走到哪兒黑就在那兒歇。”打仗要布陣,作文要布局,巧妙布局脈絡清晰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4.方法活
作文要講方法,方法得當文章主題突出,形象鮮明,結構嚴謹,語言精妙。
5.語言妙
文章語言精妙有文采,讀來給人清新感。學生作文中口水話多,如白開水無味。要指導學生善于錘煉語言,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作文技法是軟實力,要提高作文軟實力還得有一個較長的習得過程。
二、累積素材,分類收藏
學生作文常見的問題是提筆忘言,頭腦中缺少積累下筆自然困難,要寫好作文必須建立“我的收藏”,有了豐富的收藏,考場上便能得心應手。學生作文素材可從以下方面積累:
1.生活積累
《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每天都生活著,每天都有故事發生,每天都有自己的見聞感受。我們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的習慣,注意積累素材,下筆時才能胸有成竹。
2.閱讀積累
我們可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學生閱讀量,如向學校圖書室借閱,征訂刊物,網上收錄等來拓寬學生視野,特別是好詞警句,名篇佳作,來為寫作積累素材。
再在積累的材料中挑選精品,作如下分類收藏,為中考做好儲備:
情感體驗類:回首熟悉過往,感悟人間真情。(如《背影》)
介紹說明類:說明事物特點,闡釋科學道理。(如《大自然的語言》)
哲理思考類:表明見解看法,道理事實充分。(如《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虛構想象類:虛構事物變化,展望生活愿景。(如《天上的街市》)
成長勵志類:敘寫成長經歷,積累生活經驗。(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托物言志類:描寫物象特點,寄托深沉情志。(如《愛蓮說》)
……
三、掌握方法,分步寫作
作文要分步進行,才能做到有條不紊,下邊我講講寫作的幾個環節:
1.審題
審題就是要讀懂題意,看清要求,選擇文體,劃分類別,明確重點,才不至于偏離方向,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情況。
2.構思
(1)命意
確立文章主題重在作者感悟,即感情悟理,情理二字是核心。情可是親情友情愛情,理則是對生命人生社會的認識看法。主題一定要“明”,可處理詳略突出重點,可議論抒情精確點睛,還可用比喻象征、對比烘托、欲揚先抑等方法。
(2)選材
選材很關鍵,選得不好則無話可說,選得好則滔滔不絕。因此選材最好選熟悉的事來寫,寫自我接地氣。選材一定要“新”,才能吸引人。如何做呢?可捕捉獲新:把握時代脈搏捕捉新生事物;可舊材翻新:選擇獨特視角發掘新奇意旨;也可思維創新:調換思維方式,創新寫作思路。
(3)建構
文章結構一定要“巧”,如何做呢?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開頭要抓住人心,吸引讀者往下讀的欲望。開頭部分語言要簡潔有新意,不然則會給人“入題慢”、“套路老”的印象。開頭可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可懸念開頭,引人思考;可描寫環境,營造氣氛。
主體部分主要敘述事情,起因經過結果要交代清楚,特別要描畫面重細節,做到情景再現,不要泛泛而談。不同文體根據需要這部分結構安排可更“巧”,并列、對比、層進、總分幾種樣式可自由選擇。如并列結構可寫幾個故事片段如《我的老師》、或寫幾個生活場景如《云南的歌會》、或寫幾個風景畫面如《春》,甚至可設定小標題,使結構散文化。
結尾部分要做到干凈利落,可前呼后應,首尾圓合;可畫龍點睛,卒章顯志;可巧妙設問,啟人深思;可簡潔明快,戛然而止。
(4)文飾
語言要“妙”,好的文章往往因語言出彩而引人關注,給語言打上璀璨的光澤,美如奇葩。可錘煉詞句,提升語言表現力;可運用修辭,增強語言表達效果;可詩詞入文,豐厚文化底蘊。
3.書寫
強調規范書寫及行文格式,這主要是從形式上要求學生重視作文。具體要求是書寫規范,以楷體為主,一字一格,標點占格,標點不另起一行開頭。每段開頭空行兩格,一篇文章依內容分4至6段。用黑色簽字筆書寫。
4.檢查
檢查就是回看作文,看什么呢?看標點是否正確,看是否有錯別字,看用詞是否恰當,看句子是否通順,看字數是否達標,看文章是否扣題等,發現問題盡力補救,把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所開發中心 編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重慶市榮昌區盤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