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湖南省永州市中心醫院(北院)呼吸內科,湖南永州 425000
呼吸內科病房感染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探討
張妮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醫院(北院)呼吸內科,湖南永州425000
目的整理我院呼吸科內科病房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呼吸內科病房患者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情況以及耐藥性。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8例呼吸內科病房患者,對其進行標本采集,并通過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進行銅綠假單胞菌檢驗,并進行藥敏實驗。結果通過痰液、尿液等標本共分離出銅綠假單胞菌占4022株,占菌株總數的40.0%,2014年阿米卡星的耐藥株數為1000株,2015年為905株;2014年亞胺培南的耐藥菌株為1207株,2015年為704株;2014年頭孢類藥物的耐藥菌株為1408株,2015年為900株;2014年環丙沙星的耐藥菌株為1600株,2015年為400株。2014~2015年我院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率逐年升高。結論呼吸內科患者當中,我院2014~2015年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率極高,且逐年上升,銅綠假單胞菌對于藥物的耐藥性為多重耐藥性,為保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應謹慎使用抗菌藥物。
呼吸內科病房;銅綠假單胞菌;細菌檢驗;耐藥性檢驗
在我國,對于細菌感染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主要依靠抗生素的使用,也從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治療效果,但由于細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藥性,這使得臨床應用抗生素的劑量與種類越來越多,特別是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并未得到有效的規范,我國的抗生素濫用情況十分普遍,這種藥物使用方法嚴重的導致了耐藥菌株的不斷增多,抗生素對細菌感染類疾病的治療效果也在逐年下降[1,2]。通過臨床研究顯示,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這三類細菌的耐藥性較高,對于患者的治療較為困難[3,4]??梢?,臨床上對于上述細菌的治療除了進行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外,還需要尋找可以替代的抗生素藥物,以緩解菌株耐藥性過高對臨床疾病治療的影響[5,6]。本文對所選2014年 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028例呼吸內科病房患者的臨床檢驗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觀察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率以及耐藥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028例呼吸科病房患者,其中男586例,女442例。年齡18~88歲,平均(68.33±5.75)歲。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通過檢查確診為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其中慢性梗阻性肺病255例,支氣管擴張237例,支氣管肺癌246例,支氣管炎257例,肺結核33例,患者均排除具有其他重大器官疾病,且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上述患者均為銅綠假單胞菌生長或混合感染,患者在發病前均使用過抗生素進行治療。本次實驗前患者均簽署相關同意書,本次實驗符合相關醫學倫理學規定。
1.2方法
1.2.1標本采集 對患者采集晨痰,先叮囑患者起床后用淡鹽水漱口,并采集第二口晨痰,患者均在相同情況下采集標本,標本采集后即送檢驗科檢驗。對患者采集中段尿、分泌物、血液、膿液等標本的采集,均按照臨床規范進行采集和操作。
1.2.2細菌的鑒定和藥敏實驗 對標本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7,8]進行菌株培養,并將培養的菌株進行藥敏實驗,患者標本均采用相同方法、試劑進行檢驗,判定方法則根據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的規則進行判斷。
1.3觀察指標
銅綠假單胞菌的質控菌株為國家細菌耐藥監測中心惠贈。對所選患者標本中的細菌進行菌株培養,并將菌株中的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進行檢驗。檢驗過程均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8]規定進行,并采用相同的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復合鑒定。
2.1患者菌株分離結果
所選患者中,通過痰液、尿液等標本共分離出10056株病原菌,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占4022株,占菌株總數的40.0%,其中男性患者2730株,占67.87%,女性患者1292株,占32.13%,其中20歲以下患者1203株,占29.91%,21~45歲為1589株,占39.51%,46歲以上1230株,占30.58%。
2.2患者銅綠假單胞菌的標本構成比較
2014年1~12月,在患者的痰液中培養出1206株銅綠假單胞菌,中段尿402株,分泌物201株,血液60株,膿液142株。2015年1~12月,在患者的痰液中,培養出1307株銅綠假單胞菌,中段尿502株,分泌物103株,血液50株,膿液49株,見表1。

表1 患者銅綠假單胞菌的標本構成比較分析
2.3患者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分析
所選患者的銅綠假單胞菌與臨床常用抗生素進行耐藥性分析,2014年阿米卡星的耐藥株數為1000株,2015年為905株;2014年亞胺培南的耐藥菌株為1207株,2015年為704株;2014年頭孢類藥物的耐藥菌株為1408株,2015年為900株;2014年環丙沙星的耐藥菌株為1600株,2015年為400株;見表2。

