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雨 李東哲(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體育與休閑學院海南三亞572022)
再談體操課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
□謝春雨 李東哲(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體育與休閑學院海南三亞572022)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體操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進行了探討,指出在當前倡導“健康第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體育多元價值、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體育教學理念指導下,體操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應是一個動態、互補、包括四個環節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以期為體操教學效果的提升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參考。
體操 教學方法 優化組合
體操運動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醫療保健和軍事活動開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無需贅言。因此,在體操課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一直以來都是體操教學研究領域內的重中之重,體操教學方法的研究也早已不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大量有關體操教學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更是不斷地發表在學術期刊和教育雜志上。對于體操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也有學者進行過分析和探討(蔣圣林、袁云,2003),指出了體操教學方法之間互補和綜合運用的具體措施,以期提高體操教學效果,但這項研究僅限于在對學生體操技能的掌握這一層面上展開討論的。隨著我國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和實施,改變了以往體育教學中強調學生掌握“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和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體育課程理念成為當前這一歷史時期體育教學和體育課程設計的價值準繩。與此同時,體操教學方法對其他學科有關學生能力方面的理念和方法也進行了大量移植和引入,使體操教學方法的體系不斷完善和豐富。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體操課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對于提高體操教學效果而言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表1 主要體操教學方法匯總表
“體操教學方法是指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的方式、途徑、手段的總稱。”體操項目的特殊性決定了體操教學也呈現出其自身的特點,體操動作的非常規性、危險性、復雜性和多樣性也決定了體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樣性。并且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體育教學改革措施的相繼實施,更促使教育領域內教學方法和手段也不斷更新。當前,在體操教學方法體系中,除去傳統的體操教學方法(示范法、講解法、練習法等)之外,還有不斷地汲取其他學科當中行之有效并通過相應的實驗研究證實了在體操教學中同樣效果顯著的教學方法,諸如合作學習法、分層教學法、主體教學法等等。據不完全統計,當前的被證實有效的體操教學方法達三十幾種之多(如表1所示)。正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一西方著名的諺語一樣,對于體操教學目標的達成而言,有很多種教學方法可以運用,但在體操課程的實施當中也不是說教學方法運用的越多越好,而應根據學生身心特點、教學內容、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方法組合,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技能水平、取得體操最佳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
在體操教學中,為了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往往需要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而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更能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當前“倡導健康第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體育多元價值、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體育教學理念指導下,體操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的應包含以下幾個環節:
首先,在體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之前應先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場地器材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然后進行教學方法選擇的第一個環節,即采用分層教學法對學生、教材、輔導和評價等方面進行分層。“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2]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為不同層級的學生制定符合其自身能力水平發展的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驗符合當前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因此,分層教學法是較為宏觀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后繼選擇相對具體教學方法的前提。那么在展開具體的教學工作之前,分層教學法是進行體操教學方法優化組合必須要考慮的第一個環節。
其次,在對學生進行層級劃分之后,進入到體操教學方法優化組合的第二個環節。這一環節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同樣要依據不同層級中學生教學內容和任務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若是以技能傳授為主的教學內容,傳統教學方法中的示范、講解時比較適用的,當然,在示范教學法的運用中也要注意示范的種類、示范的形式以及示范位置的選擇和運用等問題(這種方法又可依據現實情況而定,由教師、學生或電教化的手段進行展示,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在講解法的運用時,也應結合其他方法的運用,可在講解的過程中采用比較法的方式,把抽象的動作技術、要領與學生熟知的一般事物進行比較,使學生能夠具體、形象地了解哪些抽象的事物,如在“滾翻”動作的技術教學中,比較“球”與“木塊”的外形與滾動,使學生理解團身要緊的原因及方法,從而使學生快速建立動作概念。同時,示范和講解這兩種教學方法也是密不可分的,運用起來都會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情況,這是因為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孤立地使用的;若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則可采用啟發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動教學法、學案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這類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完成動作技能的同時加深對體操理論知識的認知。
第三,在這一環節當中的教學方法的選擇,相對于前兩個環節的教學方法更為具體,是整個教學設計的具體實施階段。在這一階段可選擇的教學方法有完整法、分解法、重復法、變換練習法、合作學習法、念動訓練法、表象訓練法等,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但這些方法的運用都離不開對學生練習和學習的多元反饋與對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強調。多元反饋教學法是以“控制論、信息論和系統論”為原理建立的一種以學生知識運用和能力開發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元反饋讓學生明確自己練習和學習的實際效果,進而讓學生做出相應學習策略的調整。而合作學習則是體操教學中廣泛利用保護與幫助這一項目特征具體體現,也是學生集體協作精神的培養和多渠道獲取信息能力的鍛煉。第四,經過第一、二和第三環節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之后,應該在學生技能的習得和學習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重新對學生的狀況進行評估,以便于制定和實施下一階段的教學方案。在此階段采用等級升降教學法最為合適,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層級上的微調,使學生在總是處于能夠使其自身得到最恰當鍛煉的層級當中。因此,從以上四個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的環節來看,整個教學方法的選擇與組合是一個動態、循環和互補的過程,每一環節的教學方法之間及上下環節之間的教學方法都可以進行重新的排列與組合,前提是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教學效果提高。
圖1 教學方法優化組合環節圖
教無定法,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法。但教要有法,體操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是一項動態的、系統的工程,應依據體操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恰當的選擇。在當前體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文中所提出的幾種體操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的環節是從宏觀到具體的過程,但這些組合方式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應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加以靈活運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果。
[1]童昭崗.體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http://baike.so.com/doc/6127055-6340215.html.
[3]王玉杰,張潼.學案教學法在基本體操教學中的運用[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9).
[4]將圣林,袁云.論體操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優化[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3).
[5]謝春雨,李東哲.比較教學法在體操普修課教學中的運用[J].內江科技,2010(2).
[6]周玉華.分層分類教學法在高校體操課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2015(4).
[7]黃志高.啟發式教學在體操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2(3).
[8]張艷玲.高校體操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對策[J].才智,2016 (4).
G807
A
1006-8902(2016)-07-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