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東 龔 輝 潘永平.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科,江西南昌 300008;.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感染科,江西南昌 300003
丙氨酰谷氨酰胺加18AA復方氨基酸對肺結核并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狀況改善效果評價
胡向東1龔輝2潘永平2
1.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科,江西南昌300008;2.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感染科,江西南昌300003
目的評價丙氨酰谷氨酰胺加18AA復方氨基酸對肺結核并營養不良患者營養支持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住院肺結核合并營養不良患者86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在普通膳食基礎上給予丙氨酰谷氨酰胺50 mL∶10 g,加入18AA復方氨基酸注射液250 mL∶12.5 g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對照組在普通膳食基礎上僅給予葡萄糖等一般治療,療程4周。監測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身高體重指數(BMI)、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圍(MAC)、血紅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總淋巴細胞計數(TLC),比較治療前后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痰菌轉陰率。結果4周后治療組BMI、Hb、ALB、TLC等明顯上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痰菌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丙氨酰谷氨酰胺加18AA復方氨基酸可明顯改善肺結核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臨床療效,促進肺結核患者康復。
肺結核;營養不良;營養支持治療;丙氨酰谷氨酰胺
肺結核(tuberculosis,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肺部感染性疾病,通過呼吸道傳播,全世界每年發生結核病800萬~1000萬,患者多存在免疫抵抗力差,常并發營養不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本病主要為一種慢性消耗性傳染病,肺結核患者由于食欲下降、慢性消耗進一步加重營養不良。有研究發現,低體重是結核復發的危險因素,營養不良極大地影響細胞免疫功能,是發生肺結核的獨立危險因素[1,2]。另外蛋白質營養不良引起低蛋白血癥可加重抗癆藥物的不良反應,降低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從而影響療效。我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對40例住院肺結核合并營養不良患者在普通膳食基礎上給予丙氨酰谷氨酰胺50 mL∶10 g,加入18AA復方氨基酸注射液250 mL∶12.5 g中靜脈滴注,旨在探討肺結核合并營養不良患者采用腸外營養支持治療的作用,與我院同期普通膳食基礎上僅給予葡萄糖等一般治療的患者46例進行比較,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間共選取在我院住院的涂陽肺結核合并營養不良患者86例。①肺結核診斷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與結核病學分會2001年修訂制定的肺結核診斷標準[3]。②營養不良評價標準:患者身高體重指數(BMI)<18.5 kg/m2;血清白蛋白(ALB)<35 g/L。③均無糖尿病、甲亢、腫瘤、矽肺、COPD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無神經精神疾病,排除嚴重心功能不全及肝腎功能不全及其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消耗和代謝性疾病。
入選8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為丙氨酰谷氨酰胺-18AA復方氨基酸治療組(簡稱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46例)。治療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0.12±8.47)歲;對照組患者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齡(48.97±10.3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住院,給予相同規律的常規抗結核治療。初治肺結核及復治肺結核患者均采取常規正規抗結核方案治療。治療組患者40例在給予普通膳食基礎上給予丙氨酰谷氨酰胺(上海上藥新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016,規格:50 mL∶10 g)10 g,加入18AA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浙江濟民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168,規格:250 mL∶12.5 g)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共4周;對照組患者46例僅在普通膳食基礎上給予葡萄糖注射液等一般治療。
1.3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前1 d及治療4周后測量計算BMI(BMI=體重/身高2);根據參文[4]測量上臂圍(MAC)周長以及肱三頭肌皮褶厚度(TSF)。實驗室指標檢測:晨起抽取患者靜脈血測定血紅蛋白濃度(Hb)、血清白蛋白(ALB)、總淋巴細胞計數(TLC)。治療期間監測血糖、肝腎功能等不良反應,復查患者痰菌轉陰情況以及肺部CT吸收情況。
患者肺部CT病灶吸收情況效果標準[5]:顯著吸收為病灶吸收>1/2;吸收為病灶吸收<1/2以上;無變化為病灶無明顯變化;惡化為病灶增加。有效吸收=顯著吸收+吸收,無效=無變化+惡化。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營養指標比較
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營養指標與治療前比較顯著增高(P<0.05);對照組的Hb、ALB略升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束后治療組的BMI、Hb、ALB、TLC等與對照組比較顯著增高(P<0.05)。見表1。