表2 患者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比較分析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兼性的、厭氧型、非發酵的革蘭陰性菌,銅綠假單胞菌在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當中分布廣泛,這種細菌會在潮濕、陰暗的環境中滋生,主要在物品的表面、各類導管、開放性氣道、患者、醫護人員的皮膚上滋生,這種細菌有可能污染其他藥物或消毒溶液,且在人體的各個部位和組織中感染。為此,銅綠假單胞菌性的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極高,對患者的治療有一定的影響,銅綠假單胞菌具有多藥耐藥機制,對不同的抗菌類藥物的耐藥性不同,且由于銅綠假單胞菌能夠通過其他細菌獲得外源性耐藥基因,使得銅綠假單胞菌的多重耐藥性很強[9,10]。通過臨床實踐發現,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頭孢噻肟、頭孢曲松、四環素類和厄他培南等大多數臨床常用的抗生素,這些抗生素不單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性,還會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被廣泛的使用[11,12]。
目前我國的抗生素使用依舊處于未得到有效規范階段,許多抗生素除了在臨床上應用之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能隨意買到,且不需要得到藥師的處方,許多患者在患有感冒、發燒以及其他具有感染性的疾病時,就會到藥房買抗生素進行治療,患者并未經過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使得抗生素的使用無法得到規范,造成我國的抗生素濫用情況十分嚴重。
德國臨床通過對銅綠假單胞菌進行培養和耐藥性實驗后發現,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氨基糖苷類抗菌藥都具有一定的耐藥危險性,可見對這幾種藥物的臨床使用十分危險,如果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則會使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耐藥藥物種類越來越多。我國的臨床研究顯示,隨著我國第三代頭孢菌素的廣泛應用,但并未合理規范和指導,使得我國銅綠假單胞菌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性明顯升高,對我國的銅綠假單胞菌類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機制十分復雜,主要表現為在該細菌當產生各種質粒介導的超廣譜β-內酰胺酶,這種物質會使銅綠假單胞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產生多重耐藥性,特別是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出現和臨床應用,銅綠假單胞菌對于碳青霉烯抗生素的耐藥性也急劇升高,最為主要的耐藥性升高藥物有亞胺培南,這與臨床上經驗用藥的用藥習慣有關,臨床經驗用藥是指,在臨床進行感染性疾病治療時,經常使用新一代的超廣譜抗生素,能夠得到更高的臨床治療效果。而隨著臨床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治療,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等藥物在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治療不斷增多,已經成為銅綠假單胞菌的主要應用藥物。這也使得銅綠假單胞菌對上述藥物的耐藥性迅速升高,可見,臨床上如果不對上述藥物進行規范化使用,減少臨床的使用機率,那么臨床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治療效果將逐漸降低。
呼吸內科病房是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最高、菌株種類最多的科室之一,呼吸內科疾病中,有50%以上的疾病為感染性疾病,且大部分患者的感染性疾病為多種細菌感染。在臨床治療當中,需要進行不同抗生素藥物的使用。呼吸內科病房也是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最高的病房,不同類型細菌對抗生素藥物的耐藥性提高,直接影響了呼吸內科疾病的治療效果,對臨床上呼吸內科的治療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患者通過合理的抗生素藥物使用,既能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也能提高抗生素對細菌的治療效果[13]。許多呼吸內科患者的口咽部分泌物含有銅綠假單胞菌,如果被患者誤吸或吞咽,則就會進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加重患者的臨床癥狀,甚至會使患者出現更為復雜的呼吸內科感染性疾病??梢姾粑鼉瓤撇》繉︺~綠假單胞菌的控制,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關鍵。
通過對本文所選1028例患者的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后發現,銅綠假單胞菌培養株數為4022株,占培養菌株總數的40.0%,與王立蘭等[1]研究結果相似,其中2014年阿米卡星的耐藥株數為1000株,2015年為905株。2014~2015年,我院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率逐年升高可見呼吸內科患者的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率較高,對菌株進行耐藥性檢驗后看出,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藥性均較高,但隨著臨床對抗生素的規范使用,耐藥性有所降低,與張妍琴[2]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病房的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率較高,臨床應重視該病菌的治療和預防,銅綠假單胞菌對臨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較高,需要臨床進行合理抗生素使用規范,提高抗生素對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效果[14,15]。
[1]王立蘭,安儒峰.2012~2014年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變遷及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5):70-73,76.
[2]張妍琴,唐銀江.腫瘤??漆t院銅綠假單胞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6):116-118.
