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麗 周靜 應志國 陳雪青 陳紅 周立峰
基于微課支撐的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以助聽器驗配技術為例
◆沈曉麗 周靜 應志國 陳雪青 陳紅 周立峰
通過在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中的教學實驗,分析比較微課支撐的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利弊,提出將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有機結合的反思和建議。
翻轉課堂;助聽器驗配技術;微課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046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國,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基本思路是把傳統的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過程顛倒,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微課等資源完成預設的知識點和概念的自主學習,課堂則變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所,主要用于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重新規劃[1]。而這一顛覆性的學習方式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微課[2]。在我國,隨著教育部的大力推廣,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高校去嘗試翻轉課堂,從中得到良好的效果,也遇到了挑戰。
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是我國新興職業助聽器驗配師的一門核心技能課程[3],在全國高等院校僅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中醫藥大學等寥寥數所院校開設此課程,相對于其他醫學技術類課程,缺乏資源共享的平臺。把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主要核心技能拍攝成視頻,并制作成微課上傳于網絡平臺,將有助于資源共享。基于微課平臺,將助聽器驗配技術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將是該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大創新。這將有利于開闊教師的視野,調動教師豐富鞏固自己的專業技能的積極性,使學生改變“靜坐”聽課的被動模式,成為課堂的主人,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言語聽覺康復技術專業2014級1班共42名學生,將其按照學號單號、雙號分成兩組,每組21人;實驗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兩組均采用同樣的教材、同樣的課程標準、同一名授課教師。授課班級學生均是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初學者。
教學安排 將助聽器驗配技術中的核心技能按照章節,共設計成8個單元,每個單元課堂上課時間為45分鐘,每周一次,持續8周;另外,在每個單元結束后第二天組織學生參加課后評價。教師對每個單元編制學習指導、拍攝微課。
對照組需要在課前預習新課,課堂上聽課,即教師在講臺上講解教學內容(按照課程需要,部分課程在企業完成),學生在教室聽講、記錄筆記、回答問題,課后根據教師的引導去深入學習相關的課外內容,以幫助鞏固課堂內容。時間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掌握情況控制。
實驗組課前根據教師制定的學習指導學習微課,看不懂的地方可反復看,看得懂的可加速看,自我決定教學速度。課堂上實驗組通過微課難點提問、教師解答、重點講解拓展等方式完成課程內化環節。課后根據教師的引導去深入學習相關的課外內容,以幫助鞏固課堂內容。
課后評價 每個單元課程結束后,對這兩組學生進行理論知識點測評、實踐操作考核等客觀評價,并輔以滿意度問卷、學生自我評價等主觀評價。最終綜合這兩種教學模式的結構程序、設計理念、教師的角色、學生的參與度、教的時間與學的時間、教學效果等6個方面進行分析,找到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的最佳結合點,探索出學生今后學習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的最佳教學模式。
*項目來源:浙江省高職教育研究會2015年課題“基于微課支撐下的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以‘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為例”(項目編號:79)。作者:沈曉麗、周靜(通訊作者)、應志國、周立峰,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為耳聾康復(315100); 陳雪青,杭州惠耳聽力技術設備有限公司(315040);陳紅,蘇州西萬拓聽力技術有限公司(215021)。
結果
1)客觀評價結果。用于實驗組、對照組理論知識點測評、實踐操作考核的題型均采用同一試卷,試卷采用百分制。實驗組8次測評的理論平均分為81.29±5.88,對照組8次測評的理論平均分為79.76±5.53,經過統計學分析,P<0.01,兩者有統計學差異;實驗組8次測評的實踐平均分為80.56±5.16,對照組8次測評的實踐平均分為79.15±5.81,經過統計學分析,P<0.01,兩者有統計學差異(如圖1所示)。

圖1 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理論成績、實驗成績比較
2)主觀評價結果。通過滿意度問卷、學生自我評價發現,實驗組中,66.7%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自己的成績有所提高,52.4%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自己對學習更加有積極性了,28.6%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壓力更大,71.4%的學生更喜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回答開放式問題“你對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有何建議”時,學生建議理論性知識更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而實踐性技能更適合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這可能與教師微課制作水平欠佳,對于一些操作的精細動作無法清晰拍攝出來有關。
從學生考試成績、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很高,這表現在學生考試成績確實有提高(如圖1所示),學生自己也表示對學習知識有了更高的積極性。這得益于翻轉課堂將更多的重心放在學生知識內化的環節,并且能更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然而在翻轉課堂給學生帶來優勢的同時,有28.6%的學生感覺到這種教學模式帶來的壓力,因為翻轉課堂需要學生在課前認真觀看微課,否則課堂上無法跟上教師和同學的節奏。這可能與學生習慣了傳統課堂一味“滿堂灌”而缺乏學習主動性有關[4]。
助聽器驗配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強、職場化程度高的課程,將實踐教學內容由原來的教師在教室面授操作流程,或在實驗室模擬職場化技能操作過程,轉換成在醫院、企業等職場環境下授課(將此拍攝成微課),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學生切實了解學習該知識在今后的崗位中到底有何作用,解決了現實中將學生安排到醫院、企業聽課帶來的途中安全、場所狹小無法容納幾十個學生的實際問題。然而這樣的初衷也引起部分學生的不適應,他們認為這樣的安排確實有助于他們了解該項技能在職場中的實際場景,但對于實踐操作課程,微課上的操作指導無法達到課堂上教師手把手教學更容易掌握其技巧的效果。所以,對于實踐課程,他們更熱衷于傳統課堂中教師示范的形式;而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普遍認為翻轉課堂能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重點、難點。
鑒于學生對翻轉課堂和傳統課堂的優勢劣勢反饋,對基于微課支撐下的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翻轉課堂、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反思。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與微課制作水平的高低有著密切聯系,制作出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學視頻,成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的第一步。特別是實踐課程,如果拍攝的視頻不能將實踐的精細動作放大、重要的部位拍攝不夠清晰明確,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由于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微課制作不夠精良,在教學中也發現學生容易在實踐操作中出現操作不規范的問題,而傳統課堂對操作課程中的細節表現得更加清晰。因此,最終提出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翻轉課堂的優勢,必須提高微課質量;并且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將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適應學生學習知識的特點。
將助聽器驗配技術翻轉課堂建立在微課載體上,對該課程的建設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谖⒄n的翻轉課堂將有助于本專業學生跨學校(甚至跨國界)學習到助聽器驗配知識,也為社會上的助聽器驗配師提供了理論學習的平臺。同時,助聽器驗配技術課程注重實踐技能,需要與行業發展密切結合。通過微課建設,可以邀請行業內一線工作人員將崗位最需要的技能、最新的助聽器技術拍攝成視頻傳遞給在校的學生,既緩解了行業教師在本職工作之余進學校教學的時間安排問題,也彌補了校內專任教師缺乏一線工作經驗的缺陷。
總之,高質量的微課有助于翻轉課堂的實施。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論證教學內容的特點,將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有機融合,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p>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3]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助聽器驗配師[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4]暢肇沁.大學生學習特點探究[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131-133.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Support of Micro Lesson: Hearing aid Fitt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SHEN Xiaoli, ZHOU Jing, YING Zhiguo, CHEN Xueqing, CHEN Hong,ZHOU Lifeng
Through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in hearing aid fitting technology, the writers analyse and comp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the support of micro lesson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put forward how to use the fl ipped classroom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better.
flipped classroom; hearing aid fitting technology;micro lesson
G712
B
1671-489X(2016)12-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