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周華富
夯實基礎 精心準備確保順利參與全國碳交易市場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周華富
碳排放權交易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較低成本完成節能減碳目標的重大創新。浙江著力夯實碳交易數據基礎、創新工作機制、強化能力支撐,為順利參與全國碳市場積極做好準備
應對氣候變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挑戰,也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碳排放權交易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較低成本完成節能減碳目標的重大體制創新,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圍繞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目標和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工作部署,在國家發改委的統一領導和關心指導下,把碳交易列入浙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扎實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排放權交易前期工作,不斷夯實基礎,積極為參與全國碳交易市場做好準備。浙江的主要做法是:
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自2014年以來,浙江按照“統籌謀劃、突出重點、穩步實施”的工作思路,積極穩妥推進碳報告工作,切實將碳交易基礎數據做實做好,為參與全國碳交易鋪好“奠基石”。
分步推進企業碳報告工作。2014年試點先行,在發電、鋼鐵、化工等10個行業中選取96家重點企業開展碳報告工作,完成2010-2013年度碳報告的編報、核查和專家復核。2015年擴大到當時已有指南的14個行業,推進發電、鋼鐵、化工、水泥、平板玻璃等14個行業590家重點企業2010-2014年度碳報告的編報、核查、復查,核查和復查率均為100%。2016年將實現全面覆蓋,開展所有符合國家要求的1700家重點企業的碳報告工作,重點做好碳交易納入企業的名單確認、碳報告編報、數據核算、核查復查、匯總上報等各項工作。
逐步理順碳報告工作流程。通過兩年的工作實踐,逐步形成了重點企業核算報送、第三方機構核查復查、主管部門審定確認的碳報告工作流程,建立了省級有關部門相互聯動、各級發改上下銜接的工作機制。
加大專項資金保障力度。2014年以來,省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核查復查、能力培訓和基礎研究等碳交易相關工作,有效保障企業碳報告工作的順利推進。
控制碳排放是國家下達的約束性指標,必須全面完成。浙江分解落實目標任務,推動省市縣三級清單編制工作常態化,建立健全碳排放考核機制,積極探索、深入實踐,為實現低碳發展增添“新動力”。
建立省級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統計體系。會同省統計局,制定發布《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統計工作的意見》,建立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統計報表制度。作為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試點省,逐年編制省級清單報告,目前已完成2005-2014年度省級清單編制工作,其中2005年和2010年清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推進市縣清單編制常態化工作機制。浙江于2014年啟動市縣清單編制工作,在全國率先發布《浙江省市縣清單編制指南》,以確保清單編制工作規范開展。組織開展市縣級清單編制工作,全省11個設區市和90個縣(市、區)完成了2010-2014年度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已實現市縣清單編制全覆蓋。經過兩年的實踐和摸索,掌握了省市縣三級、五大領域、六大類溫室氣體的排放源、歷史排放情況及未來減碳潛力。2016年,浙江將制定出臺清單編制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溫室氣候清單編制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建立設區市碳強度降低目標考核制度。2013年省政府印發《浙江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浙政辦發〔2013〕144號),將碳強度下降目標分解到11個設區市。2014-2015年,開展碳強度試評價考核,參照國家對省級政府的考核方法,結合浙江實際,制定考核方案,對各設區市降碳工作進行試評價考核,逐步探索建立適合浙江省情的碳強度考核制度。2016年,浙江將做好“十二五”考核工作,并謀劃“十三五”時期碳排放控制目標的分解和考核制度。▲浙江在全國率先成立省級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合作中心,負責全省氣候低碳領域的研究咨詢工作。組建省級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和省級專家庫,發揮專家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智囊作用

圖/金川
應對氣候變化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能力建設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因素。浙江著力加強隊伍建設,積極打造浙江省氣候變化研究交流平臺,廣泛開展宣傳培訓,不斷提升氣候變化工作的“支撐力”。
強化隊伍建設。在全國率先成立省級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合作中心,負責全省氣候低碳領域的研究咨詢工作。組建省級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和省級專家庫,發揮專家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智囊作用。同時,通過企業碳報告核查復查和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等工作,培育了省市縣支撐單位和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形成了以省氣候低碳中心為核心,相關研究單位、氣候變化專家和第三方機構為依托的多層次支撐團隊。
強化平臺建設。按照李強省長的批示要求,浙江建設了浙江省氣候變化研究交流平臺。截至目前,已建成企業碳排放報送和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等兩大應用系統,建立了覆蓋省市縣三級、五大領域的溫室氣體清單及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的基礎數據庫,存儲核心指標22萬條、總數據量1.3億個,涵蓋省市縣發改、企業和機構等用戶數4723個。下階段,將深化平臺建設和應用,實施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發展大數據示范工程,進一步支撐碳報告、碳監測、碳考核、碳評估和碳交易等工作。
強化宣傳培訓。積極組織講師隊伍,編制培訓教材課件,探索形成“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培訓模式,針對政府部門、企業和第三方機構等不同層次,2014年以來累計開展了36場能力培訓,培訓企業近1000家,參訓人員累計達28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各責任主體開展碳報告、參與碳交易的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同時,從2013年開始,省發改委每年發布《浙江省低碳發展報告》。依托“院士專家行”“全國低碳日”系列活動,開展系列低碳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全民的低碳意識。
下一步,浙江將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規范,強化能力支撐,做好碳交易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確保順利參與全國碳交易,為控制碳排放、建設美麗浙江做出積極貢獻。
*本文系周華富副主任在2月23日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的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