[3]盛利行,劉社蘭.兒童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社區獲得性尿路感染臨床特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0):95-98.
[4]王桂華,陳穎鑫,陳慧琳,等.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3):5731-5733.
[5]鞠春梅,張瑞君,胡同平,等.2011-2013年綜合醫院患者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01):10-12.
[6]劉劍麗,劉志芳,王增昌.呼吸機相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檢測及耐藥的臨床報道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245,248.
[7]趙建.667株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及耐藥變遷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6,8(3):79-80.
[8]姜愛華.醫院感染銅綠假單胞菌肺炎細菌耐藥性及預后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130-131.
[9]張麗,陳娟,李艷萌,等.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譜及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2):169-171,175.
[10]魏宏蓮,楊靖,袁茵,等.臨床分離銅綠假單胞菌分布及耐藥性監測[J].臨床薈萃,2016,31(2):218-220,223.
[11]陳真真,張波,唐忠志,等.小鼠急性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中白細胞介素17的變化及意義[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6,30(1):5-8,18.
[12]劉玲,趙弘卿,王昕華,等.呼吸重癥監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種類、耐藥狀況及多重耐藥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15,4(4):215-218.
[13]王玉,于文,薛蘇冬,等.某院銅綠假單胞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5,24(5):301-303.
[14]劉小云.ICU內銅綠假單胞菌定植監測與耐藥分析及控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4(97):132-133.
[15]朱國艷.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分布與藥敏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5):87-88.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ed in respiratory medical ward
ZHANG Ni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North Branch of Yongzhou Central Hospital in Hu'nan Province,Yongzhou 425000,China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 patients in respiratory medical ward of our hospital and to discuss the infection statu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ed in respiratory medical ward.Methods 1028 patients in the respiratory medical ward of our hospital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be examined by full-automatic microbiology analyzer for pseudomonas aeruginosa,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as conducted.Results A total of 4022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isolated from samples of sputum and urine,accounting for 39.9%of all bacterial strains.There were 1000 strains of amikacin-resistance in 2014,and 905 in 2015;1207 strains of imipenem-resistance in 2014,and 704 in 2015;1048 strains of cephalosporin-resistance in 2014,and 900 in 2015;and 1600 strains of ciprofloxacin-resistance in 2014,and 400 in 2015.From 2014 to 2015,the infec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as rising by years.Conclusion The infection rate is very high and rising among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from 2014 to 2015,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ows multi-drug resistance.To guarante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antibacterial agents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Respiratory medical ward;Pseudomonas aeruginosa;Bacterial examination;Drug resistance examination
R563.1
B
1673-9701(2016)14-00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