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開始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以說是歷史非常悠久的教育教學方法,但是因為許多現實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一直得不到完美運用,即使有的學校采用了這種方法,教學計劃也在半路夭折,因為這種教學方法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要多加注意,科學合理運用,才能達到好的效果。本文就高中語文如何結合學生特點,巧妙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探討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高中語文 特點 課堂效率
在我國國內的許多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一直受到高中語文內容的冗雜性和因學生個性鮮明造成的教學難題的雙重困擾。不得不承認,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確實涉及生活與科學的方方面面,教學難度比較高。高中一般班容量比較大,學生數量較多,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對教師及課堂的要求也比較多,經常會產生各種不同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尋找出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以進一步有效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高中語文面對學生不同特點的教學現狀剖析
許多高中語文課堂上,時常會有對課堂或者對教師教學方法不滿的聲音出現。這種聲音的出現說明了高中語文教學中確實存在很多影響學生完成日常學習任務的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所束縛,加上受到許多現實教學因素的制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的精力和較好的辦法顧及所有學生的學習感受,教師依舊在課堂上堅持自己“一刀切”的教學方法,用一種教學方法應對所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在高中生的語文學習中顯然是行不通的。首先,高中生大多處在青春期,本身對學校和課堂的傳統管制就有很多意見,再加上他們在這種青春思潮的高峰期會產生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教師在課堂上對所要講授內容的需要有深度把握,而且要解決學生在課堂中產生的問題,顧及學生情感。
更嚴重的是,高中生已經進入學習成績相對穩定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學困生和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兩種學生群體,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的內容就會在學生中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應,學習成績較好、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可以快速理解授課內容,學困生理解課堂內容就沒有那么容易了,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一般不可能太多顧及學困生的全面發展,造成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成績分化太嚴重的問題,這也會嚴重阻礙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利于課堂的進行與發展。
二、高中語文課堂上學生特點的綜合分析
高中語文課堂是高中所有學科之中課堂氣氛相對輕松的,因為高中語文課堂所講授的內容不像其他學科都是相對固定的知識要點,高中語文的內容是在課堂內容的基礎上更多地延伸到生活實際中,因此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通常會很感興趣,但是由于學生處在青春期,因此對于高中語文的看法和建議比較多,且對于理解能力不同的學生來說,對高中語文課堂的理解也不同,有可能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偏差,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三、高中語文教師結合學生特點的教學實踐研究
1.教師應該關注學生最基本的學習要求。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不能僅靠教案和課本,而是應該多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制定課堂學習內容,教師也可以將課本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及生活中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識。
教師了解了學生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識就可以在課堂中分別對不同學生進行輔導,讓他們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這樣學生既學到了課本中的公共內容,又學到了自己想學的、想了解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成績自然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2.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了解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學習的特性,摒棄傳統的“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而是依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改變講授知識的方式,將學生在課堂中的定位摸索清楚,認識到學生才是高中語文課堂的主體,所有課堂教學的內容必須圍繞學生進行,通過大量教學實踐和積攢經驗了解清楚每一個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特點,了解清楚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不同期間的學習興趣,在了解清楚各項狀況之后,再決定最完善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使教師將教學方法運用靈活自如,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加符合學生的綜合特性,符合學生的學習現狀,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內容性的使用率,最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在教師教學期間,不能僅僅依靠教師自身單方面的努力,因為畢竟高中生的心智還不夠完全成熟,有時候會對教師的探究產生反感,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循循善誘,和學生加強溝通,了解學生互相之間的問題,了解學生對待高中語文這一學科的態度,最后經過努力改變高中生厭惡學習語文及自身學習成績差的現狀。
4.在教師了解學生的基本過程中,最重要的也幾乎是所有學生最關心的,那就是學生在實際高中語文學習中的成績。成績是一個學生的最在乎的,因為成績代表的東西太多。因此,教師面對學習成績在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對待,當然,教師不能歧視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學習成績不會成為教師看待區別學生能力的標志,而是讓成績成為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方法的標尺。面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要積極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更多地探索語文課堂和生活的聯系及它們之間的規律,提高自己的成績。面對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時,應該予以關心,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對他們進行專項輔導,并且為他么特別制定小規模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讓他們能夠跟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節奏,讓他們能夠重新樹立學習高中語文的自信,從學習成績差的泥潭中爬出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作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制定者,應該處處想到學生,時時考慮學生,學會“因材施教”,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玉紅.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
[2]梁芳.提升高中語文教學品質的策略分析[J].中國培訓,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