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寒影
【摘 要】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進孩子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我會努力做好孩子們的榜樣,像一塊磁鐵緊緊地吸引著孩子們的心,像一柄火炬熊熊燃燒,照亮孩子們的思想。讓孩子們像雛鷹一樣展翅,昂首邁向新世紀,走向希望的明天。在這里,我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最樸實的愿望:讓我們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愛去交換愛,用真情贏得真情,讓我們的紅領巾和希望一起飄動!
【關 鍵 詞】 愛心教育;班主任;教學
每當教師節來臨之即,我總會收到我班學生們送來的一張張飽含真摯祝福的小卡片。從字里行間,我體會到了他們的純真,感受到了我自身存在的價值,但更多的還是感到深深的欣慰。我深知孩子們是愛我的,我對他們是盡責的、無悔的,因為我愛他們,愛我的教育工作。
有時候,我會覺得班主任工作很累,尤其是我們這種學生參差不齊的班級,更為頭疼。班上學生中有父母離異的、父母親去世的單親家庭,有兄弟姐妹多的,有寄住在親戚家的,也有少數留守兒童。家庭情況更是千姿百態,有兩三個機關單位的,有外出打工、進城務工的,有清潔工人,有在街邊賣小吃的,有下苦力做小工的,也有整天無所事事的……面對這么多家庭不一的孩子,有時真的很累、很無奈、也很無助。有時真想放棄,管他成績好壞,任他發展。但良心告訴我不能,我也不忍。誰說有錢人家的孩子學習才好,誰說窮孩子就要比別人弱,難道你忘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你看,我們班的簡加葉同學在讀書之余,要幫媽媽在街邊賣小吃,帶弟弟,在校學習優異,還能幫助我管理好班級;熊堂英同學家庭困難,兄妹多,放學路上常能看見她幫媽媽掃街道、撿垃圾,在家也很勤快孝順,而學習呢,一點兒也不耽誤。雖然班上也有少數學困生,我會找原因,盡量去幫助教育他們。班上三分之二的家長只有小學文化,根本無法輔導孩子,這讓我很頭疼,當初我還常開家長會,希望家長能配合輔導孩子,這樣我就輕松多了,孩子在校學,在家鞏固,學習就更牢固了。但是根本沒用,家長無能為力,他自己都弄不懂,你叫他怎么去輔導呀?加上家庭困難,更談不上去上補課班了。但是我不能讓孩子失去學習的信心,每天多抽一些時間來輔導,家庭作業重新講一遍,雖然有的時候很累,甚至有的學生不理解老師的苦心,從來不完成作業,家長也不管,但能怎么辦呢?我只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用心去感化他們,無愧自己的良心,我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有個缺點,不愛打學生,俗話說“嚴師出高徒”“黃荊棍下出人才”,有老師也說過,你們班孩子太活潑了,該好好管管了,不打不行喲,大了就不好管了。其實,我覺得各師各教,我的性格決定了我的教學,我喜歡把孩子們當作我的朋友。課堂上我是老師,他們會尊重我,認真學習。課后我們是朋友,可以聊天、問這問那、甚至開玩笑,我感覺這樣很好,很輕松。有時上課我會講一些與課堂知識有關的故事,或是我自己學習的經歷,孩子們聽得很入神,從中也能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也更喜歡學習了。我認為,老師應善待、關愛每一個學生,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多與每一個學生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打成一片”,走進學生心靈,做學生最信任的引路人。教學中,我喜歡貼近生活,讓學生不但學習知識,還要學會生活。我不贊成整天讀死書,該玩的時候就要好好玩,該學的時候更該好好學,玩得好才學得好。我崇尚自由,我不想抹殺了孩子自由和想象的空間,要以學生為本。要知道,一個班主任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健康活潑的成長,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小孩子嘛,是有調皮搗蛋的時候,不要覺得他是小孩,就可以打之罵之。你不要把他看著與老師有什么不同,師生間只有年齡與知識的差別,其他都是平等的,老師沒有比學生高人一等的地位。我們要“蹲下來看孩子”,孩子的心是最純潔的,你對他好,他不會對你不好。只有注入了愛的教育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最佳的效果。老師如果能夠給予學生以足夠的愛,那么你就會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你才能走近學生的心靈,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者。記得那年我2歲的孩子生了病,要常帶到重慶去檢查身體,我怕因此耽誤學生的課程,就要求辭去班主任工作。在上最后一堂課時,我把要離開的事情告訴了學生,希望他們能聽新老師的話,好好學習,話還沒說完,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有一種莫名的舍不得。我看著孩子們眼睛里充滿了疑惑和期盼,我實在忍不住了,背對孩子們哭了,當我強忍著回過頭看著那一雙雙企盼的眼睛時,平時淘氣、不淘氣的孩子,此時在我眼中都是最可愛的。有的孩子也趴在桌上哭了,有的說老師您別走,有的問老師您什么時候回來。聽著這些,我真的舍不得離開。我怕再哭出來,便走出了教室,當回到辦公室,我再也控制不住,哭了。一邊是我的孩子,一邊是學生,我能怎么辦?幸運的是兩星期后,我的孩子有所好轉,我又回到了班上。當時學生們可以用“歡呼”來形容,從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我暗暗發誓,我不會再隨意批評打罵孩子,因為他們是多么懂事,多么有人情味。
我就是這樣與孩子們一道在玩中教,玩中學,雖然我沒有偉大的奉獻,沒有淵博的知識,更沒有先進的事跡,甚至沒有優秀的成績,但我是用心去教學,能與孩子們輕松愉快地學習,我很知足。我一直認為,成績固然重要,但人的素質更重要,我深信我們班的孩子們長大后個個都是充滿活力、充滿自信、樂觀向上的,他們的明天是有希望的,是美好的!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進孩子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我會努力做好孩子們的榜樣,像一塊磁鐵緊緊地吸引著孩子們的心,像一柄火炬熊熊燃燒,照亮孩子們的思想。讓孩子們像雛鷹一樣展翅,昂首邁向新世紀,走向希望的明天。在這里,我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最樸實的愿望:讓我們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愛去交換愛,用真情贏得真情,讓我們的紅領巾和希望一起飄動!
【參考文獻】
[1] 李鎮西. 愛心與教育 素質教育探索手記[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2] 莫寒禎. 淺談班主任愛心教育[J]. 中學教學參考,2016(9).
[3] 李萬軍. 以生為本 打造愛心教育[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