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華
【內容摘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也就是使學生“自主發展”。這一思想體現在班級管理上,就是教會學生自主管理。然而,很多學校的班級管理要么班主任全權指揮,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很少,要么采取“保姆式”或“警察式”的管理,都與自主發展的教育思想相悖。因此,有必要對如何實現班級自主管理,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進行一些探索。
【關鍵詞】學生 自主發展 自主管理
良好的班集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沃土,探索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提供和創造學生主動成長的機會,形成適應學生主動、全面發展的班集體在學校教育中尤為重要。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過程中,筆者發現僅僅靠班主任和幾個班委同學仍難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難以形成生動活潑的班集體。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筆者現就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教育能力,實現班級自主管理,更好地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談談自己的粗淺做法。
一、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制
班級里發生的許多事情其實學生們最了解,所以,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既可以使老師省不少心,也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為此,我以“把班級還給學生”為理念,努力為每個學生創造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使他們在管理的實踐中學會自主管理。具體做法是在班里增設管理崗位,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使班級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門……每一件事情都有負責管理之人,同時有負責監督管理的同學。對每一項工作,班主任每周都讓各位負責人及其他同學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做得好的及時表揚、鼓勵,做得有些欠缺的,可以讓自己或同學提出改進建議。這樣一來,人人都可以對別人進行管理、監督、考核、評價,同時又接受別人的管理、監督、考核、評價,所有同學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形成了相互管理、相互監督的格局。突出了學生群體參與的主體地位,強化了教師指導意識,淡化了教師管理職能,逐步實現了學生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二、召開主題班會,開展主題教育
心理學家認為:同齡群體更容易溝通,從而產生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的交流。在學校的育人環境中,促使學生自我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和途徑就是主題班會。有效的主題班會能激發學生高度的自覺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我完善能力,具有價值引領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和班干部共同商討、制定班會的主題內容、目的要求,然后讓班干部們自行組織班會的整個過程,在班會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各種不同的主題班會,同學們明確、統一和強化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在思想上增強了判斷正確與錯誤的能力,在審美上提高了對美丑的認識能力。久之,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都能得到極大的發揮,他們的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進取的精神也會不斷增強,從而實現由“他律”到“自律”的轉化,真正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言教與身教相結合,以自身的影響力帶動和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教師的世界觀、道德情操、工作態度以至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是直接的、潛移默化的,也是深刻的,很難磨滅的。另外,學生對社會的看法、對是非的辨別,常常是從家長和教師身上取得第一印象,從而一直影響到他們成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要為人師表,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我就在學生到校之前到;要求學生書寫認真、整齊,我在黑板上的板書書寫也要求認真、有條理;還有與同學們一起參與衛生大掃除;冬天再冷也和同學們一起跑操……老師的這種示范表率作用在學生的身上會轉化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動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品格。
四、建立班級激勵機制
實踐證明,積極評價有助于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能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從而產生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趨向。因此,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發現學生的缺點和毛病,盡量少用批評,而是多提出建議,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提倡學生對班級管理方面提出建議、意見或評論。對學生提出的正確意見和建議班主任虛心采納,接受學生的監督。當學生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得到教師的肯定并得以實施時,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每個學生都會感到有發揮才能的機會,就會對班級的教育產生認同感,心甘情愿地接受班級的教育,并能培養學生自律能力,從而增強自主管理的信心和興趣。
總之,在實施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到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體,要科學引導學生充分參與班級管理,使其在自主、自動、自律、自立的活動中實現自我教育,使每一個同學最終成為一個積極主動、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 徐祖勝、顧群. 班級社會化管理的理念與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11(1).
[2] 丁建勇. 高三后期的班級管理[J]. 教學與管理,2013(10).
[3] 張強. 互助型部落——班級管理的新途徑[J]. 教學與管理,2013(12).
(作者單位:山東省陽信縣河流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