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彤薇 攝影/李冰漪
打造中國居家大件物流生態圈
——專訪日日順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貞遠
文/張彤薇 攝影/李冰漪

日日順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貞遠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傳統物流企業如何通過“互聯網+”轉型升級?海爾集團旗下的日日順物流作為中國居家生活大件物流專業品牌,在互聯網轉型實踐中搭建起了一個開放的物流平臺,通過自身品牌的標桿效應,打造“互聯互通生態圈,共創共贏誠信體”。
居家大件物流是指家庭居家生活用的家電、家居、衛浴、健康器材、出行工具等體積較大的消費品的上門入戶服務,區別于小件的快遞包裹、中件快運的包裹。居家大件物流的特點是,貨物價值相對比較高、容易破損,需要從業者具備定的搬運技能,不僅要送貨還要安裝,同時還包括后期的貨品維修業務等等,這就需要專業的物流企業。
馮貞遠向記者介紹,目前的電商在網站運營方面已經做到了最優化,但是在最接近消費者的“最后公里”物流服務上問題百出。現在占據國內物流市場90%份額的是中小型物流企業,小、散、亂的行業特征很難滿足高速發展的電商行業對物流配送服務大規模、專業化的要求。尤其是在家電家具等大件物品上,相比于小件商品,冰箱、空調等產品因具有易損、不可拆分、體積大等特點,給運輸帶來更多不便。無獨有偶,家電售后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也讓物流從業人員無從著手,于是家電網購中的送貨不上樓、送到不安裝、送貨區域有限、售后無服務等問題愈發嚴重。
此外,從整個品牌商來說,馮貞遠認為,現在品牌商對線上銷售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銷售區域受限有很多地方送不到,只能減少銷售區域;要么是很多個DC倉備貨解決送貨慢的問題,要么花費很多物流成本,解決定單量少距離遠的問題。這些痛點限制著居家大件物流的發展,同時也是整個互聯網時代居家大件物流所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時代,線上銷售模式對物流的需求已經從工廠直達用戶,這就需要網絡化統配送,由分散到整合,這給整個快遞快運企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但是對于居家大件物流行業來講,問題也不容忽視。
馮貞遠解釋說,目前,很多物流企業的居家大件倉儲布局還多有欠缺,不同類型的貨物多次中轉、混裝混發配送比較多;此外,居家大件貨物必須要求具備定的搬運技能。匯總這些特點,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么普通快遞快運企業做居家大件物流時破損率和物流成本會這么高了。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企業不斷融合,馮貞遠認為,未來居家大件物流的趨勢定不是誰賣誰送,而是網絡化統配送,需要物流+服務的體配送,因此行業也形成較高的壁壘。在互聯網時代,只有標準化、網絡化、智能化、可視化和有基礎運營體系的居家大件物流企業才能發展下去。
日日順物流平臺的基礎,實際上是整合創新了海爾集團的營銷網、服務網、物流網和信息網,按照海爾售后服務用戶的標準做物流服務的。
馮貞遠介紹說,營銷網從1996年開始投入建設,目前有3萬多家專賣店;服務網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搭建的,現在國內有6000多家服務網點;物流網截至2016年5月底,全國有100個DC。
“‘四網融合’是日日順物流的根基,而且早已全部向社會開放,為社會的居家大件物流提供服務。”馮貞遠說,海爾基礎訂單量吸引了很多優質的戰略合作伙伴到我們的平臺上來,如今日日順物流平臺已經形成了開放的價值生態圈,端聯著客戶資源,端聯著物流資源,這既包括我們的倉儲合作伙伴、又涵蓋物流地產商、物流設備商,區配運輸商等,這樣建立起來個開放的生態圈,大家圍繞著用戶體驗,以創造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為核心,來創新,來為用戶服務。
日日順物流對社會開放,吸引了天貓、京東等平臺企業,小米、微鯨等互聯網電視品牌,美樂樂、芝華士等家居類品牌商,以及牛電科技、億健、伊吉康、藍堡等大件觸網新品結成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大件居家物流最大規模的生態圈。
在平臺方面,日日順物流目前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居家大件物流全流程的五大核心智慧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多級云倉方案、干線集配方案、可視化配送方案、最后公里送裝方案以及價值交互增值方案,以此保證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
通過幾年的努力,如今日日順物流的日峰值處理訂單能力為90萬單,連續7天作業能力為50萬單,常備是28萬單,高出整個行業1倍還要多。