2.2治療4周后兩組胸部CT病灶吸收情況
CT結果顯示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療組在治療后有效吸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說明經丙氨酰谷氨酰胺及復方氨基酸營養支持治療對肺結核治療及預后有明顯效果,有利于促進肺部病灶吸收愈合。見表2。
2.3治療4周后兩組痰菌轉陰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營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營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①t=6.523,②t=5.331,③t=3.297,④t=4.564,⑤t=3.011,⑥t=3.655,P均<0.05
指標 治療組(n=40)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對照組(n=46)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 BMI(kg/m2)TLC(109/L)ALB(g/L)Hb(g/L)TSF(cm)MAC(cm)16.8±4.1 1.89±0.33 29.3±4.4 98.1±17.9 6.9±2.1 16.1±2.8 19.6±4.4①2.25±0.45②33.6±4.7③106.7±16.6④8.9±3.5⑤17.8±3.4⑥3.550 3.297 4.121 4.918 4.652 3.01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7.2±4.5 1.82±0.26 28.8±4.1 96.8±15.5 7.0±2.8 15.9±3.0 17.8±3.8 1.91±0.32 29.9±3.9 98.9±13.6 7.4±2.2 16.2±2.9 1.023 1.358 0.891 1.006 1.462 1.337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療4周后復查痰涂片抗酸染色,連續2 d,每天3次痰送檢,判斷患者治療后痰菌轉陰情況。由表3可見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療后治療組痰菌轉陰率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同時說明經丙氨酰谷氨酰胺及復方氨基酸營養支持治療后有利于增加機體的免疫力,控制結核菌的生長和繁殖。

表2 治療4周后兩組胸部CT病灶吸收情況[n(%)]

表3 治療4周后兩組痰菌轉陰情況[n(%)]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WHO統計表明,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結核病,我國是世界上結核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4]。且患者由于結核中毒癥狀、抗癆藥物的不良反應導致食欲減低、患者胃腸道功能紊亂、營養物質攝入減少造成機體合成代謝減少,而低熱又增加了分解代謝,極其容易發生不同程度營養不良。有報道肺結核患者有88.6%伴有營養不良,其中58.8%為蛋白質-能量不良[6,7]。因此應供給患者足量全面的營養素以補足消耗。有研究認為結核病與營養之間存在著雙向的關系,結核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體的營養免疫狀態。因此,治療要刻意強調增強免疫功能,減少負氮平衡,補充足夠營養,以有利于機體的修復,促進病灶吸收,縮短痰菌轉陰時間,改善臨床癥狀,減少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8,9]。尤其是嚴重低蛋白血癥患者,既可減輕經濟負擔,又可避免輸注人血白蛋白血液感染的潛在風險。王志剛等[10]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程度影響肺結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時也影響疾病的轉歸,肺結核患者營養不良評分越高,自然殺傷細胞水平下降越明顯,治愈時間也越長,因此抗結核治療同時應注意營養支持。劉維群等[11]研究認為對肺結核并營養不良的患者,及時合理的腸外營養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及細胞免疫功能。
ALB是評價患者營養狀況的可靠指標,其半衰期長,代表內臟蛋白的情況。ALB過低可能使抗原抗體結合反應和補體濃度下降,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自然殺傷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力下降[12],從而可導致肺結核患者病灶范圍廣和痰菌陽性率高。有研究表明,低蛋白血癥患者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易出現藥物性肝損害[13]。也有研究發現體內足夠的蛋白質可為肺結核治療過程中病灶修復提供物質基礎,ALB水平低下時甚至導致抗結核藥物載體缺乏,不能保證抗結核藥物的有效濃度[14]。
丙氨酰谷氨酰胺分子式為C8H15N3O4,適用于需要補充谷氨酰胺的患者,其可在體內分解為谷氨酰胺和丙氨酸,是腸外營養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特性可經由腸外營養輸液補充谷氨酰胺。本雙肽分解釋放出的氨基酸作為營養物質各自儲存在身體的相應部位并隨機體的需要進行代謝,對可能出現體內谷氨酰胺耗減的病癥進行腸外營養支持[15]。但使用時應把其加入到其他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輸液中,不能用于嚴重腎功能不全或嚴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采用規律全面的抗結核治療后,患者營養學指標也有所改善,但是其BMI、Hb、ALB、LMP、MAC、TSF經統計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組的各項營養指標均較治療前顯著增高(P<0.05),且與對照組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4周后治療組肺部病灶有效吸收、痰菌轉陰分別為37例(92.5%)、23例(82.14%),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說明肺結核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及復方氨基酸營養輔助治療可提高患者體內白蛋白水平,顯著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控制結核菌的生長和繁殖,促進肺部病灶愈合,提高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
[1]吳時新,金水忠,裘靈潔,等.蛋白質營養不良對肺結核患者康復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0,36(14):1166-1168.
