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緬甸特約記者 李司坤 本報特約記者 王曉雄
“緬甸與其強大的鄰國的關系將達到一個新節點”,香港《南華早報》如此評價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昨天開啟的訪華行程。緬甸外交部17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昂山素季率代表團于中午12時從仰光啟程,電力和能源部長吳培欣吞、交通和通信部長吳丹欣貌、計劃和財政部長吳覺溫與外交部副部長吳覺丁陪同前往。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緬甸此次對昂山素季訪問中國的期待主要在3個方面。在政治領域,希望她帶動中緬雙邊關系繼續穩固發展。在經濟方面繼續加強與中國合作。最后,希望中國幫助緬甸推進民族和解進程。
外媒這兩天報道昂山素季訪華時,也都集中關注雙方會聚焦哪些合作議題,和《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的上述3方面內容差不多。香港《南華早報》17日稱,中國在緬甸的經濟發展和民族和解中占據重要地位。英國《金融時報》17日說,中國約占緬甸外國投資來源的一半,占其貿易額的40%。香港《大公報》17日稱,截至今年,中國對緬協議投資額已累計達到254億美元,是美、日、歐等西方國家總和的3.5倍。
中國對緬投資,對緬甸基礎設施改善作用巨大。而這些基建項目大多是西方企業出于投資回報率的原因不愿參與的。
泰國《曼谷郵報》17日稱,對昂山素季而言,此次訪問十分關鍵。過去30年中,與中國的關系一直是緬甸對外關系的重點。外交消息人士透露,中緬將就經濟關系、地區安全和緬甸和平進程進行會談。其中,經濟議題是此訪重點。《曼谷郵報》也提到,當西方投資者對緬甸的經濟和政治穩定性保持謹慎時,中國在緬甸投資迅速增長。另外,中國是緬甸重要的援助國,同時為它提供了大量基礎設施軟貸款。此外,中國還為緬甸的和平進程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支持。《曼谷郵報》認為,中方最關心的將是皎漂經濟特區,中國對該特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以及鐵路線路進行了大量投資。而對昂山素季而言,最重要的可能是民族和解進程。《金融時報》稱,中國是昂山素季到訪的第一個大國。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的專家認為,她與中方官員的會面成果,將“定義”中緬未來幾年的關系。另一名緬甸政治分析人士稱,昂山素季訪問的目標是,構建中緬關系的“新視角”。▲
環球時報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