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軍
摘 要:數學學科是工具學科,數學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進步,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社會科技的發展要倚重數學,數學學科在義務教育課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然而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因智力和能力的不同,對數學的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許多學生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心理障礙,教師在教學中,要設法消除學生的這種障礙,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學;數學學習; 障礙;成因;對策
數學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科目,是人們生活、勞動、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數學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學生的智力、能力及思維發展與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的位差,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形成學習障礙。
一、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中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并不成熟,從而造成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心理障礙,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依賴心理。 數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鉆研和創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概括并分門別類地一一講述,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期望教師提供詳盡的解題示范,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筆,導致解題出錯。一是未弄清題意,未認真讀題、審題,沒弄清哪些是已知條件,哪些是未知條件,哪些是直接條件,哪些是間接條件,需要回答什么問題等;二是未進行條件選擇,沒有"從貯存的記憶材料中去提缺題設問題所需要的材料進行對比、篩選,就"急于猜解題方案和盲目嘗試解題";三是被題設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層次的抽象、概括、判斷和準確的邏輯推理;四是忽視對數學問題解題后的整體思考、回顧和反思,包括"該數學問題解題方案是否正確?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該方案有什么獨到之處?能否推廣和做到智能遷移等等"。
(3)定勢心理。定勢心理即人們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思維定勢。在較長時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習慣性教學程序影響下,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穩固的習慣性思考和解答數學問題程序化、意向化、規律化的個性思維策略的連續系統--解決數學問題所遵循的某種思維格式和慣性。
此外,還有自卑心理、自諒心理、迷惘心理、厭學心理、封閉心理等等。這些心理障礙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制約、阻礙著中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數學教學效益降低,教學質量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二、導致中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原因
導致中學生產生數學學習障礙的原因絕不僅僅是因為學生本身智力方面的原因,其中也有教師、家長、社會方面的因素。具體地講,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如下一些:
①“應試教育"大氣候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題海戰術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忙于應付;②對素質教育缺乏科學的全面的理解;③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和標準有待于進一步完善;④數學學科價值還未真正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認識;⑤教法單調死板,缺乏針對性、趣味性和靈活性;⑥學法指導不夠,學生學習方法不對頭;等等。
三、引導中學生克服數學學習心理障礙的策略
要提高中學數學教學效果,首要任務是版主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學習自信心。在教學中教師要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領悟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進而愛學、樂學、會學、學好。
(1)要加強方法指導?!皵祵W方法是在數學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的具體途徑、手段和方式的總稱?!弊寣W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掌握數學知識,掌握數學過程,掌握解題方法;重視學法指導,即重視數學方法教學。數學學法指導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審題答題,進行知識體系的概括總結,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定,對解題過程和數學知識體系、技能訓練進行回顧和反思等等。
(2)因材施教。教學中真正做到想學生所想,想學生所疑,想學生所難,想學生所錯,想學生所忘,想學生所會,想學生所樂,從而以高度嫻熟的教育技巧和機智,靈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導學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調節學生的意志,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自己的心靈呼應學生的心靈,使師生心心相印,肝膽相照。課堂步入一個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學成為一種賞心悅目、最富有創造性、最激動人心的'精神解放'運動"。
(3)興趣引導。一是問題激趣。"問題具有相當難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經努力可以克服困難,但并非輕而易舉;可以創造條件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并非一蹴而就";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創設生動形象、直觀典型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還有語言激趣、變式激趣、新異激趣、遷移激趣、活動激趣等等。
(4)目標引導。數學教師要有一個教學目標體系,包括班級目標、小組目標、優等生目標和后進生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都有前進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標要既有長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總體性的又有階段性的,既有現實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對于學生個體,特別是后進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過"暗示"和"個別交談"使他們明確目標,給他們加油鼓勁。
造成學生數學學習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引導中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的方法也應是多樣的,沒有固定模式。我們數學教師要不斷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思維狀況,改進教法,引導學生自覺消除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讓素質教育在數學教學這塊園地中開出鮮艷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