[2]汪學智,王琳,夏凡.肺結核患者營養不良程度和細胞免疫狀態的關系[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8):1132-1133.
[3]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2001年修訂)[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70-74.
[4]陳曉麗.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對肺結核并營養不良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2,7(5):19-20.
[5]李熙,何鐘宓,李曦,等.蛋白質營養不良對初治涂陽肺結核患者抗癆療效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 (12):1596-1598.
[6]云冰.肺結核伴重度營養不良患者行營養支持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6):271-272.
[7]吳曉光,馬麗萍,高孟秋,等.重度營養不良肺結核患者營養支持及療效評價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2013,41(3):29-31.
[8]曹仕鵬,傅滿姣.初治肺結核合并蛋白質營養不良100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1):103-104.
[9]許穎玲.398例肺結核病患者的營養調查及營養支持治療[J].中國防癆雜志,2008,30(4):335-337.
[10]王志剛,許慶華,蘇密龍.肺結核患者營養不良與免疫功能的相關性[J].醫學綜述,2013,19(21):3978-3979.
[11]劉維群,馮月娟,韓曉紅,等.肺結核合并營養不良患者腸外營養支持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7):43-45.
[12]譚守勇,譚耀駒.肺結核合并低蛋白血癥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10,1(3):161-163.
[13]譚守勇,林兆原,關玉華,等.蛋白質營養不良對抗結核藥物肝損害的影響[J].中國防癆雜志,2006,28(2):83-85.
[14]王劍.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在改善AECOPD相關營養不良狀況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6):51.
[15]劉正軍,孫曉杰.我院腸外營養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藥師,2015,(3):456-458.
Treatment evaluation of N(2)-L-alanyl-L-glutamine and compound amino acid(18-AA)injection on mal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U Xiangdong1GONG Hui2PAN Yongping2
1.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00008,China;2.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00003,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2)-L-alanyl-L-glutamine and compound Amino Acid(18-AA)injection on mal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Methods A total of 8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 2012 to Jun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n=40)were
injection of N(2)-L-alanyl-L-glutamine 50 mL∶10 g and compound Amino Acid(18-AA)250 mL∶12.5 g/d for 4 weeks on the basis of the average diet,while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group(n=46)were given only general treatment with glucose injection.Monitor the index of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such as body mass index(BMI),skinfold thickness of triceps(TSF),mean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C),hemoglobin (Hb),serum albumin(ALB),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and the lung lesions absorption efficiency and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4 weeks later,the patients of treatment group witnessed an obvious rise in BMI,Hb,ALB,TLC,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T showed an efficient absorption of lung lesion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sputum examination showed a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Using N(2)-L-alanyl-L-glutamine and compound Amino Acid(18-AA)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Pulmonary tuberculosis;Malnutrition;Nutritional support treatment;N(2)-L-alanyl-L-glutamine
R521;R153.9
B
1673-9701(2016)14-00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