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莉
【摘要】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逐漸成為現階段中學校和教師共同研究和關注的重要課題。情感教育的良好把握需要從學生自身的學習實際出發,同時結合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同時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正確的情感觀,這樣可以有效幫助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實現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從情感教育的內容入手,綜合分析了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最后對關于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措施的合理思考進行了完整總結。
【關鍵詞】中學 英語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00-01
前言
在素質教育中,情感教育也屬于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情感因素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不斷提高。經過研究發現,情感因素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已經與智力因素的影響基本相當,所以在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尤其是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應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它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我學習的習慣,同時發展個性,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對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提高與效果發揮起到重要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內涵
教育改革要求推進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那么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有正確的感知,情感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恰當的情景和語言,將教學內容與情感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人格,這樣可以在學習中有主觀上的傾向,在日后學習工作中也有促進作用[1]。
二、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方式沒有改變
我國教育改革已經普遍推進,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思想遺留的影響,過渡注重學生的成績,而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我國學生學習起來有很大的困難,教師采用單一教學方法,讓學生機械式的背誦和默寫,不能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課堂活躍度非常低。
(二)忽視學生的能動作用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的情感和獨特的個性,尤其是現階段的中學生,這個年齡段叛逆思想嚴重,不服從強硬的管制,而當前英語課堂應試教育方法會讓學生有厭倦的情緒,學生的參與度低,教學效果的有效性難以保證。
(三)缺少人文關懷
現階段情境教育已經很好地融入到英語教學中,但是真實性較差,中學英語教師在課程設計的時候,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他們現階段經歷的生活,情境與他們的思維和認知不符合,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的效果自然不如預期,教學的目的也不能很好地實現。
三、關于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措施的合理思考
(一)中學英語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
首先,中學英語教師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提高對教材的理解,尤其是新課改下很多教學內容已經改變,教師要先提高自身對教材的熟悉度;其次,整理出教材內容中與情感聯系比較密切的一部分,將情感教學融入其中,這個過程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與他們生活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對未來有良好的規劃和憧憬,而且也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句式[2]。
(二)英語教師注意換位思考
一方面,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從學生真正的需求出發,教學的過程中注意觀察,發現有積極性差或者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課下要積極溝通,避免課堂上點名批評,這樣會讓他們有挫敗感,日后會更加失去對英語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通過講解自身的奮斗經歷感染學生,積極解答學生的疑問,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養成艱苦奮斗、獨立學習的習慣[3]。
(三)注意教學公平問題,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
英語是門外語,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而且在小學接受英語教育的水平和掌握能力有很大的差別,學生英語基礎差距比較大,所以教師要注意教育公平的問題,耐心引導成績欠佳的學生,而且對于他們的進步,無論大小,都要積極鼓勵表揚,從而在整體上鼓勵學生積極學習、認真思考。
結論
綜上所述,中學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是保證知識教育質量的重要方法,在我國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主體地位,同時發揮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合理安排教學任務與教學方法,通過真誠的溝通和引導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增長知識和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參考文獻:
[1]程傳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論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No.19702:151+163.
[2]甘學華.動之以情以情促教——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6,No.28105:61.
[3]鄧娟.由個案分析高職單招生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No.0420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