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賢嬌
摘要:仿真教學法是教育信息化建設和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專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關系到培養的學生是否符合社會需要,是否具有實踐動手能力。本文具體探討仿真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仿真教學法;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
當前,中國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性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接受過正規系統教育的從業人員。隨著旅游管理人才素質要求的不斷提升,職業院校旅游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漸由單一型向復合型過渡,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優化專業結構設置,按照旅游相關行業或崗位的技能要求而設立仿真性教學環節,教學目標突出旅游管理課程的職業定向性,注重知識與技能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及適應能力,增加就業機會。
一、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現狀
旅游行業的工作性質要求院校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初期,必須從基層做起,綜合掌握基本能力和素質潛能,想要在短時間內培養具備創新力和應變力進入中高管理層的人才,是傳統實踐教學方式所不能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缺乏合理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分配
一方面,由于經費不足、招生規模擴大等原因,我國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目前存在著兩大問題:一是實訓基地過于簡化、數量少、種類單一,無法達到實訓的最終目的。二是實訓設備簡陋,缺乏環境氛圍。導致理論教學課程遠遠多于實踐教學課程,學生在進行實訓時,只能進行簡單的基本操作,缺乏整體能力的訓練,直接影響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難以進行綜合性的情景訓練和更高層次的管理能力訓練。有的實訓就只在校內進行完全與社會脫節,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流于表面,難以建立融合性、長期性和經常性的合作關系,企業不愿接受缺乏經驗的學生進入關鍵崗位,擔心在實踐過程中出現失誤可能會對企業造成不良影響。
(二)學生實踐內容有限
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一般旅游企業運作完整的經營活動需要的周期較長,無論是專業見習、中期實踐還是社會實習,學生通過短期的實踐,接觸到的崗位所在部門專業實踐活動有限,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圍進行簡單的服務性工作,無法親身感受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學生通過校外實踐基地大多能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紀律等其他要素,對于旅游企業的管理實踐依舊所知不多。綜合能力和素質潛能依舊得不到較好地提升。社會需求與院校培養人才的能力之間存在一定差異。
二、旅游管理專業中仿真性教學的運用
作為經驗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之后的一種重要的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仿真教學是具有綜合作用的教育手段,學生置身于仿真環境中,可以充分調動感覺、運動和思維,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曾有教育心理學家對采用仿真教學和傳統教學進行的比較試驗結果表明:仿真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記憶約70%的內容,而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記憶約30%的內容。此外,仿真教學可供學生在沒有教師參與的情況下自學,并反復試驗自行設計的實驗方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一)科學構建學習平臺
大力推進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實現旅游管理專業相關實踐教學的虛擬仿真。在已有的各類仿真實踐教學平臺、在實踐教學系統的基礎上,不斷升級、完善、擴充目前各類仿真平臺上的實踐教學項目。在旅游專業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創設情境,例如在導游業務的教學中可以把教室當做旅游景區,學生進行景區講解,其他同學作為游客,提出相應問題;在餐飲服務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布置餐桌和收銀臺等。設置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仿真教學法給學生提供模擬或真實的學習場景,如在茶藝學習中,可以組織學生走進茶藝室進行服務技術學習,在實踐學習的同時,掌握接待禮儀。聯合具有仿真能力的科技企業和旅游企業集團,注重產學研用相結合、校企聯合協同創新,實現科研設備、師資隊伍、實踐教學資源等資源共享,拓展仿真教學范圍、豐富仿真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提升知識結構、培養綜合設計和創新能力。
(二)模擬仿真性實踐教學
在教學授課中除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理論知識外,盡可能的加入課堂內的仿真性內容,淡化理論強調實踐,根據教學要求,精心設計各種方案,如:案例分析、管理學習、角色訓練、問題探究、模擬教學。模擬旅行社組織開展帶團活動,提高學生的帶隊技巧及景點講解的技能,掌握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在旅游途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并進行規范操作技術示范,現場跟蹤,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輔導糾正。仿真教學結束后,教師及時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差距。學生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及職業技能中的不足,進行有針對陛的學習。在進行角色模擬教學時,分析角色的心理和語言特點,教師引導學生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變為探究式學習,不斷暗示學生進入角色心理,在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體驗現實生活或工作中的角色,運用角色語言演練情景,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典型場景,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
仿真教學法打破了原有傳統實踐教學的局限,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擬定訓練任務,合理引入虛擬現實的環境,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發揮創造性,對學習內容進行合理補充,提高實踐效果。仿真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開拓想象空間,使學生開動腦筋認真分析問題,準確地解決問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工作。在仿真模擬訓練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了解所學知識的應用領域和應用前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了對專業技術的認識。總之,仿真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為旅游管理專業教師提供了教學和研究的平臺,延展了創新的想象空間,必將在未來的智能化教育領域取得重大的發展,成為現代教育的基礎。