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金進場,股價上漲。不久前,由于恒大地產耗資90多億元率先買進萬科A的股票,隨后跟風資金涌入,該股股價先是漲停,然后再次沖高到22元上方(見圖-1)。這次舉牌無可爭辯地解釋清楚了“有增量資金進場則股價必漲”的投資原理。動用這么多的真金白銀一擊中的,我相信這絕不是獵手的臨時起意,他們想必已經埋伏很久了。
未來幾年,中國商界“一言不合就舉牌”甚至“一聲不吭也舉牌”的精彩故事會層出不窮,將有越來越多像萬科這樣的優質上市公司被大資金悄悄相中、納入囊中。大浪淘沙,市場上的好東西當然有,識貨的人自然也不缺,關鍵是下手的時機要巧妙。經濟減速怎么了?房地產走到拐點了又如何?我們不應再感慨當下眾多投資標的那“雞肋”般的收益率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先學學恒大的思維能力吧,有錢不去拿地蓋樓,轉而去收購同行的股票,這至少能說明即便是接著玩兒房地產,套路也該變換一下了。
什么事都有個支點,找到它我們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比如在指數方面,作為牛熊分界的250日均線依然在向下運行著(見圖-2),艱難時刻你我都得忍,沒轍。好在個股有此伏彼起的交易機會,只要耐心潛伏下去,終將會有斬獲的(見圖-3、圖-4,說明:不是薦股)。本專欄中我們舉過的例子已經太多了,在此我想請讀者思考關于倉位的問題:牛股其實沒什么神奇的——它們在拉升之初都會有跡象,會有即將形成漲勢的初始階段。如果有方法、有工具可以鎖定所有蓄勢待漲的股票,那么一個投資人(包括機構投資者)應該如何分配手中的資金呢?總體的倉位又該是多少才對呢?我的理解是:第一,做投資做的就是概率;第二,如果上述條件均具備,你應該在所有發出買入信號的股票上同時建倉,整體倉位是100%!之后,你只需不斷賣掉不漲的股票,把資金換到發出買入信號的股票中去;至于上漲的,一路持有!
(作者為成功航線投資者教育培訓機構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