馮貞遠欣慰地說,到目前為止,日日順生態圈平臺已經吸引了9萬輛車,2000多家品牌客戶,倉儲面積達500萬平方米。每年配送的B2C用戶6600萬單,年吞吐量達到1.1億立方米,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海爾的企業文化,得益于海爾創業創新的兩創精神,得益于海爾推崇的與用戶零距離。
談到日日順物流未來的戰略,馮貞遠說,我們將分成三個階段實現這個戰略:物流網、物聯網和務聯網,以用戶的需求為核心,互聯互通物流生態圈的各個要素,包括我們的整個平臺,包括我們的品牌客戶、用戶,包括我們的資源方,把車、庫統統互聯互通起來。未來的日日順物流將始終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誠信為核心,以更加開放的思維,以更加開放的行動,與生態圈的合作伙伴共創共贏。
日日順物流可以為客戶提供多種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馮貞遠說,“在開放的智能云倉網絡方面,我們是基于海爾訂單大數據以及與菜鳥合作的大數據為基礎,以少量的倉,合理的庫存來實現全網的覆蓋、來實現按需送達。同時根據大數據的科學預測,把貨放在離用戶最近的地方,來縮短配送周期,提升用戶的體驗,通過體化的解決方案,來降低客戶配送成本、庫存成本及運營成本。”
日日順物流最大的優勢在三、四級市場。馮貞遠說,我們是通過三萬個海爾專賣店的訂單作為基礎,同時來匹配同類型大件定單,這樣既解決了集配時間長送達慢,又解決了居家大件物流中轉多次、中轉混裝導致的破損之痛點。比如,日日順從自己的100個倉庫送貨到縣、鎮、村的用戶,對于安裝類以及配送距離在50公里以上的大件定單,我們是同線路配載來為用戶提供服務;對于配送100個倉覆蓋在距離50公里以內的訂單,我們直接來送到用戶,最大限度減少裝卸次數。通過這樣種解決方案,為品牌商客戶創造價值,為我們的用戶創造最佳的服務體驗。
目前,日日順分布式的云倉網絡可覆蓋全國2915個區縣,也就是覆蓋了除新疆和西藏部分區縣外的所有地區。
在倉儲管理方面,日日順通過智能化的倉庫管理系統,來實現了管理、盤點,系統、智能入庫和分揀,全流程透明可視化;干線集配網絡方面,全國15個發運基地年發運14萬立方米貨物,通過智慧的干線運輸系統,來實現智能化管車,可視化管貨;在零擔干線方面,全國180個城市中轉站,通過精準直通車產品為用戶提供站式的服務;在可視化的區配網絡方面,通過八大系統來實現全流程的可視化管理;在用戶體驗方面,通過六大節點與用戶零距離的交互,來實現用戶體驗的全流程可視化,兩次電話預約,三次短信提醒,全程服務跟蹤,創造全流程最佳的用戶體驗,馮貞遠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說。
如今,提到物流創新模式,日日順物流“車小微”這種輕資產運作模式,聚合了社會化的車輛和人力資源,實現了對用戶需求的快速響應。馮貞遠說,“車小微”是開放的司機創業平臺,我們實現用戶評價到車,用戶評價和車的搶單權限掛鉤,真正實現了用戶說了算,實現最優化。這個平臺是日日順物流核心的競爭力,我們也正在根據用戶的反映進步的實現“車小微”的升級和迭代。
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日日順物流創客訓練營因此應運而建。
以圍繞時代主題,激發創新思維、激勵創業行動、激活創客夢想為宗旨,讓更多優秀的物流創客和創業項目成長蛻變,成為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日日順物流創客訓練營搭建了“四大平臺”——“物流創客大賽”用以輸出雙創型的物流人才,“創業導師培訓”可以輸出前瞻性的些物流技術,“創業實踐基地”可以孵化出些明星型的創業公司,“創業項目孵化”則可以輸出實踐型的些創業的案例。
馮貞遠介紹說,日日順物流之所以主動發起創客訓練營大型公益行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方面,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智慧物流系統的日新月異,需要為物流人才搭建個創業孵化平臺,從而有效促進產學研的結合,同時為全行業的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動能。另方面,日日順物流承襲海爾集團“從制造產品到孵化創客”的十年轉型實踐,搭建了強大的開放搶單平臺和成熟的創客孵化機制,為未來物流創客提供成熟的展示舞臺。
日日順物流創客訓練營雖由日日順物流發起,但資源方卻不止日日順物流家,它是個開放的平臺,包括海爾等企業方,以及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在內的諸多資源方都將為物流領域的大學生創客提供創業所需的各類資源。而日日順物流作為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授牌的首家物流企業,將為物流大學生創客提供孵化基金、創業指導、渠道媒介等支持。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馮貞遠說,物流業未來發展的深度和廣度,與這個行業的人才數量和素質息息相關。作為個公益性的創客人才孵化平臺,日日順物流創客訓練營的創業項目成果和創客人才將用于解決行業難題,在智能化、可視化、自動化、集成化等方面為物流用戶創造最佳體驗,為企業和物流業注入活力,促進中國物流產業的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