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蔚夏
8月7日為二十四節氣的立秋,經過烈日的炙烤和暑熱的煎熬,人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因為從節氣上講,畢竟夏天在字義上已經就此告別,不復存在了。然而,不少人感到,立秋后天氣不涼,反而還熱,甚至出現“熱死?!钡膼灍崽鞖?,這種時間不長的“秋熱料峭”的回熱氣象,即是民間俗稱的“秋老虎”。
“秋老虎”實際和春天“倒春寒”一樣,是一種“倒秋熱”現象,與副熱帶高壓持續或者反復控制有關,有時還可出現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的“乍冷乍熱”的情況?!扒锢匣ⅰ敝杂惺褵o恐,橫行一時,歸根結底是藏匿在伏天的暑熱未消,繼續作祟,助紂為虐所導致的,對此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切莫掉以輕心,失于防范。
首先,要注意情志調節。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性情焦躁。此時,應順應天時,調心靜養,多開展一些琴棋書畫、林陰漫步、益友清談等修身養性的活動,有意識避開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到神清氣和,胸懷寬闊,遇事不煩,處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始終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境。
其次,仍須防暑降溫。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保持室內通風和空氣流動,外出應帶上遮陽傘、帽和太陽鏡,并及時補充水分,多喝淡鹽開水、綠茶、綠豆湯以及酸梅湯、菊花茶、銀花露、蘆根水等各種清涼飲料。對于老年人要格外注意加強保護,如發現中暑者,須立即進行現場搶救,并通知“120”,不可有絲毫怠慢。
再次,注意保證睡眠。要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尤其是午睡,保護好心臟,避免過度疲勞,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御能力。老年人一般醒得較早,加上天熱容易影響晚間睡眠,對此除午睡之外,白天打個小盹也不失補覺的好辦法。
另有,調整降溫設備的使用。立秋之后,雖有“秋老虎”發威,但夏秋之交,白晝溫差已經開始發生變化,隨著早晚溫度降低,天氣轉涼,北方一些地區還會出現冷氣襲人的現象,稍有不慎,就會使人傷風感冒。此時,要適當減少降溫設備特別是空調的使用,早晚最好不用,晚上務必蓋好腹部,這點對于陽氣漸衰,抵抗力下降的老年人尤為重要。
此外,應加強飲食調攝。立秋之日,不少地方有“貼秋膘”的習俗,然而 這種做法未必切合時宜。因為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馬上進補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大量的各種肉食,可增加脾胃負擔,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尤其對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弊多利少。而且大量進食肥甘厚味,還能生濕化熱,助長“秋老虎”的“虎威”。此時宜選擇既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重點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另可多食豆類以及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但要注意“秋瓜壞肚”,對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損傷脾胃。由于此時腸道抗病能力減弱,夏秋之交又是食物中毒等腸道傳染病高發期,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加強自我飲食管理,不給腸道傳染病以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