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
合作學習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突破灌輸式教學的弊端,通過互助協作、合作探究、共同學習、合作分工等方式,實現學習目標,喚起小學生對知識的熱情,更好地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合作學習更多重視,逐步引導學生樂于探究、善于合作及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團隊意識。
目前,合作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教育工作者和大多數家長的重視。其本身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能讓學生體會團結互助的好處。但是,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基于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和合作學習中出現的某些問題,探究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課堂紀律問題
合作學習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一旦涉及不同的觀點和想法,就必然有爭吵。所以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相比,會給課堂帶來更多、更大的噪音。有了吵鬧,必然會影響學習,降低學習效率。這是現階段有些學校面臨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決的。這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廣大學生的責任。首先,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可以先停止所有活動,提醒學生要小聲說話,不要大聲吵鬧,影響他人,也可以利用肢體語言提醒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是很重要的。
2.師生矛盾問題
師生矛盾由來已久,亟須改善,教師總是命令學生,師生之間的交往地位不平等。教師一直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只能處于被動的地位,被動接受教師的指令,任憑老師的安排和擺布。這種師生關系影響了師生的正常交往。這樣的學習氛圍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學生也缺少了學習主動性,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影響了學生的心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更要強調合作學習,采取可行的辦法解決師生矛盾。
二、確定學習內容,培養探索合作
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就是確定學習內容,培養探索合作。小學美術課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圍繞學習目標設計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合作,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師要重視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及生活性,從學生興趣和生活出發,聯系實際,設計有趣味而真實的學習內容。學習美術教材的時候,可以使用多媒體鑒賞影視片段和圖片,培養學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識。引導學生開展想象,有創意地展開創作,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賽后評選出最佳團隊獎、最佳創作獎等,讓學生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教師設計學習內容的時候,還要注意富有探索性和挑戰性,引導學生樂于合作、勇于參與,激發學生潛藏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游戲活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提高合作探究效率
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在探究學習中分組既是關鍵同時也是基礎因此在小組分配時我們要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把學生的陛格特征、興趣愛好以及生活背景都作為分組的依據不能只憑借學生的自主意愿簡單分組要爭取形成一個依賴但又異質的功能團體小組之間能力均衡具有相互競爭性在競爭合作中實現全面發展。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將小組的利益和榮譽放在首位,相互配合、公平競爭洛自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完成自己的任務。通過這樣一個相互帶動、相互促進的過程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和合作探究能力。在大家思維的碰撞下學生對美術這門學科的了解會更加深刻掌握的知識也會更加豐富最終深刻地掌握知識的重點。
四、有效進行調控,推動合作學習進程
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不僅需要教師精心預設,選擇合適的主題,更需要教師側重生成,時刻關注學生動態。有些教師在組織小學合作學習過程中,習慣做“甩手掌柜”,只管布置任務,對于任務完成的進度和效果無暇顧及,這樣無形中會降低課堂效率。因此,具有實效性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進行有效調控,針對學生表現調整整個課堂進度。三年級下冊“變垃圾為寶”一課教學,教師讓學生課前準備一些生活中的廢棄物,如膠卷殼、牙膏盒、吸管、廢舊電線、紙杯、塑料盒等,根據本課教學重點,要求學生對自己帶來的這些垃圾進行剪、畫、刻、貼等;然后制作有趣的作品,在小組活動的前半程中,學生表現非常好,有的剪,有的畫……然而,時間過去了一半,學生依然還在忙著制作這些小零件,而沒有人把小零件制作成成品,如果再這樣耽誤下去可能到下課都無法出一個成品。此時,教師進行臨時調配,由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進行穿插、拼接等工作,小組長聽到老師的安排才恍然大悟,趕緊著手整理組合,終于快速地完成了小組作品。縱觀這個教學案例,實現學生的高效合作,需要人人有事做,更需要有條理、有組織地“做”,教師不能放任自流,適時調控是實現課堂實效性的關鍵。
五、創新評價標準,彰顯合作學習真諦
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內涵,即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實現自我提高。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內驅動力則要靠“激勵”,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中的評價方式,創新評價標準,讓每一個積極參與的學生都獲得教師的肯定和激勵,從而挖掘更大的合作潛力。一年級下冊“可愛的動物”一課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利用小組競爭來展示自己的作品。首先由小組成員將最喜歡的動物制作成功,然后貼到自己設計的背景墻上,然后根據自己的作品講一個故事,比一比哪組貼得漂亮,講得生動。學生在競賽任務的趨勢下,活動效率非常高,都急于將自己具有創意性的作品展示給別人,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在最后的評價環節,教師頒發了“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集體貢獻獎”等獎項,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小組明白合作中不能只關注自己,要協力合作,必須有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才能提高小組合作效率。
總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作為合作探究的主人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一定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將美術學習和合作探究結合起來廠邊學習一邊合作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增強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深度進而培養更多的美術人才。
參考文獻:
[1]董國棟.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許慧.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